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次电池,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大电流的高倍率放电性能的二次电池。一种提高二次电池高倍率放电性能的二次电池,该二次电池包括盖帽、电池壳、正极板、隔膜、负极板,在负极板上设有一到多个负极极耳,负极极耳与电池壳底部点焊连接,负极极耳点焊在负极板上的点焊点数≥4点,负极极耳点焊在负极板上的点焊深度≥2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不受电池的型号大小的约束,可提高二次电池的高倍率放电性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提高二次电池高倍率放电性能的二次电池
本技术涉及一种二次电池,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大电流的高倍率放电性能的二次电池。技术背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小型和微型电器及电子产品开发越来越普遍,人们对小型便携式电源——电池的需求增长迅速,特别是二次电池,它的应用范围亦越来越广泛,同时也对二次电池的使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技术要求,尤其是二次电池的大电流的高倍率放电性能。如何提高二次电池的大电流的高倍率放电性能成为目前二次电池的研究焦点之一。目前,国内外专家通过如何进一步提高二次电池的大电流放电性能的正负极材料,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申请号:03116743.8申请日:2003-04-28)公开了一种具有高倍率放电特性及高容量的二次电池。它具有盖帽、电池壳、在电池壳内设有负极板、隔膜、正极板,在正极板上设有2-7个极耳并与盖帽相接。该专利技术在二次电池的正极板生产过程中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多极耳把正极极板与电池的正极柱连接,而不是采用传统的单极耳或端面焊,可明显提高二次电池的高倍率放电性能,同时提高二次电池的内部空间利用率,实现二次电池的高倍率放电与二次电池高容量的兼容性,同时由于极耳和正极板的点焊接触属面接触,而不是像端面焊一样的点接触,这样可获得比端面焊更好的大电流放电性能。按传统工艺将负极无极耳,卷绕好的极组最外层的负极板接触电池壳体内部,具有一定的高倍率放电性能,但是由于负极板与电池壳接触与电池极组大小,电池壳内部空间有很大的关系,接触并非连接接触,有时存在接触不充分,内阻变大,10倍率以上的高倍率放电性能几乎为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二次电池高倍率放电性能的二次电池,该二次电池不受电池的型号大小的约束,可提高二次电池的高倍率放电性能等各方面的性能。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提高二次电池 高倍率放电性能的二次电池,该二次电池包括盖帽、电池壳、正极板、隔膜、负极板,在负极 板上设有一到多个负极极耳,负极极耳与电池壳底部点焊连接,负极极耳点焊在负极板上的点焊点数> 4点,负极极耳点焊在负极板上的点焊深度> 2mm。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负极极耳点焊在负极板上的点焊点数为4-18点,负极极耳点焊在负极板上的点焊深度为3-15mm。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负极极耳为1-8个极耳,多个极耳之间的最小间距^ 2mm。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负极极耳的厚度为0.08-1.0mm,宽度为0.5-20.0mm。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二次电池是锂离子、锂聚合物、镍金属氢化物、镍镉的圆柱型或方形二次电池。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二次电池的负极集流体为铜箔、铝箔、铜网、钢网或泡沫镍材料,其中锂离子电池为铜箔或铝箔材料,镍金属氢化物二次电池和镍镉电池为铜网、钢网或泡沫镍材料。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负极极耳点焊适用于手工点焊和自动点焊。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负极极耳材质是纯镍、纯铜、纯铝、镍合金、铜合金或铝合金的金属带;或者,负极极耳材质是镀镍、镀铜、镀铝、镀银或镀金的金属带。本技术在二次电池的负极板生产过程中采用一到多个(1-8个)极耳把负极板与负极柱(电池壳)连接,负极极耳点焊在电池壳底部,而不是采用传统负极板无极耳,负极板直接接触电池壳体内部。由于负极板上的负极极耳和电池壳的点焊是面接触,连接接触,而不是传统无极耳负极板接触电池壳体内部,可提高二次电池的高倍率放电性能等各方面的性能。本技术不受电池的型号大小的约束。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提高二次电池高倍率放电性能的制备方法结构示意图,6为负极极耳,点焊在电池壳底部。