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82801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9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体控制装置,主要由阀体、充气接头、充气开关、排气开关组成,阀体的两侧面上分别设有与气室相通的圆形凹槽和凹槽,圆形凹槽上设有螺纹连接的密封盖,所述圆形凹槽通过其侧底部的通孔与排气通道相连通,所述气室的侧壁上开有与进气口相通的孔,所述充气开关是由活动按钮、推杆、复位弹簧、两个密封圈和U形挡片构成,所述推杆穿插在气室中,推杆中一端与设在凹槽中的活动按钮连接,另一端从气室内穿出,并用U形挡片卡接在该端的环形槽中,两个密封圈间隔分布在推杆上。由于采用上述的充气开关,方便了装拆,不仅有利于对充气开关的维护,还因为可以更换零部件,从而延长了气体控制装置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体控制装置,具体是指一种对潜水衣的充气及排气进行控制的气体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所用的潜水衣气体控制装置中的充气开关和排气开关设在同一个气体通道上,当充气开关打开对潜水衣进行充气时,从高压储气瓶进入控制装置内的气体所产生的气流直接对排气开关的活塞垫片进行冲击,长此以往,会使排气开关关闭不严,从而发生漏气的现象,故缩短了气体控制装置的使用寿命,对气体控制装置频繁的维修及更换,不仅增加了使用成本,而且还影响了潜水衣的正常使用,特别是潜水衣使用在水下的环境,漏气的控制装置,会给潜水人员带来一定的生命威胁。传统所用的气体控制装置中的充气开关,是通过推杆与气门芯针的配合,来实现充气的开与关,该结构的充气开关性能不够稳定,在安全方面也不太可靠、使用寿命短,并且还不便于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之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方便维护的气体控制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体控制装置,主要由阀体、充气接头、充气开关、排气开关组成,充气接头与阀体的进气口螺纹连接,阀体上的进气口通过充气接头与高压储气瓶连接,阀体上的出气口通过导气管与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体控制装置,包括阀体(1)、充气接头(2)、充气开关(3),充气接头(2)与阀体(1)的进气口(24)螺纹连接,阀体(1)上的进气口(24)通过充气接头(2)与高压储气瓶连接,阀体(1)上的出气口(5)通过导气管与潜水衣相连,所述的阀体内设有气室(15),其特征在于:阀体(1)的两侧面上分别设有与气室(15)相通的圆形凹槽(11)和凹槽(13),圆形凹槽(11)上设有螺纹连接的密封盖(4),所述圆形凹槽(11)通过其侧底部的通孔(12)与排气通道(26)相连通,所述气室(15)的侧壁上开有与进气口(24)相通的孔(16),所述充气开关(3)是由活动按钮(27)、推杆(14)、复位弹簧(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控制装置,包括阀体(I)、充气接头(2)、充气开关(3),充气接头(2)与阀体Cl)的进气口(24)螺纹连接,阀体(I)上的进气口(24)通过充气接头(2)与高压储气瓶连接,阀体(I)上的出气口(5)通过导气管与潜水衣相连,所述的阀体内设有气室(15),其特征在于:阀体(I)的两侧面上分别设有与气室(15)相通的圆形凹槽(11)和凹槽(13),圆形凹槽(11)上设有螺纹连接的密封盖(4),所述圆形凹槽(11)通过其侧底部的通孔(12)与排气通道(26)相连通,所述气室(15)的侧壁上开有与进气口(24)相通的孔(16),所述充气开关(3)是由活动按钮(27)、推杆(14)、复位弹簧(9)、两个密封圈(8、10)和U形挡片(7)构成,所述推杆(14)芽插在气室(15)中,推杆(14)中一端与设在凹槽(13)中的活动按钮(27)连接,另一端从气室(15)内穿出,并用U形挡片(7)卡接在该端的环形槽中,两个密封圈(8、10)间隔分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子清
申请(专利权)人:湛江市澳佳盛潜水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