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模合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80947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9 2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调模合模机构。其包括滑动穿设于动模板和定模板中的若干拉杆,每条拉杆上设有环形齿;所述定模板上对应每条拉杆设有一锁模调模组件与该条拉杆联接,所述动模板上对应该条拉杆的环形齿设有抱合螺母,其特征在于:每条拉杆相对于动模板的环形齿一侧沿拉杆径向延伸一接触端面;及有至少两个调整块,该至少两个调整块择一活动安装在对应所述接触端面的抱合螺母上,所述至少两个调整块均具有沿拉杆径向延伸并干涉入所述接触端面运动轨迹的抵触端面,且所述至少两个调整块分别具有沿拉杆轴向不同的长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大幅降低二板式合模液压机的制造成本;采用该机构的二板式合模液压机尤其适合于生产如轮毂等厚度变化范围较小的产品。(*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挤压成型
,具体涉及一种二板式合模液压机用调模合模机构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二板式合模液压机中,模具厚度调整范围较大,为了达到调模合模,往往需要复杂的机械结构以及很高要求的电气检测要求,使调模合模机构的成本很高。而且,在轮毂挤压成型行业中,由于轮毂的厚度变化范围一般在IOOmm左右,模具厚度调整范围较小,因此若使用现有的二板式合模液压机来生产轮毂,无疑不利于降低轮毂挤压成型行业的液压设备投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调模合模机构,其用于二板式合模液压机中能大幅降低设备投入成本。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调模合模机构,包括滑动穿设于动模板和定模板中的若干拉杆,每条拉杆上设有环形齿;所述定模板上对应每条拉杆设有一锁模调模组件与该条拉杆联接,所述动模板上对应该条拉杆的环形齿设有抱合螺母;每条拉杆相对于动模板的环形齿一侧沿拉杆径向延伸一接触端面;及有至少两个调整块,该至少两个调整块择一活动安装在对应所述接触端面的抱合螺母上,所述至少两个调整块均具有沿拉杆径向延伸并干涉入所述接触端面运动轨迹的抵触端面,且所述至少两个调整块分别具有沿拉杆轴向不同的长度。作为优选,所述调整块活动安装在抱合螺母上后沿拉杆轴向呈L形。作为优选,所述至少两个调整块的具有沿拉杆轴向长度分别为环形齿牙距的整数倍。作为优选,对应所述接触端面的拉杆杆体上可套设有垫片。作为优选,所述锁模调模组件为一双油缸锁模调模组件。本技术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能大幅降低二板式合模液压机的制造成本;采用该机构的二板式合模液压机尤其适合于生产如轮毂等厚度变化范围较小的产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调模合模机构处于合模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调模合模机构的调整块端面与拉杆的接触端面接触处于即将抱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B向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抱合螺母、调整块、拉杆和薄垫片的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图中:11—动模板;12—动模;13—定模板;14一定模;2—拉杆;21—环形齿;22—接触端面;3—锁模调模组件;31—高压锁模液压缸组件;32—微调模液压缸组件;4一垫片;5—抱合螺母;6—调整块;61—抵触端面。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调模合模机构,主要由若干拉杆2和对应每条拉杆2设置的锁模调模组件3、垫片4、抱合螺母5和至少两个调整块6组成。每条拉杆2系滑动穿设于安装有动模12的动模板11和安装有定模14的定模板13中。