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玉华专利>正文

一种立体几何教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88852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0 0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体几何教具,包括磁条支架,插接头,定位盲孔,连接杆和磁片,磁条支架通过插接头连接出长方体模型,所述的定位盲孔设置在磁条支架上,所述的连接杆通过两端的磁片与定位盲孔插接组合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直观形象的表示出立体几何图形的立体几何教具,通过对立体几何教具的多角度观察、比较、对照和想象、识别,直至学生能正确迅速地看懂图,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质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教具,尤其涉及一种立体几何教具
技术介绍
在立体几何的教学中经常遇到一些学生没有立体感,看立体图,怎么看都像平面图,想像不出立体图形的模样,尤其在处理较复杂的立体图形时,往往对点、线、面之间的关系把握不当,容易产生混乱,从而引发错误,我们将这一现象称为“晕图现象”,“晕图现象”是立体几何教学中常见的现象,其根本原因是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不足,所以画不出立体图形,因而很难正确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立体几何教具,能够直观形象的表示出立体几何图形的立体几何教具,通过对立体几何教具的多角度观察、比较、对照和想象、识别,直至学生能正确迅速地看懂图,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空间想象能力。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体几何教具,包括磁条支架1,插接头2,定位盲孔3,连接杆4和磁片5,磁条支架I通过插接头2连接出长方体模型,所述的定位盲孔3设置在磁条支架I上,所述的连接杆4通过两端的磁片5与定位盲孔3插接组合在一起。所述的插接头2为三通形插接头,将磁条支架I插接出长方体模型。所述的连接杆4为直线连接杆。所述的直线连接杆为伸缩式直线连接杆。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将磁条支架通过插接头连接出长方体模型,然后通过磁条支架上的定位盲孔将连接杆组成各种形状的立体图形,让学生更直观的去想像、识别和理解立体图形,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空间想象能力。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直观形象的表示出立体几何图形的立体几何教具,通过对立体几何教具的多角度观察、比较、对照和想象、识别,直至学生能正确迅速地看懂图,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磁条支架的平面示意图;图3是图1中连接杆的平面示意图。其中,1-磁条支架,2-插接头,3-定位盲孔,4-连接杆,5-磁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参照图1-3,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立体几何教具,包括磁条支架1,插接头2,定位盲孔3,连接杆4和磁片5,磁条支架I通过插接头2连接出长方体模型,所述的定位盲孔3设置在磁条支架I上,所述的连接杆4通过两端的磁片5与定位盲孔3插接组合在一起。所述的插接头2为三通形插接头,将磁条支架I插接出长方体模型。所述的连接杆4为直线连接杆。所述的直线连接杆为伸缩式直线连接杆。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将磁条支架通过插接头连接出长方体模型,然后通过磁条支架上的定位盲孔将连接杆组成各种形状的立体图形,让学生更直观的去想像、识别和理解立体图形,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空间想象能力。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直观形象的表示出立体几何图形的立体几何教具,通过对立体几何教具的多角度观察、比较、对照和想象、识别,直至学生能正确迅速地看懂图,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质量。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凡是采用本技术的相似结构及变化,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体几何教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磁条支架(1),插接头(2),定位盲孔(3),连接杆(4)和磁片(5),磁条支架(1)通过插接头(2)连接出长方体模型,所述的定位盲孔(3)设置在磁条支架(1)上,所述的连接杆(4)通过两端的磁片(5)与定位盲孔(3)插接组合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几何教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磁条支架(I),插接头(2),定位盲孔(3),连接杆⑷和磁片(5),磁条支架⑴通过插接头(2)连接出长方体模型,所述的定位盲孔(3)设置在磁条支架(I)上,所述的连接杆(4)通过两端的磁片(5)与定位盲孔(3)插接组合在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玉华
申请(专利权)人:赵玉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