【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华南半蒴苣苔的离体保存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组织培养
,具体地,涉及华南半蒴苣苔的离体保存方法。
技术介绍
华南半蒴苣苔是苦苣苔科半蒴苣苔属植物,产于广东北部、广西和贵州。生于海拔240-1500米林下阴湿石上或沟边石缝中,生长环境恶劣,华南半蒴苣苔全草可以药用,治咳嗽、肺炎、跌打损伤和骨折等,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但是其存量少,繁殖率低,加上其种子细小,繁殖比较困难,在引种栽培时较难成活,给种质保存与利用带来较大的困难。因此找出一种种质资源保护的有效新途径,对华南半蒴苣苔资源的修复和再生,防止流失、退化和灭绝,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如何妥善保存稀有的种质资源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而组织培养为离体种质保存提供了最便捷、稳定的手段。组织培养的关键技术是培养基及其培养条件,同一属不同种的植物其培养条件也不尽相同,因此,对同一个属的不同种的植物组织培养条件的研究也十分必要。目前对于华南半蒴苣苔离体保存的研究还比较少,授权公告号为CN103141390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红苞半蒴苣苔的繁殖方法”一文中公开了一种人工快速繁殖红苞半蒴苣苔的方法,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华南半蒴苣苔的离体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外植体诱导培养:取野外采集的华南半蒴苣苔的顶芽作为外植体,在70%乙醇中浸泡30~45s,无菌水冲洗2~3次,投入添加2%吐温‑20的0.1%升汞4min,再用无菌水冲洗2~3次,再次投入添加2%吐温‑20的0.1%升汞4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2~3次后切割为0.5~1.0cm长接种在接种培养基上,培养10~14天,顶芽和侧芽分化形成嫩黄绿色丛生芽;所述培养基的pH值为5.7,培养温度为24~28℃,光照强度2600~2800lx,光照时间为10~12小时/天;(2)丛生芽壮苗生根培养:经25~35天,丛生芽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华南半蒴苣苔的离体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外植体诱导培养:取野外采集的华南半蒴苣苔的顶芽作为外植体,在70%乙醇中浸泡30~45s,无菌水冲洗2~3次,投入添加2%吐温-20的0.1%升汞4min,再用无菌水冲洗2~3次,再次投入添加2%吐温-20的0.1%升汞4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2~3次后切割为0.5~1.0cm长接种在接种培养基上,培养10~14天,顶芽分化形成嫩黄绿色丛生芽;所述接种培养基为:MS+6-BA1.5mg/l+NAA0.3mg/l+KT0.3mg/l+蔗糖3%+琼脂0.45%;所述接种培养基的pH值为5.7,培养温度为24~28℃,光照强度2600~2800lx,光照时间为10~12小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占江,缪剑华,赵以民,李翠,郭晓云,刘凡,吕惠珍,韦莹,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