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晶体夹持装置及区熔单晶炉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84910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0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区熔单晶生长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晶体夹持装置和区熔单晶炉,用于减轻单晶体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晃动,提高单晶体生长稳定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晶体夹持装置,包括:夹晶固定盘,设置于夹晶固定盘中部的锁晶固定套,设置于夹晶固定盘周边用于对单晶体进行第一次夹持的多个晶体夹持片机构,以及设置于夹晶固定盘周边用于对单晶体进行第二次夹持的多个晶体夹持棒机构。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利用晶体夹持片机构和晶体夹持棒机构对生长过程中的单晶体进行两次夹持,减轻单晶体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晃动,从而提高单晶体生长稳定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时还公开了一种区熔单晶炉,包括具有上述技术特征的晶体夹持装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区熔单晶生长炉
,特别涉及一种晶体夹持装置及区熔单晶炉
技术介绍
目前,区熔单晶硅的制备一般是在区熔单晶炉中完成的,其原理:将多晶硅棒竖直固定在上炉室的上主轴上,下端对准固定在下炉室内轴上的籽晶,高频电流通过线圈与多晶硅棒耦合产生涡流,使多晶硅棒下端熔化,熔接籽晶,控制上主轴向下移动,使多晶硅棒相对于熔区移动,从而生长成一根单晶体。但由于外界环境因素产生的振动及区熔单晶炉运行产生的振动,会使正在生长的单晶体产生晃动,特别是大尺寸单晶体晃动尤为明显,严重影响单晶体生长稳定性;因此,在制备单晶体过程中,如何减轻单晶体的晃动,提高单晶体生长稳定性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晶体夹持装置,用于减轻单晶体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晃动,提高单晶体生长稳定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晶体夹持装置,包括:夹晶固定盘,设置于所述夹晶固定盘中部、具有导向孔的锁晶固定套,设置于所述夹晶固定盘周边用于对单晶体进行第一次夹持的多个晶体夹持片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夹晶固定盘周边用于对单晶体进行第二次夹持的多个晶体夹持棒机构;其中,每一个所述晶体夹持片机构包括:与所述夹晶固定盘固定连接的托板支撑柱,与所述托板支撑柱铰接的夹持片托板,与所述夹持片托板一端连接的第一牵引丝,与所述第一牵引丝连接的第一牵引块,滑动装配在所述锁晶固定套顶部导向孔中的导向杆,且所述导向杆的上端设置有夹持片,下端与所述夹持片托板相抵;每一个所述晶体夹持棒机构包括:与所述夹晶固定盘固定连接的夹持棒支撑柱,与所述夹持棒支撑柱铰接的夹持棒,与所述夹持棒一端连接的第二牵引丝,且所述第二牵引丝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牵引丝的长度,以及与所述第二牵引丝连接的第二牵引块。优选地,上述夹持片具有圆弧形缺口。优选地,上述导向孔的中心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较佳地,上述导向孔的中心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30°,大于单晶体的圆锥母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优选地,上述晶体夹持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夹持棒一端的牵引柱,所述第二牵引丝与所述牵引柱连接。优选地,上述多个晶体夹持片机构和多个晶体夹持棒机构互相间隔的均匀分布在所述夹晶固定盘周边。较佳地,上述晶体夹持片机构数量为三个;上述晶体夹持棒机构数量为三个。本技术同时还提供了一种区熔单晶炉,包括具有上述技术特征的晶体夹持装置。在使用本技术提供的晶体夹持装置时,晶体夹持装置安装在区熔单晶炉下炉室的外轴上,籽晶固定在区熔单晶炉下炉室的内轴上,内外轴可以进行旋转和升降运动;多晶硅棒固定在区熔单晶炉上炉室的上主轴上。当单晶体生长圆锥体部分后,即单晶体放肩完成后,晶体夹持片机构相对与单晶体中心轴的水平距离比晶体夹持棒机构的短,其首先对单晶体形成第一次夹持;其次,晶体夹持棒机构对单晶体形成第二次夹持;更具体地说,夹持前,通过第一牵引块自身重量的作用,带动夹持片张开一定的角度;通过第二牵引块自身重量的作用,带动夹持棒张开一定的角度;长晶后,上主轴向下运动,单晶体沿籽晶生长并随内轴向下运动,外轴不动,当单晶体的锥体部分将要与夹持片接触时,内外轴同步向下运动;因第一牵引丝的长度大于第二牵引丝的长度,所以第一牵引块先接触区熔单晶炉的底座。当第一牵引块接触底座时,第一牵引丝松动,夹持片和导向杆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锁晶固定套顶部导向孔斜向下滑动,夹持片与单晶体的锥体表面接触,完成第一次夹持;在完成第一次夹持后,内外轴继续同步向下运动,当第二牵引块接触底座时,第二牵引丝松动,夹持棒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倒在单晶体上,完成夹持棒夹持,即对单晶体的第二次夹持。