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力无损移栽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78140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9 2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具,特别是涉及一种省力无损移栽器。它由轴套、中前臂、滑槽、中后臂、滑轴、轴叉、主杆、齿形垫、顶轴、拉杆、转轴座、操作柄、柄滑槽、滑轮、柄轴座、弹簧、主杆套、腰靠、拉手、前夹和后夹构成。在中前臂上开有一滑槽,滑轴处于所述滑槽中并能在滑槽中滑动,主杆的左端有一与主杆为一整体的轴叉,轴叉的两叉的端部分别与滑轴的两端结合。主杆的右端从主杆套中穿过并与弧形的腰靠结合为一个整体。主杆套的左端与中后臂的中部结合为一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移栽效率及移栽成活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具,特别是涉及一种省力无损移栽器
技术介绍
专利号为200810155822.1的“一种秧苗移植器”通拉线拉动活动夹板,以达到提高操作效率的效果,但该方案存在以下技术缺陷:1.由于销钉位于夹板的左端,而拉线位于夹板的右端,在拉动夹板过程中,由于拉力方向与销钉的轴心线方向并不一致,就会对夹板造成一个扭矩,此扭矩会增加销钉与夹板之间的摩擦力,这样一方面降低了装置的灵活性,另一方面也降低了装置的机械效率。2.由于伸缩杆为一直杆,并没有任何转折,而夹板的夹口也并没有任何角度可以调整,这就使操作者为了保持夹板的夹口为竖直状态,只能够尽量弯腰并保持手柄及伸缩杆处于较低的位置,这样无疑增加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同时也使操作非常不方便。3.虽然该方案在两夹板的紧贴面上设置了海绵,但由于秧苗的杆部为圆形,平面的海绵在夹压海绵的过程中仍然会因为压力不均匀而使秧苗造成一定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省力、高效、操作方便同时又不会对秧苗造成损伤的省力无损移栽器。解决本技术技术问题的方案是:省力无损移栽器,由轴套、中前臂、滑槽、中后臂、滑轴、轴叉、主杆、齿形垫、顶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省力无损移栽器,由轴套、中前臂、滑槽、中后臂、滑轴、轴叉、主杆、齿形垫、顶轴、拉杆、转轴座、操作柄、柄滑槽、滑轮、柄轴座、弹簧、主杆套、腰靠、拉手、前夹和后夹构成,其特征是:两段边臂和位于两边臂之间的中前臂以及与边臂、中前臂的下端结合为一体的前夹共同构成一个E字形的前半架体;另外两段边臂和位于两边臂之间的中后臂以及与边臂、中后臂的下端结合为一体的后夹共同构成一个E字形的后半架体,在前夹和后夹相向的一面均粘接有齿形垫,齿形垫是带有半圆形齿的条状体,齿形垫的材料为聚乙烯泡沫塑料,所述前半架体的两边臂和中前臂的顶端分别有一个筒形的轴套,所述后半架体的两边臂和中后臂的顶端有一与之结合为一整体的顶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省力无损移栽器,由轴套、中前臂、滑槽、中后臂、滑轴、轴叉、主杆、齿形垫、顶轴、拉杆、转轴座、操作柄、柄滑槽、滑轮、柄轴座、弹簧、主杆套、腰靠、拉手、前夹和后夹构成,其特征是:两段边臂和位于两边臂之间的中前臂以及与边臂、中前臂的下端结合为一体的前夹共同构成一个E字形的前半架体;另外两段边臂和位于两边臂之间的中后臂以及与边臂、中后臂的下端结合为一体的后夹共同构成一个E字形的后半架体,在前夹和后夹相向的一面均粘接有齿形垫,齿形垫是带有半圆形齿的条状体,齿形垫的材料为聚乙烯泡沫塑料,所述前半架体的两边臂和中前臂的顶端分别有一个筒形的轴套,所述后半架体的两边臂和中后臂的顶端有一与之结合为一整体的顶轴,所述三个轴套均套于顶轴上并能够绕顶轴转动,在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德富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鄞州云帆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