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基站电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散热效果好的基站电源,其结构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焊接有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引脚架高二极管使二极管与电路板之间保留有对流空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结构增加二极管的散热空间,使二极管产生的热量通过对流空间(特别是结合主动散热装置时)将其带走,从而改善二极管的被动散热效果,减少了二极管附件的热量,有效保护了二极管,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因二极管产生的热量对周边元器件以及电路板的影响,改善基站电源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此外,本结构改进简单易行,不需增加任何装置即可改善散热效果,提供产品质量的同时不会增加过多的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基站电源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散热效果好的基站电源。
技术介绍
当前,移动通信快速发展,成为电信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移动通信的飞速发展,无疑是当今信息社会的一大亮点和热点,目前全球移动通信用户达到了每分钟450户的惊人增长速度,我国移动用户总数更是跃居世界首位。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人们物质及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通信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移动通信系统由于综合利用了有线和无线的传输方式,解决了人们在活动中与固定终端或其他移动载体上的对象进行通信联系的问题,已成为当今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通信领域。随着移动通信用户数量的飞速增长,用户分布从城市到乡村,从平原到高原、偏远山地、农村;同时,移动用户从单纯的通话到高速数据通信,都对通信网络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基站的数量和性能是影响通信网络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无论是提供满足规范要求的网络覆盖,解决日益增长的话务、系统容量瓶颈,还是网络优化,提高基站的性能均是重要的手段。而在基站中,基站电源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电源供电的稳定性等性能也影响到了基站的整体性能。而基站电源在工作过程中,其散热效果的好坏将影响基站电源的稳定性,特别是现如今有许多位于边远的农村、山区,基站电源的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在低压、及高温环境下工作的时候负荷比较大,发热量也比较大,如果散热不及时,散热量不足,则基站电源内部器件的温度会快速升高,影响各个器件的性能甚至损毁器件,从而影响到基站电源的性能和工作寿命,进而影响到基站的整体性能并增加了维护成本。现有的基站电源散热一般依靠主动散热装置对整个基站电源进行散热,然而,基站电源中不同的元器件其发热功率是不一样的,因此主动散热装置一般只能满足部分元器件的散热要求,如果一味的通过改善主动散热装置以使其满足所有元器件的散热要求的话,则无疑会大大的增加整体成本。因此对于一些发热比较严重的器件必须增加去被动散热的效果。在基站电源中。现有的基站电源中基本包括有二极管(一般有两个连接于变压器的次级线圈),二极管在次级线圈泄放能量(磁能转换为电能)时导通并给内部电容充电而且向输出端供电,因此流经二极管的电流比较大。又因为二极管本身存在内阻抗,当电流通过时候会产生热量,根据能量计算公式可知:E=I*I*R,当流过二极管的电流越大时,二极管所产生的热量越多。因此在基站电源中二极管的发热量一般较多,仅仅依靠基站电源的主动散热装置无法满足其散热要求。而现有技术在组装二极管时,二极管紧帖于电路板上,因此二极管被动散热效果也不佳,其产生的热量会长时间聚集在二极管附近,这不仅会影响其自身性能即寿命,而且会把热量传递给电路板和周边元件,电路板和二极管周边元件的温度也将升高,严重引起周边元件的寿命。为此,有效的改良二极管的安装方式,改善其被动散热效果是基站电源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有效改善其内部二极管的散热效果以良好的活动散热效果的基站电源。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提供了一种具有散热效果好的基站电源,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焊接有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引脚架高二极管使二极管与所述电路板之间留有对流空间。其中,所述二极管的引脚为K脚形式的引脚。其中,所述二极管的周边设置有高度值大于二极管的元器件。其中,所述二极管设置于电路板的边角位置。其中,所述二极管的周边设置的元器件为低发热量的元器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二极管的引脚架高二极管使二极管与电路板之间保留有对流空间,增加二极管的散热空间,使二极管产生的热量有更多的对流空间(特别是结合主动散热装置时)可将其带走,从而改善二极管的被动散热效果,减少了二极管附件的热量,有效保护了二极管,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因二极管产生的热量对周边元器件以及电路板的影响,改善基站电源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此外,本结构改进简单易行,不需增加任何装置即可改善散热效果,提供产品质量的同时不会增加过多的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有散热效果好的基站电源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具有散热效果好的基站电源的实施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本技术一种具有散热效果好的基站电源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有:包括电路板1,所述电路板I上焊接有二极管2,所述二极管2的引脚21架高二极管2使二极管2与电路板I之间留有对流空间。这增加二极管2的散热空间,使二极管2产生的热量可通过更多的对流空气可将其带走,从而改善二极管2的被动散热效果,减少了二极管2附件的热量,有效保护了二极管2,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因二极管2产生的热量对周边元器件以及电路板I的影响,从而改善基站电源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此外,本结构改进简单易行,不需增加任何装置即可改善散热效果,提供产品质量的同时不会增加过多的生产成本。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二极管2的引脚21为K脚形式的引脚21。由于将二极管2架高,因此二极管2整体牢固性下降,而通过将其引脚21设置为K脚形式可以有效的提高牢固性。本实施例中,所述二极管2周边设置有高度值大于二极管2的元器件。由于二极管2的引脚21刚性不足,因此容易在外力作用(如电路板I倒置或者覆有重物)下变形,而在其周边设置高于二极管2的器件,如本实施例中的电容3则可以有效保护二极管2。本实施例中,所述二极管2设置于电路板I边角位置。将二极管2设置于电路板I边角位置使其散热空间更加充足(周围少元件阻挡),同时也减少了其周围的元器件对其的影响。本实施例中,所述二极管2周边设置的元器件为低发热量的元器件,以此减少二极管2所在区域的总发热量,使得基站电源的发热分布较为均匀,改善其整体散热效果。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散热效果好的基站电源,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焊接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的引脚架高设置,所述二极管与所述电路板之间留有对流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散热效果好的基站电源,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焊接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的引脚架高设置,所述二极管与所述电路板之间留有对流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效果好的基站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的引脚为K脚形式的引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效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宗田,平威,刘茂江,陆子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盈聚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