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84433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9 2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乳化装置,包括水源、进水管路、进气管路、乳化管路、排出管路及混合增压泵。进水管路连接于水源。进气管路连通于进水管路。乳化管路连通于进水管路,包括环管、连接管路及四个阀门。环管具有两相互平行的横管及两相互平行的竖管,横管与竖管相互连通形成回路。连接管路平行于横管且连通于两竖管之间且内部设置有隔板,隔板具有若干狭缝。各竖管上分别设置有两阀门,两两阀门分别位于连接管路的两侧,并且各阀门分别与连接管路之间具有一间距。乳化管路连通进水管路与排出管路。混合增压泵设置于进水管路上。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提高水中溶氧的效果,大幅度提高了气泡的级别。(*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乳化装置
技术介绍
溶有空气的水减压后所释出的微小气泡被广泛而成功地应用于水质处理及其他方面。气泡越小,在水中滞留的时间越久,发生的作用越大。目前,水产养殖过程中,增加水中溶氧的方式是爆气,传统方法产生的气泡较大(厘米级、毫米级)此种气泡在水中停留时间短暂,瞬间浮出水面破裂,溶氧效果较差。有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乳化装置,以获得直径较小且密度较高的气泡,是业内人士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气泡的直径较大这一缺陷,本技术提供了 一种乳化装置。根据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乳化装置,其中,包括:水源;进水管路,连接于所述水源;进气管路,连通于所述进水管路;乳化管路,连通于所述进水管路,所述乳化管路包括:环管,具有两相互平行的横管及两相互平行的竖管,所述横管与所述竖管相互连通形成回路;连接管路,平行于所述横管且连通于两所述竖管之间,所述连接管路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具有若干狭缝;以及四个阀门,每一所述竖管上分别设置有两所述阀门,两两所述阀门分别位于所述连接管路的两侧,并且每一所述阀门分别与所述连接管路之间具有一间距;排出管路,所述乳化管路连通所述进水管路与所述排出管路;以及混合增压泵,设置于所述进水管路上。优选地,更包括第一调节器,设置于所述水源与所述进气管路之间的所述进水管路上。优选地,更包括第二调节器,设置于所述进气管路上。优选地,所述乳化管路更包括第一压力表,设置于所述隔板与所述进水管路之间的所述连接管路上。优选地,所述阀门为电磁控制阀。优选地,在两所述竖管之间连通有两所述连接管路,两所述连接管路相互平行,各所述连接管路内均设置有所述隔板,并且四个所述阀门包围住两所述连接管路。优选地,所述乳化管路更包括第二压力表,与所述第一压力表分别设置于所述隔板与所述进水管路之间的所述连接管路上。优选地,所述隔板上的所述狭缝的宽度小于0.3mm。优选地,更包括一过滤器,设置于所述水源与所述进气管路之间的所述进水管路上。本技术的优点是:通过在乳化管路内设置隔板,隔板上具有狭缝,利用隔板上的狭缝使气体和液体化合物发生布朗运动以发生乳化,从而可以产生密度较大、直径较小的气泡,利用这些气泡能加强除污的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示出了依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乳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隔板的剖面示意图。图3示出了依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的乳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示出了依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乳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乳化装置I包括:水源(未绘示)、进水管路110、进气管路120、混合增压泵130、乳化管路及排出管路150。其中,进水管路110的一端连通于水源,在进水管路110的进水口 111处还可以设置一过滤器(未绘示),用来过滤水源进入进水管路110的水,防止堵塞后面的乳化管路。进气管路120的一端连通于环境,另一端则连通于进水管路110。本实施例中,在进水口 111与进气管路120之间的进水管路110上还设置有第一调节器112,第一调节器112用来调节从水源处提供至进水管路110的水的流量。另外,在进气管路120上设置有第二调节器121,第二调节器21用来调整空气进入进气管路120的流量。