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桥梁正交异性板翻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82484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9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钢桥梁正交异性板翻身装置,含有翻转台座、旋转机构、液压卡固系统、电机传动系统、间距调整定位轨道;两个相互独立的翻转台座根据正交异性板的长度调整两个翻转台座之间的距离,通过销钉将翻转台座与间距调整定位轨道固定,翻转台座中部横梁上安装旋转机构,并在旋转机构上设置液压卡固系统,电机传动系统位于翻转台座上且电机传动系统驱动旋转机构翻转。优点:一是突破了正交异性板传统吊装翻身的局限,采用自动旋转式翻身方案,降低了劳动强度、且安全可靠;二是避免了正交异性板母材在翻身过程中的损伤,提高了钢桥梁的制造质量;三是翻身过程占用空间较小,仅为正交异性板的水平投影范围,节约生产场地等。(*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钢桥梁正交异性板翻身装置,属于钢桥梁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自正交异性板应用于钢桥梁以来,翻身作为正交异性板制造的一项关键环节,始终难以摆脱起重设备吊装翻身的传统。目前钢桥梁制造中多采用起重设备配合L形吊具吊装翻身,该方案适用于箱型构件翻身,无法应用于正交异性板的片状类结构件。采用传统起重设备吊装翻身时,由于构件自重较大,导致正交异性板在卡具处产生Imm 3mm深的压痕,约为母材厚度的6% 19%,严重影响了钢桥梁的整体质量,在建的大型钢桥梁均对吊具夹痕修复做了明确的规定。目前某些大型钢桥梁已提出“车间化”的生产方式,而采用起重设备吊装翻身占用空间过大,约为正交异性板水平投影面积的3倍以上,使车间有效的使用空间得不到充分利用,且翻身全过程需要起重设备配合。由于正交异性板吊装翻身在空中进行,给正常的生产带来了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设计目的:避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研发钢桥梁正交异性板新型翻身装置,以实现正交异性板母材无损伤、高效安全翻身的钢桥梁正交异性板翻身装置。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本技术在结构设计上,由翻转台座、旋转机构、液压卡固系统、电机传动系统、间距调整定位轨道组成。制作2个相互独立的翻转台座,根据正交异性板的长度调整两个翻转台座之间的距离,通过销钉将翻转台座与轨道固定,在台座中部横梁上安装旋转机构,并在旋转机构上设置液压卡固系统。其工作原理:将正交异性板两短边卡固与旋转机构形成一体,再利用电机带动台座上的旋转机构,实现正交异性板180°翻身。技术方案:一种钢桥梁正交异性板翻身装置,含有翻转台座、旋转机构、液压卡固系统、电机传动系统、间距调整定位轨道;两个相互独立的翻转台座根据正交异性板的长度调整两个翻转台座之间的距离,通过销钉将翻转台座与间距调整定位轨道固定,翻转台座中部横梁上安装旋转机构,并在旋转机构上设置液压卡固系统,电机传动系统位于翻转台座上且电机传动系统驱动旋转机构翻转。本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一是突破了正交异性板传统吊装翻身的局限,采用自动旋转式翻身方案,降低了劳动强度、且安全可靠;二是避免了正交异性板母材在翻身过程中的损伤,提高了钢桥梁的制造质量;三是翻身过程占用空间较小,仅为正交异性板的水平投影范围,节约了生产场地;四是通过调整翻身装置的间距,可适用于不同长度的钢桥梁正交异性板。附图说明图1为单台翻身装置的外观效果图,1-1表示翻转台座,1-2表示旋转机构,l_3a和l_3b表不液压卡固系统,1-4表不电机传动系统,1-5间距调整定位轨道。图2-1是图1中状态I示意图。图2-2是图1中状态2示意图。图2-3是图1中状态3示意图。上述三种状态分别为正交异性板翻身过程的不同状态。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照附图1。