图2是传统的负极板无极耳直接电池壳接触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负极板点焊2个极耳的示意图。图4是两种电池在20倍率(60A)放电条件下的放电曲线示意图。图5是两种电池在20倍率(50A)放电条件下的放电曲线示意图。图6是两种电池在20倍率(38A)放电条件下的放电曲线示意图。图7是两种电池在20倍率(36A)放电条件下的放电曲线示意图。图8是两种电池在20倍率(22A)放电条件下的放电曲线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一种提高二次电池高倍率放电性能的制备方法具有盖帽1、电池壳2、正极板3、隔膜4、负极板5,在负极板5上设有一到多个(1-8个)极耳6与电池壳2底部点焊连接。所说的二次电池是锂离子、锂聚合物、镍金属氢化物、镍镉圆柱型或方形等所有二次电池。所说的极耳6材质是纯镍、纯铜、纯铝、镍合金、铜合金、铝合金的金属带、或镀镍、镀铜、镀铝、镀银、镀金的金属带。极耳6个数至少一到多个(1-8个),极耳6所用的金属带的厚度为 0.08-1.0mm,宽度为 0.5-20.0mm。本技术在二次电池负极板5生产过程中用一到多个(1-8个)的极耳6把负极板5与电池的负极组(电池壳2)连接,传统负极板5无极耳,负极板5直接接触电池壳2体内部的方式,可提供更好的大电流放电性能。本技术的典型制备方法描述为:I)根据电池型号,涉及电池的正、负极板5及隔膜4纸的尺寸,以及正极板3的极耳位置;2)根据设计要求,用机器或者手工对正负极板5基材按设计的上粉量上粉;3)按设计尺寸分切正、负极板5、称重、点焊极耳、粘胶带绝缘防止短路;4)按要求卷绕,在将卷绕好的极组放入电池壳2内;5)按负极极耳点焊到电池壳2底部;6)按要求进行滚槽;7)按要求进行注液;8)将正极极耳点焊到盖帽I ;9)按要求对电池进行封口;10)对电池进行活化、分选、充电。如图3所示,本技术可以在负极基材(如泡沫镍、钢网、铜网)上先点焊极耳6再上粉或者制作好负极板5再点焊极耳6。实施例1采用电池标称容量为3000mAh的SC型镍金属氢化物二次电池,负极板5集流体为铜网。负极板5和电池壳2连接分别采用2个极耳、负极板5无极耳,极耳材质为纯镍带,尺寸为:宽度4.0臟,厚度0.15mm,负极板5极耳上点焊深度15.0mm,点焊点数为18点,两个极耳间距为10mm,极耳位置在负极板5 —边任意位置,自动点焊和手工点焊均适用。两种电池其余制作方法完全一样。两种电池在20倍率(60A)放电电流条件下放电曲线对比图见图4,其中负极无极耳的电池在20倍率放电容量很小。由图可见,电池的高倍率放电性能大大高于传统的无极耳的负极直接接触电池壳2的二次电池。实施例2米用电池标称容量为2500mAh的SC型镍金属氢化物二次电池,负极板5集流体为铜网。负极板5和电池壳2连接分别采用2个极耳、负极板5无极耳,极耳材质为纯镍带,尺寸为:宽度4.0臟,厚度0.15臟,负极板5极耳上点焊深度12.0mm,点焊点数为12点,两个极耳间距为10mm,极耳位置在负极板5 —边任意位置,自动点焊和手工点焊均适用。两种电池其余制作方法完全一样。两种电池在20倍率(50A)放电电流条件下放电曲线对比图见图5,其中负极无极耳的电池在20倍率放电容量很小。由图可见,电池的高倍率放电性能大大高于传统的无极耳的负极直接接触电池壳2的二次电池。实施例3采用电池标称容量为1900mAh的SC型镍金属氢化物二次电池,负极板5集流体为铜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二次电池高倍率放电性能的二次电池,该二次电池包括盖帽、电池壳、正极板、隔膜、负极板,在负极板上设有一到多个负极极耳,负极极耳与电池壳底部点焊连接,其特征在于:负极极耳点焊在负极板上的点焊点数≥4点,负极极耳点焊在负极板上的点焊深度≥2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二次电池高倍率放电性能的二次电池,该二次电池包括盖帽、电池壳、正极板、隔膜、负极板,在负极板上设有一到多个负极极耳,负极极耳与电池壳底部点焊连接,其特征在于:负极极耳点焊在负极板上的点焊点数> 4点,负极极耳点焊在负极板上的点焊深度> 2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二次电池高倍率放电性能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负极极耳点焊在负极板上的点焊点数为Γ18点,负极极耳点焊在负极板上的点焊深度为 3~1 Smni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二次电池高倍率放电性能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负极极耳为1-8个极耳,多个极耳之间的最小间距> 2_。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二次电池高倍率放电性能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负极极耳的厚度为0.08-1.0mm,宽度为0.5-20.0mm。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白浪,潘洪革,高明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凯恩电池有限公司,浙江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