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储存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70136 阅读:3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8 0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雨水收集系统领域,公开了一种雨水储存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雨水储存模块,包括聚丙烯边框骨架、将所述边框骨架连接成长方体框架的连接件以及包裹住所述长方体框架的土工布。所述雨水储存模块还包括位于所述长方体框架内的中间骨架。所述中间骨架为四块。所述长方体框架的规格为长1000mm、宽400mm、高450mm。所述边框骨架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长方体框架为三层,并且层与层通过连接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雨水储存模块,具有重量轻、抗压强度大、组装方便、环保的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雨水储存模块
本技术涉及雨水收集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雨水储存模块。
技术介绍
雨水作为一种极有价值的水资源,早已引起许多发达国家的重视,在这些国家,雨水利用工程已是一项重要的水资源利用工程,具体来说,可以缓解目前城市水资源紧缺的局面,是一种开源节流的有效途径,同时可以减少水涝、调节气候、遏制城市热岛效应,改善水循环系统和城市生态环境。现有的雨水利用主要通过收集系统来完成,主要采用Q-BIC雨水箱或者混凝土水池作为雨水储存设施。但是Q-BIC雨水箱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雨水箱自身重量达45.8kg/m3,较大的重量使得雨水箱下的土地在相同情况下必须承受更高的压力,对水箱下土地的承压要求高,施工要求也更高;2)承载能力不足。雨水储水模块主要形式为室外埋地,结合实际项目收集雨水管网的标高来定自身标高,如果现场实际标高过低,导致模块的覆土厚度增加,当覆土过高时,承压就要受到考验。混凝土水池又存在如下问题:1)施工周期比较长;2)由于储存于其中的雨水长期不流动,就容易滋生各种细菌或者微生物,也因此,需要定期进行人工清理,以保证水质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雨水储存模块,具有重量轻、抗压强度大、组装方便、环保的特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雨水储存模块,包括聚丙烯边框骨架、将所述边框骨架连接成长方体框架的连接件以及包裹住所述长方体框架的土工布。对上述技术特征的改进,所述雨水储存模块还包括位于所述长方体框架内的中间骨架。对上述技术特征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中间骨架为四块。对上述技术特征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长方体框架的规格为长1000mm、宽400mm、高450mmo对上述技术特征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边框骨架上设置有通孔。对上述技术特征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长方体框架为三层,并且层与层通过连接件连接。由上可见,应用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采用抗压强度高、重量轻的聚丙烯材料作为边框骨架,同时通过连接件将所述边框骨架连接成长方体框架,即最基本的雨水储存模块,使用过程中,采用土工布将所述长方体框架包裹住,从而形成可以存储雨水的水箱。在将所述边框骨架连接成长方体框架的过程中,只需通过所述连接件将两个边框骨架两两固定在一起即可。在施工过程中,首先将待安装的所述雨水储存模块的地面根据需求挖出所需空间,然后将所述土工布铺入所述空间内,最后将安装好的长方体框架放入所述土工布内并且被包裹住。此过程中大幅度降低了施工机械的使用以及大大降低了施工强度和施工时间,简单快捷。同时,所述聚丙烯骨架还可以循环回收使用,绿色环保。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雨水储存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雨水储存模块中连接件的结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在此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雨水储存模块,包括聚丙烯边框骨架1、连接件2,所述边框骨架I通过所述连接件2组成长方体框架,即最基本最简单的雨水储存模块。在使用过程中,使用所述土工布将所述长方体框架包裹住从而形成可以存储雨水的水箱。其中,所述骨架I采用的是聚丙烯材料,具有抗压强度高和重量轻的特点,从而使得组成的长方体也同样具有抗压强度高和重量轻的特点,并且只需所述连接件2简单的将两两骨架I固定在一起即可,操作简单。同时所述连接件2同样可以采用聚丙烯材料,不过采用其他具有重量轻和抗压强度高的聚酯材质也可以。为了增强所述雨水储存模块的承重力度,在所述长方体内还设置有中间骨架4,所述中间骨架4的数目可以是一块,也可是两块、三块甚至更多,一般采用四块最为普遍。为了将所述雨水储存模块标准化,将所述长方体框架的规格设定为:长1000mm、宽 400mm、高 450mm。为了解决储存的雨水因为长期不流动滋生各种细菌或者微生物的问题,所述边框骨架I上设置有通孔3。所述通孔3可以用来连接进水管和出水管,使用过程中,所述进水管首先通过开有口的土工布,与所述雨水储存模块组成的水箱连通,当下雨时,则雨水通过进水管汇集入水箱中,所述出水管用来连接水泵,当需要使用所述水箱中的水时,开启所述水泵即可使用。同时,所述通孔3还可以通过水管连接清洗水箱的水泵,即当所述水箱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清洗,即只需先将水箱中的水抽出,然后通过清洗水箱的水泵冲入清水进行冲洗即可,并且清洗完后又通过水泵将脏水抽出,无需人工清理,也无需打开所述水箱即可操作。实施例2:本技术所述的雨水储存模块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仅在于:所述长方体框架为实施例1中所述雨水储存模块三层叠加组成的。实施例3:本技术所述的雨水储存模块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仅在于:所述长方体框架为实施例1中所述雨水储存模块叠加为五层组成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基本上采用实施例1中单层长方体框架的雨水储存模块的比较少,采用的实施例2中的三层的结构比较多,当然,层数完全不限于实施例中的三种,为了更好的对本技术各种不同大小和尺寸的所述雨水储存模块的储水量了解,并且便于使用者选择适合自身容量的大小,可以参考现列如下表格:权利要求1.一种雨水储存模块,其特征在于: 包括聚丙烯边框骨架、将所述边框骨架连接成长方体框架的连接件以及包裹住所述长方体框架的土工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储存模块,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位于所述长方体框架内的中间骨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水储存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骨架为四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储存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长方体框架的规格为长1000mm、宽400mm、高45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储存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边框骨架上设置有通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储存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长方体框架为三层,并且层与层通过连接件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雨水收集系统领域,公开了一种雨水储存模块。本技术所述的雨水储存模块,包括聚丙烯边框骨架、将所述边框骨架连接成长方体框架的连接件以及包裹住所述长方体框架的土工布。所述雨水储存模块还包括位于所述长方体框架内的中间骨架。所述中间骨架为四块。所述长方体框架的规格为长1000mm、宽400mm、高450mm。所述边框骨架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长方体框架为三层,并且层与层通过连接件连接。本技术所述的雨水储存模块,具有重量轻、抗压强度大、组装方便、环保的特点。文档编号E03B3/02GK202969456SQ20122061400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9日专利技术者张新 申请人:广东圣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雨水储存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聚丙烯边框骨架、将所述边框骨架连接成长方体框架的连接件以及包裹住所述长方体框架的土工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圣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