一种钢桥梁正交异性板翻身装置,含有翻转台座1-1、旋转机构1-2、液压卡固系统l-3a和l-3b、电机传动系统1_4、间距调整定位轨道1_5 ;两个相互独立的翻转台座1-1根据正交异性板的长度调整两个翻转台座之间的距离,通过销钉将翻转台座1-1与间距调整定位轨道1-5固定,翻转台座1-1中部横梁上安装旋转机构1-2,并在旋转机构1-2上设置液压卡固系统l_3a和l-3b,电机传动系统1_4位于翻转台座1_1上且电机传动系统1-4驱动旋转机构1-2翻转。实施例2:参照附图2-1至图2-3。图2_1中状态I是将制作完成正交异性板放置在翻身装置的示意图,状态2-2为翻转过程的示意图,状态2-3为翻转180°的示意图。其钢桥梁正交异性板翻身装置的翻身方法:第I步:通过1-5间距调整定位轨道,调整两个翻身装置的间距,使其满足正交异性板的长度要求,并进行定位固定;第2步:通过液压控制系统,调整图1中l_3a卡固件的角度,以不影响正交异性板的吊装为原则,图1中l_3b卡固件保持水平状态;第3步:通过起重设备将正交异性板放置于翻身装置上,通过液压系统将其与旋转机构卡固,如图1中状态I ;第4步:启动电机系统,使得旋转机构缓慢旋转如图1中状态2 ;第5步:旋转180°后关闭电源,并启动自锁功能;弟6步:通过液压控制系统,开启图1中l_3b卡固件。第7步:利用起重设备将正交异性板吊运出翻身装置,完成正交异性板翻身过程。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技术的设计思路作了比较详细的文字描述,但是这些文字描述,只是对本技术设计思路的简单文字描述,而不是对本技术设计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技术设计思路的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钢桥梁正交异性板翻身装置,其特征是含有翻转台座(1-1 )、旋转机构(1-2)、液压卡固系统(l_3a,l-3b)、电机传动系统(1-4)、间距调整定位轨道(1_5);两个相互独立的翻转台座(1-1)根据正交异性板的长度调整两个翻转台座之间的距离,通过销钉将翻转台座(1-1)与间距调整定位轨道(1-5)固定,翻转台座(1-1)中部横梁上安装旋转机构(1-2),并在旋转机构(1-2)上设置液压卡固系统(l-3a, l_3b),电机传动系统(1_4)位于翻转台座(1-1)上且电机传动系统(1-4)驱动旋转机构(1-2)翻转。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钢桥梁正交异性板翻身装置,含有翻转台座、旋转机构、液压卡固系统、电机传动系统、间距调整定位轨道;两个相互独立的翻转台座根据正交异性板的长度调整两个翻转台座之间的距离,通过销钉将翻转台座与间距调整定位轨道固定,翻转台座中部横梁上安装旋转机构,并在旋转机构上设置液压卡固系统,电机传动系统位于翻转台座上且电机传动系统驱动旋转机构翻转。优点一是突破了正交异性板传统吊装翻身的局限,采用自动旋转式翻身方案,降低了劳动强度、且安全可靠;二是避免了正交异性板母材在翻身过程中的损伤,提高了钢桥梁的制造质量;三是翻身过程占用空间较小,仅为正交异性板的水平投影范围,节约生产场地等。文档编号B25H1/10GK202964611SQ201220472030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7日专利技术者刘治国, 李军平, 朱新华, 车平, 郭芳 申请人: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桥梁正交异性板翻身装置,其特征是含有翻转台座(1?1)、旋转机构(1?2)、液压卡固系统(1?3a,1?3b)、电机传动系统(1?4)、间距调整定位轨道(1?5);两个相互独立的翻转台座(1?1)根据正交异性板的长度调整两个翻转台座之间的距离,通过销钉将翻转台座(1?1)与间距调整定位轨道(1?5)固定,翻转台座(1?1)中部横梁上安装旋转机构(1?2),并在旋转机构(1?2)上设置液压卡固系统(1?3a,1?3b),电机传动系统(1?4)位于翻转台座(1?1)上且电机传动系统(1?4)驱动旋转机构(1?2)翻转。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治国李军平朱新华车平郭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