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箱下箱粗加工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8021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齿轮箱下箱粗加工夹具,该夹具包括有放置待加工箱体的夹具底板,所述夹具底板下表面中心设有与数控机床工作台中心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销;所述夹具底板上表面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所述箱体倒扣设置在所述两支撑体上,所述夹具底板上设有夹紧所述箱体的夹紧装置;在夹具底板中部位于两支撑体之间设有一箱体深度测量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齿轮箱下箱粗加工夹具,可以省略现有技术的划线工序,实现箱体工件的毛坯在夹具上作简单调整既可加工的目的。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使箱体在空间三个方向上得以定位和调整,并保证定位精度和加工余量的均匀。(*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机械加工的夹具,尤其是一种齿轮箱下箱粗加 工夹具。
技术介绍
上下箱分体的箱体在机械加工中是比较困难的加工零件,传统工艺把 划线作为第一道工序,通过手工划线来克服毛坯制造存在的缺陷,这种传 统工艺效率低,产品质量难以控制。随着铸造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模具制造精度的提高,箱体类零件毛坯 不论是在尺寸误差还是形位误差上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毛坯直接在工装 夹具定位加工,已经成为现代加工工艺的发展趋势。如今,数控加工设备 已经在很多领域普遍使用,用于数控加工设备的加工夹具也随之出现。然 而,对于复杂的箱体零件,受箱体腔内空间的限制,给定位夹具设计带来 相当大的难度,使以毛坯面定位加工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以机车齿轮箱 加工为例,以毛坯面定位如何确保齿轮箱加工后的合箱面与底部的尺寸, 各轴承孔的加工余量是否均匀,内壁对设计基准(齿轮对称面)的尺寸关 系是否准确等一系列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本专利技术人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箱体类零件加工的 产品质量,并使产品质量在批量生产中得到持续保证,提出本技术的 齿轮箱下箱粗加工夹具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齿轮箱下箱粗加工夹具,可以保证箱体的定位精度、加工余量的均匀,实现毛坯零件在夹具上作简单调整既可加工。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齿轮箱下箱粗加工夹具,可使箱体在空间三个方向上得以定位和调整。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齿轮箱下箱粗加工夹具,夹具定位合理、调整方便可靠、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为此,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齿轮箱下箱粗加工夹具,该夹具包括有放置待加工箱体的夹具底板,所述夹具底板下表面中心设有与数控机床工作台中心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销;所述夹具底板上表面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所述箱体倒扣设置在所述两支撑体上,所述夹具底板上设有夹紧所述箱体的夹紧装置;在夹具底板中部位于两支撑体之间设有一箱体深度测量装置。在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体上间隔设有两个支撑定位座;所述第二支撑体上间隔设有一定位支撑座和一调整支撑座,所述箱体设置在定位支撑座和调整支撑座上。在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深度测量装置包括轴向垂直设于一支架上的柱状壳体,该壳体两端设有通孔,一顶杆贯穿所述通孔设于壳体内,位于壳体内部的顶杆中部设有一挡板,挡板与壳体底端间设有一弹簧,顶杆穿出壳体底端的端部横向设有一活动测量板。在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方式中,在箱体深度测量装置与一侧的支撑体之间设有一箱体内侧壁定位装置。在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方式中,在箱体深度测量装置与另一侧的支撑体之间也设有一箱体内侧壁定位装置。在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方式中,箱体内侧壁定位装置包括两对应间隔设置的定位体。在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方式中,两定位体为垂直设置的板体或 柱体。