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离开关红外调直检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安装在保护盒内;接收单元的保护盒相对于发射单元的侧面上设置有靶心标尺,靶心标尺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对光孔,发射单元的发射部位、靶心标尺的对光孔和接收单元的接收部位处于同一条水平直线上。所述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通过导线连接有控制单元。所述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的保护盒安装在固定架上,并且固定架上安装有指示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隔离开关调整与检修维护时的直度精度,提高检修工艺,有效消除由于直度不达标所引起的接触过热隐患,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少了隔离开关调整与检测人数,并且减少了隔离开关调整时间。(*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调制检测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隔离开关红外调直检测仪。
技术介绍
触头过热是隔离开关运行中常见的缺陷,造成过热的主要原因是触头材质、加工工艺、接触不良,接触不良属于检修可控范围,其中,接触不良多是由于隔离开关合不到位,对于GW4、GW16、GW5型隔离开关表现为直度不合格以及触指与触头上下偏移接触面积变小。所谓直度是指触指臂与触头臂成180°,即在一条直线上。目前隔离开关直度调整需两人配合完成,一人调整,一人观测直度,容易出现“过”与“欠”,需反复多次调整,调整完毕与维护时直度是否合格靠肉眼判断,误差较大,影响检修质量,产生过热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结构简单、解决了由于肉眼观测所带来的误差、提高了直度精度、由反复多次调整变成短时一次调整、提高了检修效率与质量的隔离开关红外调直检测仪。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隔离开关红外调直检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安装在保护盒内;接收单元的保护盒相对于发射单元的侧面上设置有靶心标尺,靶心标尺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对光孔,发射单元的发射部位、靶心标尺的对光孔和接收单元的接收部位处于同一条水平直线上;所述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通过导线连接有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安装在保护盒内;所述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的保护盒安装在固定架上,并且固定架上安装有指示装置。进一步地说:所述指示装置包括安装在固定架上的水平指示液泡和偏移指示液泡。更进一步地说:发射单元为红外线发射器,接收单元为红外线接收器,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通过导线连接控制单元。更进一步地说:所述控制单元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控制器,壳体上设置有启动指示灯和对准指示灯以及电源开关,电源开关电连接控制器和外部电源线。更进一步地说:所述靶心标尺为非金属板,非金属板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对光孔,对光孔的上下左右四个方向上设置有刻度线。更进一步地说:所述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的保护盒上设置有校对八向调节装置。更进一步地说:所述校对八向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保护盒左右两侧面上的左右调节螺栓、设置在保护盒上端面上的上调节螺栓以及设置在保护盒下端面上的弹性橡胶条。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包括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以及设置在它们之间的靶心标尺,利用三点一线原理以及平面内两直线平行的特性,进行检测隔离开关的调直程度。本技术具有多种用途,可以用作隔离开关检修工作的调整辅助工器具,也可以用作衡量检修质量的检测标尺,并且适用于多个领域。并且本技术的电子部分与固定架可拆分,根据不同型号的隔离开关可配不同的固定架。同时,检测原理是依据红外线直线传播与精度高的特性,精度可达±0.02mm/lm,依据红外线作为直度判断的标准工具,具有精确度高的特点。本技术解决了由于肉眼观测所带来的误差,大幅提高隔离开关调整与检修维护时的直度精度,提高检修工艺,有效消除由于直度不达标所弓I起的接触过热隐患,同时,使用本技术可有效减少了隔离开关调整与检测人数,由两人调整变成一人调整,并且减少了隔离开关调整时间,由反复多次调整变成短时一次调整。本技术作为运行人员验收隔离开关检修质量的检测标尺,确保检修完成后直度不发生偏移,进一步保证隔离开关投运后运行安全可靠。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图2是靶心标尺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保护盒和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电路图。