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松动螺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72197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8 06:50
一种防松动螺母,是在螺母(1)的任一端面增设一圈挡边(2),挡边与螺母构成一体结构,挡边分别设置有内环槽和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螺母内螺纹孔的公称直径,所述内环槽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在所述内环槽内配置防松环(3),防松环的外径和宽度分别与所述内环槽的直径和宽度相匹配,防松环的内径小于螺母内螺纹孔的公称直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加工容易,不用另外配置弹簧垫圈或是防松垫片,紧固起来非常快捷和便利,可以有效防止螺母因松动而产生的自行脱落现象。(*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紧固件
,尤其是一种防松动螺母
技术介绍
一般螺母本身不具备防松作用,为防止螺母产生松动或是脱落现象,常在螺母和预紧部件之间加装弹簧垫圈或是防松垫片,或是同时使用两个螺母。若螺母本身具有防松结构,则会给紧固件带来革命性变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设计了一种防松动螺母,该防松动螺母结构简单,加工容易,可以有效防止螺母因松动而产生的自行脱落现象。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松动螺母,是在螺母的任一端面增设一圈挡边,挡边与螺母构成一体结构,挡边分别设置有内环槽和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螺母内螺纹孔的公称直径,所述内环槽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在所述内环槽内配置防松环,防松环的外径和宽度分别与所述内环槽的直径和宽度相匹配,防松环的内径小于螺母内螺纹孔的公称直径。防松环由非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由于采用如上所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产生如下优点:1、本技术的防松动螺母结构简单,加工容易,不用另外配置弹簧垫圈或是防松垫片,紧固起来非常快捷和便利,可以有效防止螺母因松动而产生的自行脱落现象。2、本技术的防松动螺母可以起到两个预想不到的结果,一是防松环能起到辅助锁紧之作用,二是防松环能吸收或是缓解震动,从而提高防松动螺母的紧固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半剖结构示意简图。图1中:1_螺母;2_挡边;3_防松环。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是一种防松动螺母。本技术的防松动螺母是在标准螺母或是非标准螺母的任一端面增设一圈挡边2,挡边2与螺母I构成一体结构,挡边2分别设置有内环槽和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螺母I内螺纹孔的公称直径,所述内环槽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在所述内环槽内配置防松环3,防松环3的外径和宽度分别与所述内环槽的直径和宽度相匹配,防松环3的内径小于螺母内螺纹孔的公称直径。防松环3由非金属材料制作而成,防松环3最好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和阻尼性,阻尼系数越大越好。当防松动螺母紧固在预紧部件的螺栓上时,由于所述螺栓的直径大于防松环的内径,防松环在挡边所述内环槽内得到压缩并包裹在所述螺栓周围并起到辅助锁紧之紧固作用。当防松动螺母遇到震动、摩擦、碰撞时,此时防松环能吸收或是缓解震动,提高防松动螺母的紧固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松动螺母,其特征是:在螺母(1)的任一端面增设一圈挡边(2),挡边(2)与螺母(1)构成一体结构,挡边(2)分别设置有内环槽和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螺母(1)内螺纹孔的公称直径,所述内环槽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在所述内环槽内配置防松环(3),防松环(3)的外径和宽度分别与所述内环槽的直径和宽度相匹配,防松环(3)的内径小于螺母(1)内螺纹孔的公称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松动螺母,其特征是:在螺母(I)的任一端面增设一圈挡边(2),挡边(2)与螺母(I)构成一体结构,挡边(2)分别设置有内环槽和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螺母(I)内螺纹孔的公称直径,所述内环槽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洛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