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鲨鱼鳍式汽车天线的新结构,特别是指一种车用接收天线,外型刻意以鲨鱼鳍造型,固设于车顶或任意位置,能避免凸伸的天线容易碰触折断,同时具极佳的接收效果。其主要由外盖、天线、固定座、控制板及底座所组成,先将天线弯折成连续式梯形状,再穿设于固定座上,并利用卡榫压掣定位,然后依序将控制板及组装后的梯形天线置入底座内,并利用外盖封闭底座而成一鲨鱼鳍状天线,能接收AM及FM信号,且该鲨鱼鳍状天线不用长条形天线延伸在外,可防止天线碰触到车顶上方较低的障碍物而折断,尤其当汽车行驶时,不仅能降低风阻避免天线变形,更能减少风切声,提升行车的舒适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鲨鱼鳍式汽车天线的新结构,其利用卡榫将梯形天线定位于固定座上,而能由渐层式的梯形天线接收AM及FM信号,且其外观为鱼鳍状,避免碰撞倒车顶上方的障碍物而断裂。
技术介绍
汽车天线11装置为汽车I配备上所不可或缺的产品,能接收AM及FM信号,供使用者于车内收听广播或音乐。而当汽车在高速行驶时,会产生风阻,因此容易造成传统汽车天线弯折或变形,而影响接收信号的质量。而该传统汽车天线I设置一活动式接收杆110,再由接收杆110的弯折角度,以调整信号接收的强弱,但汽车天线I为一长杆状,因此强度较差,一经风压干扰,就容易变形而影响接收质量,同时会产生极大的风切声,造成乘坐者的不舒适,且传统汽车天线I的长度较长,一旦汽车I行经高度较低的障碍物或洗车时,常导致汽车天线I折断或变形,不仅影响收信质量,更造成外观的不雅观,因此使用者必须重新购置,相当浪费,实用性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鲨鱼鳍式汽车天线的新结构,特别是只一种车用接收天线,外型刻意缩小并将天线内缩,避免碰触而折断或变形,同时具极佳的接收效果。一种鲨鱼鳍式汽车天线的新结构,包括外盖、天线、固定座、控制板及底座,该天线卡掣定位于固定座内,该固定座与底座连结,该外盖封闭该固定座及底座,该天线为金属条状并弯折成连续式梯状,且由前往后扩大而形成渐层高度,梯状的该天线置于固定座开设的对应凹槽内,使梯状的该天线保持固定的间距,梯状的该天线底部与固定座间压掣一卡榫,使梯状的该天线掣固于该固定座,利用该外盖包覆组装后的该固定座,由该外盖的定位杆插置于该固定座环边的定位孔,而将该固定座稳固于该底座内。梯状的该天线的渐层高度为20mm-30mm。梯状的该天线的间距为3mm-5mm。该卡榫后端嵌掣孔套固于该固定座的卡固片内,而前端的卡勾则勾掣于该固定座的固定槽内,以定位卡榫于该固定座上。该天线弯折成六角形或弧形。其主要由外盖、天线、固定座、控制板及底座所组成,先将梯形状天线依序穿设于固定座的凹槽内,再将天线弯折成梯状,并向后逐渐加扩大及升高,而为一连续渐层式排列,然后利用卡榫夹合压掣梯形天线与固定座,以固定梯形天线,接着将控制板及组装后的梯形天线依序置入底座内,并利用外盖封闭底座而成一鲨鱼鳍状天线,方便设置于车顶或任意位置,再由连续的梯形天线刻意设置的间距及高度,使AM及FM信号具有极佳的增益效果,而该鲨鱼鳍状的外盖没有延伸的天线,而能平坦贴合于车顶或任意位置,防止天线碰触到车顶上方或侧面的障碍物而变形或折断,更能于汽车行驶时,有效降低风阻及风切声,延长天线的使用寿命,提升行车的舒适性。且当汽车在高速行驶时,能形成导流,降低汽车天线所造成的风阻,使得汽车天线不易变形,增进行车舒适性,使用上已较传统进步、实用,且接收效果更佳。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车用天线使用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梯状天线定位于固定座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卡榫压掣梯状天线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梯状天线组装的完成图。图7为本技术外盖结合底座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使用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图。图10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图。附图标记说明现有:汽车-1 ;汽车天线-11 ;接收杆-110 ;本技术:车用天线-2 ;外盖-21 ;定位杆-210 ;天线-22 ;梯状天线-220 ;六角天线-221 ;弧形天线-222 ;固定座-23 ;凹槽-231 ;卡榫-232 ;嵌掣孔-2320 ;卡勾-2321 ;卡固片-233 ;固定槽-234 ;连接端-235 ;定位孔-236 ;控制板_24 ;导航装置-240 ;接收端-241 ;底座-25 ;容槽 _251、252 ;汽车-3。