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却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节水型内循环感应器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的透热炉感应线圈冷却用水都是采用普通工业用水,因水质中含杂质多水质差,易造成感应线圈内壁结垢、堵塞,清理相当困难,影响透热炉的使用效果及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水型内循环感应器冷却系统,其冷却用水循环使用,节约用水,结构简单。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节水型内循环感应器冷却系统包括循环水泵、第一板式热交换器、第二板式热交换器、水箱,第一板式热交换器、第二板式热交换器都与水箱连接,水箱还与一个第一感应器和一个第二感应器连接;水箱用于储存循环用水;第一板式热交换器、第二板式热交换器对冷却水降温。优选地,所述节水型内循环感应器冷却系统还包括第一水温表、第一压力表、第二水温表、第二压力表、第一蝶阀、第二蝶阀、第三蝶阀、第三水温表、第三压力表、第四水温表、第四蝶阀、第一水泵、第五蝶阀、第六蝶阀、第七蝶阀、第八蝶阀、第二水泵、第九蝶阀、第十蝶阀、第十一蝶阀、第四压力表、第五水温表、第十四蝶阀、第六水温表、第五压力表、第十二蝶阀、第三水泵、第十三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水型内循环感应器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水泵、第一板式热交换器(1)、第二板式热交换器(2)、水箱(3),第一板式热交换器(1)、第二板式热交换器(2)都与水箱(3)连接,水箱(3)还与一个第一感应器(4)和一个第二感应器(5)连接;水箱(3)用于储存循环用水;第一板式热交换器(4)、第二板式热交换器(5)对冷却水降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水型内循环感应器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水泵、第一板式热交换器(I)、第二板式热交换器(2)、水箱(3),第一板式热交换器(I)、第二板式热交换器(2)都与水箱(3)连接,水箱(3)还与一个第一感应器(4)和一个第二感应器(5)连接;水箱(3)用于储存循环用水;第一板式热交换器(4)、第二板式热交换器(5)对冷却水降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水型内循环感应器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水型内循环感应器冷却系统还包括第一水温表(6)、第一压力表(7)、第二水温表(8)、第二压力表(9)、第一蝶阀(10)、第二蝶阀(11)、第三蝶阀(12)、第三水温表(13)、第三压力表(14)、第四水温表(15)、第四蝶阀(16)、第一水泵(17)、第五蝶阀(18)、第六蝶阀(19)、第七蝶阀(20)、第八蝶阀(21)、第二水泵(22)、第九蝶阀(23)、第十蝶阀(24)、第十一蝶阀(25)、第四压力表(26)、第五水温表(27)、第十四蝶阀(28)、第六水温表(29)、第五压力表(30)、第十二蝶阀(31)、第三水泵(32)、第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鸿熙,王武,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园区华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