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无源多波束天线进行定位的装置,属于智能交通领域。该装置包括:多波束天线单元,与多波束天线单元连接的信号检波单元、信号鉴相单元,分别与信号检波单元、信号鉴相单元连接的检波A/D单元和鉴相A/D单元,与检波A/D单元和鉴相A/D单元连接的中央处理器CPU。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装置,可以实现自由流定位的需求,以较低成本,较简单的方式达到较高的定位精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无源多波束天线进行定位的装置
本技术属于智能交通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无源多波束天线进行定位 的装置。
技术介绍
ETC系统(Electric Toll Collect,电子不停车收费)的出现,改变了传统人工收 费的方式,使得车辆在通过高速公路、桥梁或隧道的收费站时,无需停车即可完成缴费的过 程,大大提高了道路的利用率,提高了车辆的通行速度,降低了交通拥堵,在一定程度上减 少了碳排放。同时也减少了收费站的人工需求,降低了收费车道的运营成本。不停车的收 费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所采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车辆的快速增长导致的交通拥挤问题越来越严重。传统ETC 采用单车道设置,一车一杆,车辆通行速度很难超过40km/h,且车道设备占用路面面积较 大,不适于隧道、桥梁或宽度有限的收费路口。而多车道自由流的收费方式不设置车道栏杆,多车道之间没有隔离,使得车辆通 行速度进一步提高,收费站不再是道路拥堵的关卡。同时也降低了车道基础建设的成本和 占用路面的面积,这尤其对路桥收费和隧道收费至关重要。另外,一些城市拥堵严重的国 家,也采取多车道自由流的收费方式,实行拥堵收费,依照时间段对进入拥堵路段的车辆进 行浮动收费,限制车辆数量,缓解拥堵状况。多车道自由流是电子不停车收费的一种方式,它与传统ETC系统的区别是不划分 车道,不使用栏杆。车辆直接通过而无需减速,可以任意并线行驶。对于自由流系统,其框 架图如图1所示。多车道自由流系统组成框图如图2所示,多车道自由流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 成:车载电子标签0BU(On Board Unit,车载单元)、电子标签读写天线RSlXRoadside Unit, 路测单元)、车辆检测与车型定位、图像抓拍与车牌识别、车道协调系统和结算后台。安装OBU的车辆通过自由流收费站时,整个系统工作过程如下:车型识别:车辆通过龙门架前,车辆检测与车型识别系统采用激光光栅扫描,获得 通过的车辆在外形尺寸,判断车型,作为缴费金额的依据;微波定位:通过接收OBU发射的射频信号,对OBU进行定位,配合车型识别功能一 起,判断OBU上登记的车型与实际车型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在后台记录,做违规处理;标签读写:车辆进入RSU天线覆盖区域内,OBU被激活,开始与RSU进行认证通信。 通常情况下,RSU在确认OBU合法后,记录该OBU的MAC号,作为缴费的依据,在后台系统中 完成扣费,同时生成交易流水号;图像抓拍:在进行通信交易的同时,图像抓拍系统抓拍车辆照片,并对图像进行车 牌识别。抓拍图像同时也自动生成流水号(规则与交易流水号相同),与交易流水号匹配,自 动转入保存;不能与交易流水号对应的图像,判定为违规车辆,作为费用追讨的依据。自由流由于不限制来车的车道,又要对非法车辆进行稽查,所以需要对车辆及其所安装的OBU进行匹配,现有的匹配方法是用激光光栅对车体位置进行测量,同时用微波 定位的方法对OBU的位置进行测量,将两者的位置进行匹配,以最终实现车辆和OBU的配 对。多车道自由流的收费方式已经受到许多国家和城市的关注,是未来智能交通领域 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在自由流的使用中提出了对车辆OBU进行定位的需求。现有的定位 方案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方案是将RSU在龙门架每间隔约Im安装一台,从每台RSU中提取OBU的幅 度信息,通过相应算法得到OBU的位置信息。该方案的优点是单个模块的设计和实现较简 单;该方案的缺点是需要的RSU模块数量很多,对于三车道需要约十个模块。各个模块的一 致性要求很高,校准困难且模块级联的拓扑结构较复杂。第二种方案是利用相控阵天线进行定位,即通过有源移相装置在不同时间点上实 现多个波束,利用不同波束所得到的相位及幅度信息,通过相应算法实现定位。该方案的优 点是模块数量较少,一个车道只需要一个,该方案的缺点是硬件难度大,成本高,产品平均 无故障时间短,各个波束为时分,加大定位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无源多波束天线 进行定位的装置。