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雨水收集与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53694 阅读:4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2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雨水收集与利用装置,包括一组雨水收集箱、雨水监测器、集雨管、弃雨装置、蓄水池以及过滤装置,最顶层的雨水收集箱的进水口与集雨管相连通,所述弃雨装置包括弃雨箱、感应装置和与感应装置相连接的自动阀门,自动阀门设置在弃雨箱的排水口处,弃雨箱的入水口与集雨管相连通;最底层的雨水收集箱和弃雨箱分别通过水管与过滤装置相连接通,过滤装置与蓄水池相连通,雨水监测器安装在集雨管内侧或者集雨管口,且高于最顶层的雨水收集箱的进水口的水平高度,并与自动阀门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将收集的雨水进行处理,通过弃雨装置将水质不好的水排掉,收集较好水质的水供冲厕使用,而且还将多余的水用蓄水池储存用作灌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雨水收集与利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特别适用于楼层的雨水收集与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且对水资源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季节性雨水会导致田地里水分时空分布不均匀。由于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不丰富的国家,所以我们根据我国实际雨水利用情况设计出雨水的收集与利用系统。我国目前降雨大多数是径直流入下水管道或者是被地面吸收,这样造成了雨水资源的严重浪费,雨水资源的利用不可小视,所以我们通过已有宿舍楼顶面对雨水的收集,再进入我们设计的处理系统将初期的杂质雨水排除后,多余的水量储存于水箱内用于日常冲厕,以及绿地浇灌。目前已有的研究中主要是通过拦截地表径流、开采地下水,或者跨流域调水,再一个就是通过地下污水管道排水和污水处理厂处理,然后经泵提升至压力滤池,得到所需的水。这样会使工序比较复杂而且不一定能够充分利用雨水资源。而真正的利用雨水集蓄系统来缓解水资源紧张的地区屈指可数。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雨水收集与利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特别适用于楼层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雨水收集与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组雨水收集箱(1)、集雨管(2)、雨水监测器(20)、弃雨装置、蓄水池(18)以及过滤装置,所述雨水收集箱(1)之间通过水管(7)相连通,分布在各个楼层,雨水收集箱(1)包括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最顶层的雨水收集箱(1)的进水口(11)与集雨管(2)相连通,所述弃雨装置包括弃雨箱(5)、感应装置(4)和与感应装置(4)相连接的自动阀门(6),所述弃雨箱(5)包括入水口(51)和排水口(52),自动阀门(6)设置在排水口(52)处,控制排水口(52)的开闭,所述弃雨箱(5)的入水口(51)与集雨管(2)相连通;所述最底层的雨水收集箱的出水口(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水收集与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组雨水收集箱(I)、集雨管(2)、雨水监测器(20)、弃雨装置、蓄水池(18)以及过滤装置,所述雨水收集箱(I)之间通过水管(7)相连通,分布在各个楼层,雨水收集箱(I)包括进水口( 11)和出水口( 12),最顶层的雨水收集箱(I)的进水口( 11)与集雨管(2 )相连通,所述弃雨装置包括弃雨箱(5 )、感应装置(4 )和与感应装置(4 )相连接的自动阀门(6 ),所述弃雨箱(5 )包括入水口( 51)和排水口( 52 ),自动阀门(6)设置在排水口( 52)处,控制排水口( 52)的开闭,所述弃雨箱(5)的入水口( 51)与集雨管(2 )相连通;所述最底层的雨水收集箱的出水口( 12 )和弃雨箱(5 )的排水口( 52 )分别通过水管(7)与过滤装置相连接通,所述过滤装置与蓄水池(18)相连通,所述雨水监测器(20 )安装在集雨管(2 )内侧或者集雨管(2 ) 口,且高于最顶层的雨水收集箱(I)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光成邓升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