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距步行式插秧机的插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78132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9 2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插秧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行距步行式插秧机的插植机构。小行距步行式插秧机的插植机构,包括传动壳体,所述传动壳体中设置有外力驱动的机体输出轴,所述机体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动力轴连接,所述动力轴通过链传动机构带动插植臂进行插植,所述机体输出轴的两端分别设有通过第一联轴器和第二联轴器连接的第一动力轴和第二动力轴,第一动力轴和第二动力轴均通过链传动机构带动插植臂进行插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原来的单动力输入变为四个动力输出,极大的提高了插植效率;插植行距均为七寸,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大行距小株距的情形,提高了水稻的产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插秧机
,尤其涉及一种小行距步行式插秧机的插植机构
技术介绍
我国水稻种植机具普遍存在机型单一,不配套,适应性差等问题。且由于品种、气候条件不同,对亩穴数要求不同。我国双季稻区生育期不同,地域不同,对亩穴数要求差距较大:稀植地区为12 15万穴,密植地区为30 33万穴。在目前插秧机30cm (9寸)固定大行距的规格下,通过缩小株距来增加亩穴数,形成大行距小株距的情形,影响水稻的科学生长,影响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小行距步行式插秧机的插植机构。本技术的“小行距”的含义:相对于现有的插秧机30cm (9寸)的行距而言,小于这个行距尺寸。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小行距步行式插秧机的插植机构,包括传动壳体,所述传动壳体中设置有外力驱动的机体输出轴,所述机体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动力轴连接,所述动力轴通过链传动机构带动插植臂进行插植,所述机体输出轴的两端分别设有通过第一联轴器和第二联轴器连接的第一动力轴和第二动力轴,第一动力轴和第二动力轴均通过链传动机构带动插植臂进行插植。第一动力轴通过链传动机构同时带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小行距步行式插秧机的插植机构,包括传动壳体(1),所述传动壳体(1)中设置有外力驱动的机体输出轴(10),所述机体输出轴(10)通过联轴器与动力轴连接,所述动力轴通过链传动机构带动插植臂进行插植,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输出轴(10)的两端分别设有通过第一联轴器和第二联轴器(2)连接的第一动力轴和第二动力轴(3),第一动力轴和第二动力轴(3)均通过链传动机构带动插植臂进行插植。

【技术特征摘要】
1.小行距步行式插秧机的插植机构,包括传动壳体(I),所述传动壳体(I)中设置有外力驱动的机体输出轴(10),所述机体输出轴(10)通过联轴器与动力轴连接,所述动力轴通过链传动机构带动插植臂进行插植,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输出轴(10)的两端分别设有通过第一联轴器和第二联轴器(2)连接的第一动力轴和第二动力轴(3),第一动力轴和第二动力轴(3)均通过链传动机构带动插植臂进行插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行距步行式插秧机的插植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动力轴通过链传动机构同时带动第一插植臂(41 )、第二插植臂(42)进行插植,第二动力轴(3)通过链传动机构同时带动第三插植臂(43)、第四插植臂(44)进行插植,所述第一插植臂(41)与第二插植臂(42)之间、第三插植臂(43)与第四插植臂(44)之间的行距均为23.3厘米。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行距步行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金平刘木华肖丽萍张曲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农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