该装置能够利用无源多波束的方法实现自由流定位的需求,以较低成本, 较简单的方式达到较高的定位精度。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无源多波束天线进行定位的装置,包括:多个波束天线单元,与多个波束 天线单元连接的信号检波单元、信号鉴相单元,分别与信号检波单元、信号鉴相单元连接的 检波A/D单元和鉴相A/D单元,与检波A/D单元和鉴相A/D单元连接的中央处理器CPU。进一步,波束天线单元的数量为为2至10个,优选的数量为3至8个。进一步,所述的信号检波单元包括以下子单元:在幅度信息中寻找最大值及加入 其他波束所得到的幅度值作为辅助信息的信息提取子单元,根据信息提取子单元提取的信 息利用拟合算法确定OBU车载单元相对于定位模块在方位面的偏转角度的处理子单元。所述的信号鉴相单元包括以下子单元:距离差Λ L计算子单元,通过平面几何算 法由OBU相对于定位模块的方位面偏转角度求得OBU的位置的计算子单元。本技术的效果在于:采用本技术所述的装置,可以利用无源多波束的方 案实现自由流定位的需求,以较低成本,较简单的方式达到较高的定位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多车道自由流系统组成示意图;图2是多车道自由流系统组成框图;图3是利用无源多波束天线进行定位的方法流程图;图4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装置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采取的阵元方式为2X4阵列具体形式的的示 意图;图6是主瓣左偏15°方位面方向图;图7是主瓣正向方位面方向图;图8是主瓣右偏15°方位面方向图;[0031 ]图9是OBU与各波束模块位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本技术提出的方案是,以相对简单的无源方式产生多个波束,在每个波束端口进行鉴相和检波,以实现对定位信息的提取。如图4所示,一种利用无源多波束天线进行定位的装置,包括以下装置:RSU路测单元,用于ETC交易的路测端,实现与OBU的配对交易和对OBU的定位;OBU车载单元,用于ETC交易的车载端,实现与RSU的配对交易;RSU包括了交易模块、定位模块,定位模块又包括了多波束天线检波器、鉴相器、A/ D采样器以及中央处理器CPU;其中,多波束天线 用于产生多个波束;检波器用于提取各个波束所得到OBU信号的幅度信息;鉴相器用于提取各个波束所得到OBU信号的相位信息;A/D米样器实现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的转换;CPU用于处理各波束幅度及相位的数字信号,通过相应的算法得到最终OBU位置坐标。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信号检波单元包括以下子单元:在幅度信息中寻找最大值及加入其他波束所得到的幅度值作为辅助信息的信息提取子单元,根据信息提取子单元提取的信息利用拟合算法确定OBU车载单元相对于定位模块在方位面的偏转角度的处理子单元 ο所述的信号鉴相单元包括以下子单元:距离差Λ L计算子单元,通过平面几何算法由OBU相对于定位模块的方位面偏转角度求得OBU的位置的计算子单元。本技术所涉及的是对OBU微波定位技术,如图3步骤S1-S8所示,一种利用无源多波束天线进行定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 RSU发出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无源多波束天线进行定位的装置,包括:多个波束天线单元,与多个波束天线单元连接的信号检波单元、信号鉴相单元,分别与信号检波单元、信号鉴相单元连接的检波A/D单元和鉴相A/D单元,与检波A/D单元和鉴相A/D单元连接的中央处理器CPU。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无源多波束天线进行定位的装置,包括:多个波束天线单元,与多个波束 天线单元连接的信号检波单元、信号鉴相单元,分别与信号检波单元、信号鉴相单元连接的 检波A/D单元和鉴相A/D单元,与检波A/D单元和鉴相A/D单元连接的中央处理器CPU。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无源多波束天线进行定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波束 天线单元的数量为2至10个。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无源多波束天线进行定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波束 天线单元的数量为3至8个。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致远,段起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