每条拉杆2在动模板外侧的拉杆杆体上设有一段环形齿21,该段环形齿21的外侧(与动模板相对)径向形成一凸台,该凸台的外侧端面为接触端面22,垫片4套设在拉杆2上并与接触端面22接触,则该垫片4的外侧端面所起作用与接触端面22相当。每个锁模调模组件3安装在定模板13上并与一条拉杆2的一个端部联接。本实施例的锁模调模组件3为一双油缸锁模调模组件,主要由高压锁模液压缸组件31和微调模液压缸组件32组成:微调模液压缸组件32安装在高压锁模液压缸组件31上,其活塞杆与拉杆2的一个端部联接,主要用于抱合螺母的对齿;高压锁模液压缸组件31安装在定模板13上,主要用于施加主机合模力。本实施例所述的锁模调模组件3的具体结构可参照中国专利201020572098.5、201020599259.X和201010537757.6所公开的锁模调模结构,在此不再赘述。每个抱合螺母5对应一条拉杆2上的环形齿21安装在动模板11上。该至少两个调整块6根据模具的厚度通过螺钉择一安装在该抱合螺母5上。每个调整块6沿拉杆轴向呈L形,从而形成具有沿拉杆2径向延伸并干涉入接触端面22运动轨迹的抵触端面71 ;且该至少两个调整块分别具有沿拉杆轴向不同的长度,该长度分别为环形齿牙距的整数倍。抱合螺母与调整块联接在一起可以在动模板上沿拉杆的径向滑动进行开合动作,主要用于开模以及合模时和拉杆的离合;调整块的抵触端面径向始终处于接触端面范围内,保证在合模方向上,调整块的抵触端面始终能和接触端面贴合。本技术的动作原理为:如图5所示,通过工艺调整,使调整块的尺寸H2刚好为环形齿牙距P的整数倍,保证调整块的抵触端面和拉杆(垫片)的接触端面接触时抱合螺母的牙型对准大拉杆的牙型以进行抱合动作。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1、工作过程:a、微调模液压缸组件的油腔进入液压油,带动拉杆前进一定距离;b、驱动动模板向定模板靠拢,此时抱合螺母处于打开状态,当抱合螺母上的调整块的抵触端面与垫片的接触端面接触时,抱合螺母进行抱合,抱紧拉杆;c、驱动动模板带动拉杆继续向定模板靠拢,直至动模和定模贴合,贴合时需注意保证微调模液压缸组件的油腔留有一微小距离;d、高压锁模液压缸组件进压力油,进行合模;e、开模时,抱合螺母打开,驱动动模板离开,一个生产周期完成。2、调模过程:当模具厚度发生变化时,以最小模具厚度为基准,当模具贴合时保证抱合螺母可以基本上对准拉杆前端的齿;要求模具厚度以环形齿牙距P的整数倍增加,则更换不同的调整块使调整块的尺寸H2以环形齿牙距P的整数倍减小(即调整块做成一系列以环形齿牙距P整数倍变化的标准块,当模具厚发生变化时配以不同的调整块),从而保证模具厚度变化时,调整块的抵触端面和垫片的接触端面接触时抱合螺母的牙型能够刚好对准拉杆的牙型;同时为了消除模具厚度Hl的加工误差,一般情况下在合模动作第一步微调模液压缸组件带动拉杆前进几个牙距的距离,从而使抱合螺母抱合后,即使由于模具厚度误差可能造成动、定模并未贴合,但动模板仍可带动拉杆向定模移动从而保证贴合。本技术主要用于模具调整范围较小的情况,其主要原因在于为了保证一定的刚度要求,调整块H2的尺寸一般不宜过大,但用于轮毂挤压成型行业足够,因为铝轮毂的厚度变化范围一般只有100_左右,采用本技术,可以大幅降低设备的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调模合模机构,包括滑动穿设于动模板和定模板中的若干拉杆,每条拉杆上设有环形齿;所述定模板上对应每条拉杆设有一锁模调模组件与该条拉杆联接,所述动模板上对应该条拉杆的环形齿设有抱合螺母,其特征在于:每条拉杆相对于动模板的环形齿一侧沿拉杆径向延伸一接触端面;及有至少两个调整块,该至少两个调整块择一活动安装在对应所述接触端面的抱合螺母上,所述至少两个调整块均具有沿拉杆径向延伸并干涉入所述接触端面运动轨迹的抵触端面,且所述至少两个调整块分别具有沿拉杆轴向不同的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模合模机构,包括滑动穿设于动模板和定模板中的若干拉杆,每条拉杆上设有环形齿;所述定模板上对应每条拉杆设有一锁模调模组件与该条拉杆联接,所述动模板上对应该条拉杆的环形齿设有抱合螺母,其特征在于:每条拉杆相对于动模板的环形齿一侧沿拉杆径向延伸一接触端面;及有至少两个调整块,该至少两个调整块择一活动安装在对应所述接触端面的抱合螺母上,所述至少两个调整块均具有沿拉杆径向延伸并干涉入所述接触端面运动轨迹的抵触端面,且所述至少两个调整块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建峰刘贤华崔智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