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1333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2 1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增氧装置,属于水质改善及处理技术领域,该增氧装置主要包括:进水管、进气管、增压泵、乳化器及排出管,其中,乳化器包括连接管,与连接管连通的纳米气泡反应器。连接管具有至少两条由增压泵至排出管的流通管道,且,流通管道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控制连接管内水体流动方向的阀门。上述增氧装置,当一个管道内的聚积有过多的杂质时,通过对各个管道上的流通阀门的控制,从而能够有选择的设置已增氧水体的流通管道,此外,通过对各个管道上的流通阀门的控制,还能够使得水体具有反向流通的功能,从而能够自洁净流通管道内的杂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质改善及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改善水体水质,有利于制造水体良性生态平衡体系的增氧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水质改善处理,如,工厂化养鱼领域的水质改善处理需要对水进行增氧处理、泵水循环处理、溶解蛋白处理、去除水中悬浮物、去除水中溶解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铁、锰等物的处理等。其中核心的水增氧处理所使用的增氧装置,由于乳化器内聚积有过多的从进水管、进气管及增压泵内冲入的杂质,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堵塞连接管,进而导致增氧装置的增氧效率降低,质量下降以及使用寿命降低等问题,更有甚者,还会导致增氧装置无法工作,从而造成整个水处理系统的停线检修。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自洁净功能且能够提高装置使用寿命的增氧装置。一种增氧装置,包括:用于连接待增氧水体的进水管;用于连接制氧机/洁净空气的进气管;用于将待增氧水体与氧气/空气混合后加压的增压泵,所述增压泵与所述进水管及所述进气管连通;用于产生纳米气泡的乳化器,所述乳化器与所述增压泵连通;及,用于排出已增氧水体的排出管,所述排出管与所述乳化器连通;其中,所述乳化器包括连接管,与所述连接管连通的纳米气泡反应器,所述连接管具有至少两条由所述增压泵至所述排出管的流通管道,所述流通管道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控制所述连接管内水体流动方向的阀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具有至少两相互平行的横管及至少两相互平行的竖管的环形管道,各个所述横管与所述竖管相互连通形成回路,且所述横管与所述竖管上设有所述阀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门依次设于各个所述横管与所述竖管之间形成的分叉管路的位置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门为电磁阀。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气泡反应器设置在至少两条所述流通管道共同流经的管道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增压泵之间设有液体过滤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增压泵之间设有气体过滤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控制水量大小的第一调节器、第二调节器及第三调节器;所述第一调节器设于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增压泵之间,所述第二调节器设于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增压泵之间,所述第三调节器设于所述增压泵与所述乳化器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设于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增压泵之间的第一压力表、设于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增压泵之间的第二压力表及设于所述增压泵与所述乳化器之间的第三压力表。上述增氧装置,乳化器的连接管具有至少两条由增压泵至排出管的流通管道,且在流通管道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控制连接管内水体流动方向的阀门。当一个管道内的聚积有过多的杂质时,通过对各个管道上的流通阀门的控制,从而能够有选择的设置已增氧水体的流通管道,此外,通过对各个管道上的流通阀门的控制,还能够使得水体具有反向流通的功能,从而能够自洁净流通管道内的杂质。【附图说明】图1为增氧装置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图2为乳化器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乳化器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具体原件对应的编号列表如下:100、增氧装置110、进水管111、液体过滤器112、第一调节器113、第一压力表120、进气管121、气体过滤器122、第二调节器123、第二压力表130、增压泵131、第三调节器132、第三压力表140、240、乳化器141、241、连接管1411、2411、横管1412、2412、竖管1413、2413、输入端1414、2414、输出端142、242、纳米气泡反应器 143、243、阀门150、排出管【具体实施方式】请参图1,本实施方式揭示了一种增氧装置100,该增氧装置100包括有:用于连接待增氧水体的进水管110,用于连接制氧机或洁净空气的进气管120,用于将水体与纯氧或空气混合后进行加压的增压泵130,用于产生纳米气泡的乳化器140以及用于排出已增氧水体的排出管150。其中,增压泵130与进水管110及进气管分别连通120,乳化器140与增压泵130连通,排出管150与乳化器140连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增压泵130还可以通过一个三通管与进水管110及进气管连通120。乳化器140包括连接管141,以及,与连接管141连通的纳米气泡反应器142,连接管141具有至少两条由增压泵130至排出管150的流通管道,在流通管道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控制连接管141内水体流动方向的阀门143。其中,纳米气泡反应器142可以分别设置在各条所述流通管道上,也可以设置在至少两条所述流通管道共同流经的管道上。传统的增氧装置,由于乳化器内聚积有过多的从进水管、进气管,及增压泵内冲入的杂质,在长时间使用后,则会堵塞连接管,进而导致增氧装置的增氧效率降低,质量下降以及使用寿命降低等问题,更有甚者,还会导致增氧装置无法工作,从而造成整个水处理系统的停线检修。本实施方式中的增氧装置100,乳化器140的连接管141具有至少两条由增压泵130至排出管150的流通管道,且在流通管道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控制连接管141内水体流动方向的阀门143。当一个管道内的聚积有过多的杂质时,通过对各个管道上的流通阀门143的控制,从而能够有选择的设置已增氧水体的流通管道,从而减少增氧装置的增氧效率降低,质量下降以及使用寿命降低等问题。请参见图2,本实施方式中,连接管141具有两组互平行的横管1411及两组相互平行的竖管1412,其中,各个横管1411与竖管1412相互连通并形成环形回路,在横管1411与竖管1412上设有用于控制流入连接管141内水体流动方向的2个阀门143。上述阀门143可以为手动阀门,气动阀门、电磁阀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其他类型的能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连接待增氧水体的进水管;用于连接制氧机/洁净空气的进气管;用于将待增氧水体与氧气/空气混合后加压的增压泵,所述增压泵与所述进水管及所述进气管连通;用于产生纳米气泡的乳化器,所述乳化器与所述增压泵连通;及,用于排出已增氧水体的排出管,所述排出管与所述乳化器连通;其中,所述乳化器包括连接管,与所述连接管连通的纳米气泡反应器,所述连接管具有至少两条由所述增压泵至所述排出管的流通管道,所述流通管道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控制所述连接管内水体流动方向的阀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涌泉许福山
申请(专利权)人:百诺纳米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