图中:1_非金属板;2_刻度线;3_对光孔;4_控制器;5_电源开关;6_启动指示灯;7_对准指示灯;8_保护盒;9_上调节螺栓;10_左右调节螺栓;11_偏移指示液泡;12-水平指不液泡;13_固定架;14_弹性橡I父条。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隔离开关红外调直检测仪,包括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安装在保护盒内。接收单元的保护盒相对于发射单元的侧面上设置有靶心标尺,靶心标尺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对光孔,发射单元的发射部位、靶心标尺的对光孔和接收单元的接收部位处于同一条水平直线上。所述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通过导线连接有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安装在保护盒内;所述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的保护盒安装在固定架上,并且固定架上安装有指示装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指示装置包括安装在固定架13上的水平指示液泡12和偏移指示液泡11。考虑到直线传播与精度高的特性,发射单元采用的是为红外线发射器,接收单元则为红外线接收器,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通过导线连接控制单元。同时,控制单元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控制器4,壳体上设置有启动指示灯6和对准指示灯7以及电源开关5,电源开关5电连接控制器4和外部电源线。图5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的隔离开关红外调直检测仪的电路图。在本方案中,调直检测仪所用电子元器件有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电源开关、三极管、继电器、对准指示灯、蜂鸣器、万用板、导线、电池盒。当红外线发射器发出的光束没有射中红外线接收器时,红外线接收器输出低电平,三极管处于关断状态,继电器不吸合,对准指示灯和蜂鸣器不工作。反之,光束射中红外线接收器时,红外线接收器输出高电平,驱动三极管处于打开状态,驱动继电器吸合,对准指示灯和蜂鸣器开始工作,对准指示灯点亮,蜂鸣器发出声音,指示红外线接收器已接收光束。设置在保护盒上的靶心标尺是由非金属板制成的,而非金属板I与保护盒之间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非固定连接,考虑到实际使用,一般采用的是非固定连接。同时,非金属板I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对光孔3,对光孔3的上下左右四个方向上设置有刻度线2。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的保护盒8上设置有校对八向调节装置。对八向调节装置是专门针对本技术制作的,它具有调节准备、调节精度高并且操作方便的特点。校对八向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保护盒8左右两侧面上的左右调节螺栓10、设置在保护盒8上端面上的上调节螺栓9以及设置在保护盒8下端面上的弹性橡胶条14,弹性橡胶条14安装在固定架13上。检测隔离开关调直前,在隔离开关的触头臂与触指臂上安装固定架,并依据固定架上的偏移指示液泡调整两边云台在一个平面内,同时依据水平指示液泡对导电臂进行水平检测。固定架调整好后,开启控制单元上的电源开关,启动指示灯亮起,红外线发射器射出光束到达靶心标尺上,此时需要慢调以便准确对光,当红外线发射器、对光孔、红外线接收器三点一线时即直度合格,对准指示灯亮起,完成检测的调整。检测隔离开关调直时,将固定架安装在导电臂上,观察红外线的光点打到非金属板上的刻度线上,察看刻度,刻度即为直度左右或者上下偏差的数值。本技术具有多种用途,可以用作隔离开关检修工作的调整辅助工器具,也可以用作衡量检修质量的检测标尺,并且适用于多个领域,并且本技术的电子部分与固定架可拆分,根据不同型号的隔离开关可配不同的固定架。同时,检测原理是依据红外线直线传播与精度高的特性,精度可达±0.02mm/lm,依据红外线作为直度判断的标准工具,具有精确度高的特点。本技术解决了由于肉眼观测所带来的误差,大幅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隔离开关红外调直检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安装在保护盒内;接收单元的保护盒相对于发射单元的侧面上设置有靶心标尺,靶心标尺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对光孔,发射单元的发射部位、靶心标尺的对光孔和接收单元的接收部位处于同一条水平直线上;所述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通过导线连接有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安装在保护盒内;所述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的保护盒安装在固定架上,并且固定架上安装有指示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扬,刘勇,王伟,程春芳,周月,
申请(专利权)人:沧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河北省电力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