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赛络纺并线喇叭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85015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0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赛络纺并线喇叭口,包括喇叭体和固定板,喇叭体内的空腔形成喇叭口,在喇叭口内设置竖直隔板,隔板的上端面低于喇叭口的中心高度,所述隔板将喇叭口的下部隔成左腔和右腔,喇叭体的外侧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螺纹孔,所述固定板和喇叭体连接的处至少设有一个加强肋,所述左腔和右腔的形状为半圆形,半圆形的两个夹角为圆弧过渡,所述喇叭口和固定板采用一体成型的工程塑料制成;固定板上的螺纹孔的形状为椭圆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施方便,固定板有金属材质变为和喇叭体一致的工程塑料材质,喇叭口和固定板采用一体成型,大大提高了喇叭口的生产效率,同时在固定板和喇叭体连接处设置加强肋,增加固定板的强度,延长喇叭体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纺织工业中的纺纱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赛络纺并线喇叭口
技术介绍
从古至今纺织品在生活中广泛应用,我国纺织更是有悠久的历史,但是过去完全由人工生产,纺织品的生产效率很低,随着工业革命的发生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纺织工业有了飞速的发展,所以与之相关的纺织机械的技术革新也不断进步,赛络纺作为纺织的一种,因为其生产的先进性正在被广泛采用,专利ZL03270313.9公布了一种复合混纺纱的导纱器,但是该专利存在喇叭口下部的左复合腔和右复合腔有折角影响纺纱效果的问题,另外固定板采用锌板成本较高同时不利于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赛络纺并线喇叭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赛络纺并线喇叭口,包括喇叭体和固定板,喇叭体内的空腔形成喇叭口,在喇叭口内设置竖直隔板,隔板的上端面低于喇叭口的中心高度,所述隔板将喇叭口的下部隔成左腔和右腔,喇叭体的外侧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螺纹孔,所述固定板和喇叭体连接的处至少设有一个加强肋,所述左腔和右腔的形状为半圆形,半圆形的两个夹角为圆弧过渡。所述的赛络纺并线喇叭口,所述喇叭口和固定板采用一体成型的工程塑料制成。所述的赛络纺并线喇叭口,固定板上的螺纹孔的形状为椭圆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结构简单,实施方便,固定板有金属材质变为和喇叭体一致的工程塑料材质,喇叭口和固定板采用一体成型,大大提高了喇叭口的生产效率,同时在固定板和喇叭体连接处设置加强肋,增加固定板的强度,延长喇叭体的使用寿命。2.本技术的喇叭口下部的左腔和右腔为近似圆形,避免了现有技术左腔和右腔存在折角,降低纺织品品质的缺点,另外,增加纺纱的光洁度,提高了纺织品品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面结构剖视图;图中,I为喇叭体,2为固定板,3为隔板,4为右腔,5为左腔,6为螺纹孔,7为加强肋。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结合图1-图2,一种赛络纺并线喇叭口,包括喇叭体和固定板,喇叭体和固定板的材质为一体成型的工程塑料,喇叭体内的空腔形成喇叭口,在喇叭口内设置竖直隔板,隔板的上端面低于喇叭口的中心高度,所述隔板将喇叭口的下部隔成两个半圆形的左腔和右腔,半圆形的两个夹角采用圆弧过渡。喇叭体的外侧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椭圆形螺纹孔,所述固定板和喇叭体连接处连接板的上下各设有一个加强肋。实施例2:无图,与实施例1相同的部分不重述不同的是固定板和喇叭体连接处设有一个加强肋,加强肋设置在固定板的上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赛络纺并线喇叭口,包括喇叭体和固定板,喇叭体内的空腔形成喇叭口,在喇叭口内设置竖直隔板,隔板的上端面低于喇叭口的中心高度,所述隔板将喇叭口的下部隔成左腔和右腔,喇叭体的外侧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螺纹孔,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板和喇叭体连接的处至少设有一个加强肋,所述左腔和右腔的形状为半圆形,半圆形的两个夹角为圆弧过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赛络纺并线喇叭口,包括喇叭体和固定板,喇叭体内的空腔形成喇叭口,在喇叭口内设置竖直隔板,隔板的上端面低于喇叭口的中心高度,所述隔板将喇叭口的下部隔成左腔和右腔,喇叭体的外侧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螺纹孔,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板和喇叭体连接的处至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景阳
申请(专利权)人:孟州市东阁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