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气流导向器的无创呼吸帮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77182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9 19:22
一种用于帮助患者呼吸的nCPAP装置,该装置包括发生器主体,发生器主体形成有入口、腔体、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腔体将压力气体从入口导入流路中。流路均包括:第一喷管、第二喷管、导流器、以及排气通道。喷管将射流向患者侧的方向喷射到导流器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流器形成有:第一渐缩壁部,其将吸入气体导向患者;以及第二渐缩壁部,其将呼出气体导向排气通道。与常规设计相比,该发生器主体减小了获得目标CPAP水平所需的驱动压力并且减少了总体上强加的WO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气流导向器的无创呼吸帮助装置
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用于产生和输送连续正向气道压力治疗或对例如婴儿等患者进行其它无创呼吸帮助的装置和方法。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驱动压力要求得到降低且呼吸做功得到改善的可变气流的经鼻连续正向气道压力系统、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连续正向气道压力(CPAP)疗法已被采用许多年,用以治疗遭遇呼吸困难和/或机能不全的患者。另外,通过防止肺在呼气期间萎陷并帮助肺在吸气期间膨胀,CPAP疗法可以有利地帮助肺部发育不全的患者(特别是婴儿,尤其是早产儿或新生儿)。概括地说,CPAP疗法在整个呼吸周期中向自主呼吸的患者的肺中连续地输送正向压力。可以使用多种患者接口装置(例如,气管内管或鼻插管)向患者输送CPAP。然而,对婴儿,更期望采用无创式患者接口装置,特别是经由患者鼻孔与鼻腔气道直接或间接地连接的装置。这种系统通常被称为经鼻连续正向气道压力(nCPAP)系统。理论上,CPAP系统应向患者的气道输送恒定的、稳定的压力(高于大气压)。对于常规CPAP系统的情况,相对恒定且连续的气流(例如,空气、氧气等)被输送到患者的气道中, 该气流通过对患者的呼出气流施加限制而在患者的肺中产生压力。不幸的是,这种连续气流有可能对患者的呼吸同步性起到有害作用。更具体地说,需要患者抵抗流入的气体进行呼气,因此增加了患者的呼吸做功。可以采用控制阀来更好地调节患者呼吸周期的吸气阶段和呼气阶段(例如,控制流入系统中的气流和/或改变对来自系统的输出气流的限制程度)。然而,对于许多患者特别是婴儿而言,由于患者所需的呼吸做功相当高,所以这种方法不令人满意。也就是说,控制阀系统基本不可能精确地复制患者所经历的实际呼吸周期,因而一直需要患者克服高动量的流入气体并克服控制阀的阻力来呼气。对于肺部发育不全的婴儿而言,即使所需的呼吸做功的轻微增加也有可能导致该CPAP系统不实用。最近,开发出了 nCPAP系统,该系统采用了与用于患者吸入气体和患者呼出气体的独立通道结合的可变气流的概念。当患者吸气时,流入的气体采取阻力最小的路径并被导入患者的气道中。当患者呼气时,气体再次采取阻力最小的路径并从排气口排出,从而降低了呼吸的呼气阶段的阻力。例如,可以从San Diego, CA的CareFusion Inc.(康尔福盛公司)获得的Infant Flow 系统包括可变气流CPAP发生装置(或“CPAP发生器”),该CPAP 发生器在整个呼吸周期中保持恒定压力的同时使得气体的供应方向随着婴儿的呼吸型式而改变。Infant Flow CPAP发生器根据已知的喷射泵原理,将所供应的气体转换成射流(为每个鼻孔供应一路射流),使得气体射流的动量在患者的肺中产生正压。Infant Flow CPAP 发生器依靠被制造商的产品手册列为“射流翻 转(fluidic flip)”效应的现象来适应来自患者的呼出气流。来自患者的呼出气流向流入的射流施加压力。已经得出的理论是,由于康达(coanda)效应,呼出气流使得射流偏转,由此引起流入的射流发生射流翻转。结果,射流和呼出气流容易流至排气口,由此使患者所需的呼吸做功减少。尽管相当有前景,但这些装置中的射流保持相对较高的动量而不容易被患者,特别是婴儿的呼气呼吸所克服。此外,经常期望的是,减小需要向CPAP发生器供应的压力量,从而简化相关的喷射泵的结构,这进而可以有益于减小尺寸、能耗、声音、复杂性和成本。