从上述技术方案可知,使用本技术提供的晶体夹持装置,利用晶体夹持片机构对单晶体进行第一次夹持,利用晶体夹持棒机构对单晶体进行第二夹持;通过上述两次夹持机构提供的多重支撑,能够在长晶过程中,明显减轻单晶体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晃动,从而提高单晶体生长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晶体夹持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晶体夹持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图1中夹晶固定盘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锁晶固定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夹持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有区熔单晶炉中,由于外界环境因素产生的振动及区熔单晶炉运行时产生的振动,在制备单晶体时,尤其是生长大尺寸单晶体时,会使生长的单晶体产生晃动,影响单晶体生长的稳定性。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晶体夹持装置,包括:晶体夹持片机构和晶体夹持棒机构;利用晶体夹持片机构对单晶体进行第一次夹持,利用晶体夹持棒机构对单晶体进行第二夹持;通过上述两次夹持机构提供的多重支撑,能够在长晶过程中,减轻单晶体生长时的晃动,提高单晶体生长稳定性。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图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晶体夹持装置的主视图和俯视图。该晶体夹持装置包括:夹晶固定盘40,设置于夹晶固定盘40中部、具有导向孔的锁晶固定套50,设置于夹晶固定盘40周边用于对单晶体进行第一次夹持的多个晶体夹持片机构60,以及设置于夹晶固定盘40周边用于对单晶体进行第二次夹持的多个晶体夹持棒机构70 ;其中,每一个晶体夹持片机构60包括:与夹晶固定盘40固定连接的托板支撑柱61,与托板支撑柱61铰接的夹持片托板62,与夹持片托板62 —端连接的第一牵引丝64,与第一牵引丝64连接的第一牵引块65,滑动装配在锁晶固定套50顶部导向孔中的导向杆66,且导向杆66的上端设置有夹持片67,下端与夹持片托板62相抵;每一个晶体夹持棒机构70包括:与夹晶固定盘40固定连接的夹持棒支撑柱71,与夹持棒支撑柱71铰接的夹持棒72,与夹持棒72 —端连接的第二牵引丝75,且第二牵引丝75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牵引丝64的长度,以及与第二牵引丝75连接的第二牵引块76。在使用本技术提供的晶体夹持装置时,晶体夹持装置设置在区熔单晶炉下炉室的外轴上,籽晶固定在区熔单晶炉下炉室的内轴上,内外轴可以进行旋转和升降运动;多晶硅棒固定在区熔单晶炉上炉室的上主轴上。夹持前,通过第一牵引块自身重量的作用,带动夹持片67张开一定的角度;通过第二牵引块76自身重量的作用,带动夹持棒72张开一定的角度;长晶后,上主轴向下运动,单晶体沿籽晶生长并随内轴向下运动,外轴不动,当单晶体的锥体部分将要与夹持片接触时,内外轴同步向下运动。因第一牵引丝64的长度大于第二牵引丝75的长度,所以第一牵引块65先接触区熔单晶炉的底座;当第一牵引块65接触底座时,第一牵引丝64松动,夹持片67和导向杆66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锁晶固定套顶部导向孔斜向下滑动,夹持片67与单晶体的锥体表面接触,完成第一次夹持;在完成第一次夹持后,内外轴继续同步向下运动,当第二牵引块76接触底座时,第二牵引丝75松动,夹持棒72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倒在单晶体上,完成夹持棒夹持,即对单晶体的第二次夹持。可见,使用本技术提供的晶体夹持装置,利用晶体夹持片机构60对单晶体进行第一次夹持,利用晶体夹持棒机构70对单晶体进行第二夹持;通过上述两次夹持机构提供的多重支撑,能够在长晶过程中,减轻单晶体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晶体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晶固定盘,设置于所述夹晶固定盘中部、具有导向孔的锁晶固定套,设置于所述夹晶固定盘周边用于对单晶体进行第一次夹持的多个晶体夹持片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夹晶固定盘周边用于对单晶体进行第二次夹持的多个晶体夹持棒机构;其中,每一个所述晶体夹持片机构包括:与所述夹晶固定盘固定连接的托板支撑柱,与所述托板支撑柱铰接的夹持片托板,与所述夹持片托板一端连接的第一牵引丝,与所述第一牵引丝连接的第一牵引块,滑动装配在所述锁晶固定套顶部导向孔中的导向杆,且所述导向杆的上端设置有夹持片,下端与所述夹持片托板相抵;每一个所述晶体夹持棒机构包括:与所述夹晶固定盘固定连接的夹持棒支撑柱,与所述夹持棒支撑柱铰接的夹持棒,与所述夹持棒一端连接的第二牵引丝,且所述第二牵引丝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牵引丝的长度,以及与所述第二牵引丝连接的第二牵引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晶体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晶固定盘,设置于所述夹晶固定盘中部、具有导向孔的锁晶固定套,设置于所述夹晶固定盘周边用于对单晶体进行第一次夹持的多个晶体夹持片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夹晶固定盘周边用于对单晶体进行第二次夹持的多个晶体夹持棒机构;其中, 每一个所述晶体夹持片机构包括:与所述夹晶固定盘固定连接的托板支撑柱,与所述托板支撑柱铰接的夹持片托板,与所述夹持片托板一端连接的第一牵引丝,与所述第一牵引丝连接的第一牵引块,滑动装配在所述锁晶固定套顶部导向孔中的导向杆,且所述导向杆的上端设置有夹持片,下端与所述夹持片托板相抵; 每一个所述晶体夹持棒机构包括:与所述夹晶固定盘固定连接的夹持棒支撑柱,与所述夹持棒支撑柱铰接的夹持棒,与所述夹持棒一端连接的第二牵引丝,且所述第二牵引丝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牵引丝的长度,以及与所述第二牵引丝连接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鹏张继宏徐振斌袁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运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