在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方式中,在夹具底板上位于箱体深度测 量装置的一侧边设有一轴承孔定位装置。在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轴承孔定位装置由一支架 和设于支架上的一半圆板构成。在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夹紧装置设置在邻近支撑 定位座和调整支撑座的位置。本技术与公知技术相比的特点和优点是本技术的齿轮箱下 箱粗加工夹具,可以省略现有技术的划线工序,实现箱体工件的毛坯在夹 具上作简单调整既可加工的目的。同时,本技术可以使箱体在空间三 个方向上得以定位和调整,并保证定位精度和加工余量的均匀。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 用新型的范围。其中图l:本技术齿轮箱下箱粗加工夹具的立体示意图。图2:本技术齿轮箱下箱粗加工夹具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3:本技术齿轮箱下箱粗加工夹具的俯视示意图。图4:本技术齿轮箱下箱粗加工夹具放置箱体后的立体示意图。图5:本技术齿轮箱下箱粗加工夹具深度测量过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 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如图l、图2、图3所示, 一种齿轮箱下箱粗加工夹具,该夹具包括有 放置待加工箱体的夹具底板1,所述夹具底板1下表面中心设有与数控机床工作台中心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销10;所述夹具底板1上表面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支撑体11和第二支撑体12,所述箱体倒扣设置在所述两支撑体11、 12上(如图4所示),所述夹具底板1上设有夹紧所述箱体的夹紧装置13; 在夹具底板1中部位于两支撑体11、 12之间设有一箱体深度测量装置14。本技术的夹具是在数控机床上使用的,数控机床工作台旋转中心 也是夹具和工件的旋转中心,这样的设计在设置工件坐标系时方便计算; 同时数控机床加工范围较广,夹具更换比较频繁,设置定位销10可以便于 夹具准确设置在数控机床的工作台上,减少辅助时间。本技术中的箱 体深度测量装置14能够完成箱底深度的自动测量,以调整箱体工件加工的 坐标原点设置,达到准确控制箱底到合箱面尺寸的目的。在本技术中,所述第一支撑体11上间隔设有两个支撑定位座111; 所述第二支撑体12上间隔设有一定位支撑座121和一调整支撑座122,所 述箱体设置在定位支撑座111、 121邻调整支撑座122上。为了使箱体定位 稳定且不因以粗糙毛坯面影响定位精度,所述定位支撑座lll、 121的设置 位置,应满足使箱体的最外端设置在定位支撑座上的条件,另外,可通过 调节调整支撑座122使箱体定位更平稳。本技术中,所述夹紧装置13为现有的夹紧装置,每个夹紧装置包 括两立柱和设于两立柱上的一个压板,通过调节螺母使压板压紧工件。本 技术设有三个夹紧装置,由三个压板组合装置完成工件的快速装夹, 在本技术中,所述夹紧装置13设置在邻近支撑定位座111、 121和调 整支撑座122的位置,使夹紧点靠近支撑定位点,以减小夹紧力矩对工件 的影响。本技术的齿轮箱下箱粗加工夹具,为保证箱底到合箱面的尺寸而设计了箱体深度测量装置14,所述箱体深度测量装置14包括轴向垂直设于 一支架141上的柱状壳体142 (在本技术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柱状 壳体为圆柱状),该壳体142两端设有通孔, 一顶杆143贯穿所述通孔设 于壳体142内,位于壳体142内部的顶杆143中部设有一挡板144,挡板 144与壳体142底端间设有一弹簧145,顶杆143穿出壳体142底端的端部 横向设有一活动测量板146。当箱体放置在定位支撑座上时,深度测量装置 14的顶杆143顶部与箱体工件内壁接触,由于工件的重量使深度测量装置 14内的弹簧145被压縮,顶杆143向下移动一定的距离。通过测量活动测 量板146的移动距离,调整工件加工的坐标原点设置,达到准确控制箱底 到合箱面尺寸的目的。如图5所示,例如顶杆143长为L,箱体内壁到合箱面的尺寸为H, 测量的数值为W。 L是夹具设计的长度为定值,H是加工后要保证的尺寸。 如果在夹具设计时W40mm,能够保证H尺寸。现在测量值是llmm,那么在 加工时数控机床的工件坐标原点降低lmm,这样就能通过调整机床工件坐标 原点来保证加工尺寸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齿轮箱下箱粗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该夹具包括有放置待加工箱体的夹具底板,所述夹具底板下表面中心设有与数控机床工作台中心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销;所述夹具底板上表面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所述箱体倒扣设置在所述两支撑体上,所述夹具底板上设有夹紧所述箱体的夹紧装置;在夹具底板中部位于两支撑体之间设有一箱体深度测量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铁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