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门走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84164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9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焦炉炉门修理用的辅助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炉门走线结构,包括机侧框架,所述机侧框架左端设置第一滑轮轴,第一滑轮安装于所述第一滑轮轴上,机侧框架右端设置第二滑轮轴,第二滑轮安装于所述第二滑轮轴上,所述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滑轮轴轴端设置第一油杯,第二滑轮轴轴端设置第二油杯,所述机侧框架下部设置滑板,所述机侧框架上靠近第二滑轮一端设置托架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在炉门修理站中,可以避免钢丝绳在走线过程中出现的打结、绕线等情况,有力保障了生产操作的安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简单可靠,使用方便,制作成本低,易于维护。(*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焦炉炉门修理用的辅助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炉门走线结构
技术介绍
中国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焦炭生产国和出口国,随着炼焦新技术不断进步与发展,中国焦化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升级,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完整的焦化工业体系。焦炉是焦化生产中的重要的设备,为了满足市场的大量需求,很多焦炉往往是不停歇地超负荷生产,在此种过载的负荷下生产,焦炉难免要损坏。焦炉修理站是焦炉炉门维修的重要设备,现有技术中焦炉修理站用的炉门走线结构大多是在一个结构横梁的一端安装一个绕线滑轮,由于在炉门修理站中钢丝绳要在分别在机侧和焦侧走线,最后还要连接到卷扬机上,钢丝绳走线路径比较复杂,现有的炉门修理站中由于走线结构设计的不合理,钢丝绳在带动起落架工作过程中常常会发生打结、绕线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炉门走线结构,采用该走线结构的炉门修理站,钢丝绳走线路径合理,不会发生钢丝绳打结、绕线的情况。按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炉门走线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机侧框架,所述机侧框架左端设置第一滑轮轴,第一滑轮安装于所述第一滑轮轴上,机侧框架右端设置第二滑轮轴,第二滑轮安装于所述第二滑轮轴上,所述第一滑轮轴轴端设置第一油杯,第二滑轮轴轴端设置第二油杯,所述机侧框架下部设置滑板,所述机侧框架上靠近第二滑轮一端设置托架结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托架结构包括导轴,所述导轴伸出机侧框架的端部安装有托轮,所述导轴处于托轮和机侧框架之间部分的轴上套装绕线导轮,所述绕线导轮外侧设置扁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滑轮轴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定轴板,所述每个定轴板分别通过第一螺栓固定在机侧框架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滑轮轴设置第二油杯一端设置第二定轴板。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应用在炉门修理站中,可以避免钢丝绳在走线过程中出现的打结、绕线等情况,有力保障了生产操作的安全,本技术简单可靠,使用方便,制作成本低,易于维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B-B剖视图。图3为图1中C-C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图f 3中,包括滑板1、第一滑轮2、机侧框架3、绕线导轮4、托架结构5、第二定轴板6、第一螺栓7、扁钢8、定轴板9、第一油杯10、第一滑轮轴11、托轮12、导轴13、第二油杯14、第二滑轮18、第二滑轮轴19等。如图f 3所示,本技术是一种炉门走线结构,包括机侧框架3,所述机侧框架3左端设置第一滑轮轴11,第一滑轮2安装于所述第一滑轮轴11上,机侧框架3右端设置第二滑轮轴19,第二滑轮18安装于所述第二滑轮轴19上,所述第一滑轮轴11轴端设置第一油杯10,第二滑轮轴19轴端设置第二油杯14,所述机侧框架3下部设置滑板I,所述机侧框架3上靠近第二滑轮18 —端设置托架结构5。所述托架结构5包括导轴13,所述导轴13伸出机侧框架3的端部安装有托轮12,所述导轴13处于托轮12和机侧框架3之间部分的轴上套装绕线导轮4,所述绕线导轮4外侧设置扁钢8。所述第一滑轮轴11两端分别设置定轴板9,所述每个定轴板9分别通过第一螺栓7固定在机侧框架3上。所述第二滑轮轴19设置第二油杯14 一端设置第二定轴板6。本技术应用在炉门修理站中,可以避免钢丝绳在走线过程中出现的打结、绕线等情况,有力保障了生产操作的安全,本技术简单可靠,使用方便,制作成本低,易于维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炉门走线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机侧框架(3),所述机侧框架(3)左端设置第一滑轮轴(11),第一滑轮(2)安装于所述第一滑轮轴(11)上,机侧框架(3)右端设置第二滑轮轴(19),第二滑轮(18)安装于所述第二滑轮轴(19)上,所述第一滑轮轴(11)轴端设置第一油杯(10),第二滑轮轴(19)轴端设置第二油杯(14),所述机侧框架(3)下部设置滑板(1),所述机侧框架(3)上靠近第二滑轮(18)一端设置托架结构(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炉门走线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机侧框架(3),所述机侧框架(3)左端设置第一滑轮轴(11),第一滑轮(2 )安装于所述第一滑轮轴(11)上,机侧框架(3 )右端设置第二滑轮轴(19),第二滑轮(18)安装于所述第二滑轮轴(19)上,所述第一滑轮轴(11)轴端设置第一油杯(10),第二滑轮轴(19)轴端设置第二油杯(14),所述机侧框架(3)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洪涛徐良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甘露焦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