鉴于以上情况,存在对改进的nCPAP系统、装置和方法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一些方面涉及用于帮助患者呼吸的经鼻连续正向气道压力 (nCPAP)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发生器主体,所述发生器主体形成有入口、腔体、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所述入口构造成用于与压力气体源流体地连通。所述腔体与所述入口流体地连通。所述第一流路及所述第二流路与所述腔体流体地连通,并且每条所述流路均包括:第一喷管、第二喷管、以及导流器。所述喷管限定有入口端和出口端,所述入口端与所述腔体流体地连通。所述出口端适于向所述导流器中喷射气体射流。所述导流器具有或限定有: 喷管侧,其与所述喷管的出口端流体地连通;以及鼻孔或患者侧,其与所述喷管侧相反。所述患者侧形成有或连接至用于与患者鼻孔连接的鼻塞或面罩。每个导流器均形成有:第一渐缩壁部,其具有向所述患者侧的方向渐缩的直径;以及第二渐缩壁部,其具有从所述患者侧向所述喷管侧渐缩的直径。在呼气操作阶段,所述第二渐缩壁部帮助呼出气流使射流转弯。在使用期间,经由所述入口输送至所述腔体的压力气体被喷管转换成流动固定的射流, 从而在每个通道中产生CPAP。此外,发生器主体在呼吸的吸气阶段建立吸气流动型式,并在呼吸的呼气阶段建立呼气流动型式。对于呼气流动型式,来自每个所述导流器的患者侧的呼出气体被第二渐缩壁部引导,从而使得射流的至少一部分转向到排气通道并从排气通道排出。在具体实施例中,每个渐缩壁部形成漏斗形的环状件,其直径从入口端向出口端渐缩。本专利技术的发生器主体所需要的入口或驱动压力减小以便获得期望的CPAP水平,和/或使总体上强加的患者呼吸做功减少。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经鼻连续正向气道压力(nCPAP)系统, 所述系统包括:发生器主体、患者接口件以及气体源。所述发生器主体限定有入口、腔体、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所述腔体与所述入口流体地连通,所述流路与所述腔体流体地连通。每条所述流路均包括:第一喷管、第二喷管、以及导流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喷管彼此相交 (impinge)并在所述腔体中形成加压气体的组合射流,并且将所述射流从所述导流器的喷管侧导入与喷管侧相反的患者侧。患者接口件包括分别与所述导流器的患者侧流体地连通的第一鼻塞和第二鼻塞并构造成用于与患者鼻孔流体地连通。最后,气体源与所述发生器主体的入口流体地连通,并提供加压气体的连续气流。当将所述患者接口件连接至患者鼻孔上并将所述气体源连接至所述入口时,相对应的喷管在各导流器中建立定量的射流。射流的动量将CPAP输送至患者。在吸气操作阶段,相对应的导流器将射流输送至患者鼻孔。 在呼气阶段,来自患者鼻孔的呼出气体使来自喷管的射流转向并经由相对应的排气通道排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为患者建立并输送连续正向气道压力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发生器主体与患者鼻孔流体地连 通。所述发生器主体形成有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每条所述流路均包括:第一喷管、第二喷管、导流器、以及排气通道。所述导流器包括第一渐缩壁部和第二渐缩壁部。迫使来自加压气体源的气体进入每个所述喷管的入口端。利用导流器将来自每个所述喷管的射流导向患者鼻孔,从而在患者的气道中建立连续正向气道压力。在患者呼气阶段,第二渐缩壁部引导呼出气体,从而将射流转向至从所述发生器主体中排出射流的排气通道。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经鼻连续正向气道压力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框图,该系统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nCPAP装置;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发生器主体的侧视剖视图,该发生器主体用于图1中的nCPAP装置;图3是图2发生器主体的透视剖视图4是图2发生器主体的气流导向器的侧视图5是示出吸气和呼气阶段的图2发生器主体的侧视剖视图6是用于图1系统的患者接口件的透视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发生器主体的侧视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哈利德·曼苏尔埃里克·波蒂厄斯
申请(专利权)人:康尔福盛二零七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