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浓缩脱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784518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9 23:53
一种污泥浓缩脱水系统,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污泥浓缩池、沉淀锥斗、清水排放机构、污泥排放机构、溶气机构、密封机构、废气回收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溶气泵溶气是循环溶气,可不断将水中污泥浮出,使分离后的水变清;当停止气浮,排除清水后,上浮污泥自然落入沉淀锥斗并达到脱水要求,再用污泥排放泵将污泥输送到下道干化工序;污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得到有效回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浓缩脱水系统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污泥浓缩脱水系统。
技术介绍
污泥浓缩脱水系统中,一般配置污泥浓缩池,作为装置剩余污泥处置或浓缩的设 施,但是在实际运行操作过程中,污泥浓缩池大部分仅作为污泥排放贮存的容器,并未真 正起到污泥浓缩去水作用,因此使得现有污泥浓缩池中排放的污泥大多为高含水量的稀污 泥,这种高含水量的稀污泥如果直接干化则会加重污泥干化设备的运行负荷,降低运行效 率,增加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干化污泥含水的指标;并且,污泥处 理过程中排放出的废气不经回收处理,又会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污泥浓缩脱水系统。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泥浓缩脱水系统,包括污泥浓缩池、沉淀锥斗、清水排放机构、污泥排放机 构、溶气机构、密封机构、废气回收机构,所述污泥浓缩池的下侧设置所述沉淀锥斗;所述清 水排放机构包括清水排放管、控制阀,所述污泥排放机构包括污泥输送管、污泥排放泵、污 泥排放管,所述溶气机构包括溶气管道、溶气泵、进气阀,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密封盖、密封盖 控制开关,所述密封盖为折叠式密封盖;所述废气回收机构包括排气泵、废气回收管、废气 控制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的溶气泵溶气是循环溶气,可不断将水中污泥浮出,使分离后的水 变清;当停止气浮,排除清水后,上浮污泥自然落入沉淀锥斗并达到脱水要求,再用污泥排 放泵将污泥输送到下道干化工序;污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得到有效回收。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污泥浓缩池,2、沉淀锥斗,3、清水排放管,4、控制阀,5、污泥输送管,6、污 泥排放泵,7、污泥排放管,8、溶气管道,9、溶气泵,10、进气阀,11、密封盖,12、密封盖控制开 关,13、排气泵,14、废气回收管,15、废气控制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附图1所示,一种污泥浓缩脱水系统,包括污泥浓缩池1、沉淀锥斗2、清水排放 机构、污泥排放机构、溶气机构、密封机构、废气回收机构,所述污泥浓缩池I的下侧设置所 述沉淀锥斗2 ;所述清水排放机构包括清水排放管3、控制阀4,所述污泥排放机构包括污泥输送管5、污泥排放泵6、污泥排放管7,所述溶气机构包括溶气管道8、溶气泵9、进气阀10, 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密封盖11、密封盖控制开关12,所述废气回收机构包括排气泵13、废气 回收管14、废气控制阀15。溶气机构的工作原理是:在加压条件下,将空气溶入水中,产生空气的过饱和溶 液,然后在减压条件下使水中的空气释放出来,形成大量微细气泡,微细气泡在浮力和水的 静压力等多种力的作用下附着在固体颗粒表面,从而减小了固体颗粒的密度,并使得固体 颗粒的密度小于水,由此固体颗粒上浮到水面上,以实现水和固体物的分离,本技术采 用溶气泵溶气技术,具有溶气量大,气泡颗粒小以及附着力强等特点。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 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 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 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泥浓缩脱水系统,包括污泥浓缩池、沉淀锥斗、清水排放机构、污泥排放机构,所述污泥浓缩池的下侧设置所述沉淀锥斗;所述清水排放机构包括清水排放管、控制阀,所述污泥排放机构包括污泥输送管、污泥排放泵、污泥排放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溶气机构、密封机构、废气回收机构,所述溶气机构包括溶气管道、溶气泵、进气阀,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密封盖、密封盖控制开关,所述废气回收机构包括排气泵、废气回收管、废气控制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浓缩脱水系统,包括污泥浓缩池、沉淀锥斗、清水排放机构、污泥排放机构, 所述污泥浓缩池的下侧设置所述沉淀锥斗;所述清水排放机构包括清水排放管、控制阀,所 述污泥排放机构包括污泥输送管、污泥排放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杰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职业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