混合增压泵130设置于进气管路120与乳化管路之间的进水管路110上,混合增压泵130用来增加压力,使水进入其内,同时吸进空气以形成饱和气液混合物。继续参照图1,乳化管路连通于进水管路110与排出管路150之间,乳化管路包括:环管、连接管路141及四个阀门142a、142b、142c及142d。其中,环管将进水管路110与排出管路150相连通,并且环管具有两相互平行的横管143、144及两相互平行的竖管145、146,横管143、144分别与竖管145、146相连通形成回路。连接管路141则平行于两横管143、144,并且连接管路141连通于两竖管145、146之间。在连接管路141的内部设置有隔板160。四个阀门142a、142b、142c及142d为电磁控制阀,它们均设置于两竖管145、146上,其中,阀门142a、142b位于竖管145上并且分别位于连接管路141的两侧,阀门142c、142d则位于竖管146上并且也分别位于连接管路141的两侧,另外,阀门142a、142b、142c及142d与连接管路141之间分别相距一间距,阀门142a与142d的开闭状态始终保持一致,阀门142b与142c的开闭状态始终保持一致,并且当阀门142a与142d开启时,阀门142b与142c关闭或者当阀门142a与142d关闭时,阀门142b与142c开启。本实施例中,乳化管路更包括第一压力表147,设置于隔板160与竖管145之间的连接管路141上,第一压力表147用来测量隔板160与竖管145之间的连接管路141上的压力。本实施例中,乳化装置I的工作原理为:水源提供水,水从进水口 111进入至进水管路110内,首先经过过滤器的过滤。环境中的空气进入进气管路120内并流通至进水管路110内,然后在混合增压泵130的作用下,进水管路110内的水进入混合增压泵130内,并且混合增压泵130会同时吸进空气以形成高压饱和气液混合物。在此过程中,可以通过第一调节器112调节进入混合增压泵130内的水流量,第二调节器121调节进入混合增压泵130内的空气流量。此时,阀门142a与142d开启而阀门142b与142c关闭,由于阀门142a开启而阀门142c关闭,所以经过混合增压泵130混合增压的气液混合物首先进入横管143流通至竖管145,由于阀门142b关闭而阀门142d开启,所以气液混合物接着进入连接管路141的第一部分141a,然后气液混合物会碰撞到连接管路141内的隔板160发生布朗运动,从而产生气穴作用,产生气穴作用的气液混合物会发生乳化而形成纳米气泡,产生的纳米气泡会透过隔板160上的狭缝161进入连接管路141的第二部分141b,然后纳米气泡流通至竖管146进入横管144,从横管144出来的纳米气泡最终通过排出管路150排出。在上述过程中,由于水流穿过隔板160的狭缝161时会将部分杂质缠绕于隔板160上,当第一压力表147测得的压力值过大时,则表示隔板160上缠绕着过多的杂质,此时可以关闭阀门142a与142d并开启阀门142b与142c。因此,从进水管路110进入至乳化管路的气液混合物会从反方向通过隔板160,因此会将缠绕于隔板160上的杂质带走并最后进入排出管路150而排出。当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源;?进水管路,连接于所述水源;?进气管路,连通于所述进水管路;?乳化管路,连通于所述进水管路,所述乳化管路包括:?环管,具有两相互平行的横管及两相互平行的竖管,所述横管与所述竖管相互连通形成回路;?连接管路,平行于所述横管且连通于两所述竖管之间,所述连接管路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具有若干狭缝;以及?四个阀门,每一所述竖管上分别设置有两所述阀门,两两所述阀门分别位于所述连接管路的两侧,并且每一所述阀门分别与所述连接管路之间具有一间距;?排出管路,所述乳化管路连通所述进水管路与所述排出管路;以及?混合增压泵,设置于所述进水管路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源; 进水管路,连接于所述水源; 进气管路,连通于所述进水管路; 乳化管路,连通于所述进水管路,所述乳化管路包括: 环管,具有两相互平行的横管及两相互平行的竖管,所述横管与所述竖管相互连通形成回路; 连接管路,平行于所述横管且连通于两所述竖管之间,所述连接管路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具有若干狭缝;以及 四个阀门,每一所述竖管上分别设置有两所述阀门,两两所述阀门分别位于所述连接管路的两侧,并且每一所述阀门分别与所述连接管路之间具有一间距; 排出管路,所述乳化管路连通所述进水管路与所述排出管路;以及 混合增压泵,设置于所述进水管路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第一调节器,设置于所述水源与所述进气管路之间的所述进水管路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涌泉许福山
申请(专利权)人:百诺纳米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