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插拔光收发模块的电磁干扰屏蔽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1827 阅读:2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0 0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插拔光收发模块的电磁干扰屏蔽夹,包括:分布均匀的多个金属弹性手指,每个弹性手指自根部向上窿起后形成一波浪向上翘起,使该金属手指的中间波谷下表面与模块底座表面电导连接,而金属手指末梢向上翘起波峰上表面与模块笼子表面也呈电导连接。还包括一对弹性卡片,该卡片与模块底座的电磁干扰屏蔽夹安装孔适配。上述结构的可插拔光收发模块的电磁干扰屏蔽夹,由于分别通过金属手指的中间波谷下表面与模块底座表面电导连接,而金属手指末梢向上翘起波峰上表面与模块笼子表面也呈电导连接,使底座的上表面和模块笼子内表面之间通过多个金属手指就能充分保证更加的电导接触点,模块就能更好地接地,提高了电磁干扰屏蔽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插拔光收发模块的电磁干扰屏蔽夹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插拔光收发模块,尤其涉及一种可插拔光收发模块的电磁干扰屏蔽夹。
技术介绍
随着光收发模块的传输速度的加快而越来越多地遇到的一种障碍涉及电磁干扰或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是由光收发模块的部件产生的电噪声,以模块发射的电磁波形式表现。光收发模块的封装尤其是以高传输速度工作的光收发模块封装特别容易产生电磁干扰EMI。该现象是不希望的,这是由于EMI能够干扰其它电子元件的正常运行。尤其当光收发模块生成速度增大时其物理配置在抑制EMI方面做得较差。光收发模块的一些区域如模块笼子(CAGE)和光收发模块底座的露出部分之间的接合处比其它区域更容易辐射不期望EMI。因此,在工业中需要被配置以使EMI的辐射最小化的可插拔光收发模块。优选地,模块配置可被用于具有高频数据信号传输的环境中。系统主机机架上用于安装模块的笼子接地,当光收发模块插入笼子时,由于模块底座与笼子之间无法保证充分接触,导致光收发模块没有接地无法屏蔽电磁干扰EMI。美国专利US200901960081公开一种可插拔光收发模块的电磁干扰屏蔽夹,如图1所示,该电磁干扰屏蔽夹包括:与光收发模块底座接触的金属片I和与模块笼子接触的多个向上翘起的金属弹性手指2,模块插入时,由于金属片I通过弹片孔3与模块底座的锁头柱固定,电磁干扰屏蔽夹与底座表面接触是以面的形式接触,其接触点导电性较差,整个模块的EMI屏蔽性能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以上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插拔光收发模块的电磁干扰屏蔽夹,其EMI屏蔽效果好。为达到以上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插拔光收发模块的电磁干扰屏蔽夹,包括:分布均匀的多个金属弹性手指,每个弹性手指自根部向上窿起后形成一波浪向上翘起,使该金属手指的中间波谷下表面与模块底座表面电导连接,而金属手指末梢向上翘起波峰上表面与模块笼子表面也呈电导连接。还包括一对弹性卡片,该卡片与模块底座的电磁干扰屏蔽夹安装孔适配。上述结构的可插拔光收发模块的电磁干扰屏蔽夹,由于分别通过金属手指的中间波谷下表面与模块底座表面电导连接,而金属手指末梢向上翅起波峰上表面与模块笼子表面也呈电导连接,使底座的上表面和模块笼子内表面之间通过多个金属手指就能充分保证更加的电导接触点,模块就能更好地接地,提高了电磁干扰屏蔽效果。附图说明图1表不现有技术的可插拔光收发模块的电磁干扰屏蔽夹;图2表示本技术的可插拔光收发模块的电磁干扰屏蔽夹;图3表示2所示的电磁干扰屏蔽夹与可插拔光收发模块分离示意图;图4表示2所示的电磁干扰屏蔽夹与可插拔光收发模块组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最佳实施例。如图2和图3所示的可插拔光收发模块的电磁干扰屏蔽夹100,包括:分布均匀的多个金属弹性手指10,每个弹性手指自根部向上窿起后形成一波浪向上翘起,使该金属手指的中间波谷下表面11与模块底座200表面电导连接,而金属手指末梢向上翘起波峰上表面12与模块笼子表面也呈电导连接。可插拔光收发模块的电磁干扰屏蔽夹100通过一对弹性卡片20与光模块200底座的电磁干扰屏蔽夹安装孔210适配,安装时,将弹性卡片20压入安装孔210卡紧即可将电磁干扰屏蔽夹100与光模块200底座固定,组装好后如图4所示,此时,具有电磁干扰屏蔽夹的光模块即可插入机架上的模块笼子中工作了。当然,本专利技术电磁干扰屏蔽夹100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与光模块200底座固定,如将电磁干扰屏蔽夹100通过金属胶粘贴到底座表面固定,或者通过电磁干扰屏蔽夹100与模块锁头柱固定也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插拔光收发模块的电磁干扰屏蔽夹(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布均匀的多个金属弹性手指(10),每个弹性手指自根部向上窿起后形成一波浪向上翘起,使该金属手指的中间波谷下表面(11)与模块底座(200)表面电导连接,而金属手指末梢向上翘起波峰上表面(12)与模块笼子表面也呈电导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插拔光收发模块的电磁干扰屏蔽夹(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布均勻的多个金属弹性手指(10),每个弹性手指自根部向上窿起后形成一波浪向上翘起,使该金属手指的中间波谷下表面(11)与模块底座(200)表面电导连接,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君张晓峰何伟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新飞通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