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婴儿车
,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的婴儿推车的车架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婴儿推车一般为多根管材连接形成不可折叠结构,在不使用或者携带时存在不便。现在市面上也有不少款式的可折叠婴儿推车,但大部分在进行折叠时需要对连接处的螺钉或者类似的连接件进行拆卸,卸下的连接件容易丢失,且结构稳定性不佳,使用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牢固,折叠方便的婴儿推车车架结构。为实现本技术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婴儿推车车架,包括有连接前轮和后轮的底杆,以及用以安装座椅的座椅支杆,所述的底杆前端套接有前连接座,前连接座上部与所述座椅支杆铰接;所述的底杆上还滑动套接有滑块,滑块上部铰接有一支撑杆,支撑杆另一端通过支撑杆连接座固定套接在座椅支杆上,且支撑杆与支撑杆连接座也是铰接相连;所述的底杆上设有与滑块内的卡头配合卡定的卡孔,底杆后端还设置有控制滑块内卡头与卡孔脱离的控制按钮,控制按钮与滑块内的卡头之间通过钢绳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底杆上均匀设置有3-10个卡孔,两相邻卡孔之间的距离为1.0-3.0cm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前轮安装在底杆前端的前连接座下方。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支撑杆中部朝前连接座方向弯折。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支撑杆、底杆及座椅支杆之间形成三角形的稳定结构,使车架整体结构牢固,且支撑杆通过滑块与底杆连接,通过调整滑块与底杆的相对位置就可以调整座椅支杆的高度或者实现将车架折叠,使用非常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1、前连接座;2、前轮;3、滑块;3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婴儿推车车架,包括有连接前轮和后轮的底杆,以及用以安装座椅的座椅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杆前端套接有前连接座,前连接座上部与所述座椅支杆铰接;所述的底杆上还滑动套接有滑块,滑块上部铰接有一支撑杆,支撑杆另一端通过支撑杆连接座固定套接在座椅支杆上,且支撑杆与支撑杆连接座也是铰接相连;所述的底杆上设有与滑块内的卡头配合卡定的卡孔,底杆后端还设置有控制滑块内卡头与卡孔脱离的控制按钮,控制按钮与滑块内的卡头之间通过钢绳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儿推车车架,包括有连接前轮和后轮的底杆,以及用以安装座椅的座椅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杆前端套接有前连接座,前连接座上部与所述座椅支杆铰接;所述的底杆上还滑动套接有滑块,滑块上部铰接有一支撑杆,支撑杆另一端通过支撑杆连接座固定套接在座椅支杆上,且支撑杆与支撑杆连接座也是铰接相连;所述的底杆上设有与滑块内的卡头配合卡定的卡孔,底杆后端还设置有控制滑块内卡头与卡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钭子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群鹰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