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阅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其主要由外盖21、天线22、固定座23、控制板24及底座25所组成。该底座25刻意由前往后渐宽而成一为尖头状,位于底座25设有容槽251及252,供放置控制板24及导航装置240,而于底座25上方装设有固定座23,该固定座23则为一槽状,位于表面两侧设置有数对应的凹槽231,供将天线22套入并定位,接着利用卡榫232勾掣于固定座23的前后端,以压掣固定天线22,至于天线22为金属条状,并可任意弯折形状,因此能依据固定座23的位置进行弯折,且能保持固定间距,以提升AM及FM信号的增益效果,且于一端与控制板24连接,使接收的信号能透过控制板24再传递至车内,最后将外盖21配合底座25的外型盖合封闭,使外型形成一鲨鱼鳍状的车用天线2 (如图3所示),不仅能降低行进间的风阻,且该鲨鱼鳍状的车用天线没有延伸的长形天线,因此能防止外盖21内的天线22因碰撞而折断或变形,大为提升车用天线2的使用寿命,使用效果甚为理想。其次,请继续参阅图4所示,为本技术天线组装的示意图,先将天线22呈连续式梯形状弯折,且由前往后逐渐加大并增高长度,形成渐层的梯状天线220,并于各梯状天线220间设有固定间距,该间距为3-5mm,而能利用天线间设置的间距产生有足够的频宽,使得天线的频宽增宽,更能提升AM及FM的接收效果,使梯状天线220能达理想增益功效,再将梯状天线220套置于固定座23的凹槽231内(如图5所示),而能将梯状天线220快速定位于固定座23上,且能保持梯状天线220的固定间距,避免间距偏移而影响天线22的接收效果,至于梯状天线220刻意与固定座23形成渐层的高度,而令高度为20-30mm间,可由梯状天线220产生的高度差,获得较低的SWR(驻波比),而具较佳的接收功率。接着,请仍然参阅图5所示,当将梯状天线220定位于固定座23的凹槽231后,再将卡榫232后端的嵌掣孔2320套置入固定座23后端的卡固片233,而能使片状卡榫232压掣梯状天线220的底部,以稳固梯状天线220不会偏移,然后将卡榫232前端的卡勾2321勾掣于固定座23的固定槽234内,而能使梯状天线220完全固设于固定座23上不会晃动(如图6所示),尤其利用固定座23的凹槽231,能定位梯状天线220的间距且不会偏移,组装上非常简易、快速,更能稳定接收信号的质量,不易因车体晃动而造成梯状天线220的损坏。组装时,请接着参阅图7所示,为本技术组装的示意图,先将控制板24及导航装置240放置于底座25的容槽251、252内,并由螺丝将其螺合固定,接着再将组装于固定座23的梯状天线220放置于控制板24上方,然后利用固定座23前端向下延伸的连接端235与控制板24凸伸的接收端241导通,使梯状天线220接收的信号能传递到控制板24,再经控制板24的信号传送,而能于车内播放AM及FM的信号,最后利用外盖21包覆梯状天线220及固定座23,且该外盖21内侧延伸有数定位杆210,其对应于固定座23的环边定位孔236,而能于套合底座25,同时令定位杆210同时插置于定位孔236内,使固定座23前端与底座25固定,而环边则能与外盖21插固定位,至于外盖21的底部则与底座25螺固,SP完成鲨鱼鳍状车用天线2的组装。使用时,请再参阅图8所示,先将车用天线2放置于汽车3顶面,也可设置于侧面或任意位置,而该车用天线2刻意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鲨鱼鳍式汽车天线的新结构,包括外盖、天线、固定座、控制板及底座,该天线卡掣定位于固定座内,该固定座与底座连结,该外盖封闭该固定座及底座,其特征在于:该天线为金属条状并弯折成连续式梯状,且由前往后扩大而形成渐层高度,梯状的该天线置于固定座开设的对应凹槽内,使梯状的该天线保持固定的间距,梯状的该天线底部与固定座间压掣一卡榫,使梯状的该天线掣固于该固定座,利用该外盖包覆组装后的该固定座,由该外盖的定位杆插置于该固定座环边的定位孔,而将该固定座稳固于该底座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鲨鱼鳍式汽车天线的新结构,包括外盖、天线、固定座、控制板及底座,该天线卡掣定位于固定座内,该固定座与底座连结,该外盖封闭该固定座及底座,其特征在于:该天线为金属条状并弯折成连续式梯状,且由前往后扩大而形成渐层高度,梯状的该天线置于固定座开设的对应凹槽内,使梯状的该天线保持固定的间距,梯状的该天线底部与固定座间压掣一卡榫,使梯状的该天线掣固于该固定座,利用该外盖包覆组装后的该固定座,由该外盖的定位杆插置于该固定座环边的定位孔,而将该固定座稳固于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三国,
申请(专利权)人:全一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