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型场馆抗冲击智能控制型雨水利用系统,属于雨水综合利用及给水排水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极端降雨有偏多偏强的趋势。一方面,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区内的非透水地面越来越大,雨水的下渗能力大幅度减小,造成降雨地面径流不断增大,城市排水系统带来受到极大的考验,给城市的正常生产生活造成很大威胁。同时,由于雨水下渗能力下降,地下水得不到很好的补充,地下水位的下降不但影响地面植被的生长环境,还会引发严重的地质灾害。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仍然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的局面。雨水是宝贵的淡水资源,受污染程度较轻,经过简单的处理后就可以作为绿化、洗车等杂用水源。在水资源短缺越来越严重的形势下,雨水收集利用日益变得重要,雨水收集利用不仅可以开辟新水源,节约城市水资源,还能减小雨水地面径流量,降低发生雨洪灾害的危险,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很多大型建筑物如展览馆、车站、候机楼、宾馆等都拥有较大面积的硬屋面,其屋面雨水易于收集,而且不易受到污染,经过初期雨水弃流后进行简单的处理即可作为绿化、洗车等杂用水源。这一类建筑的屋面雨水 ...
【技术保护点】
大型场馆抗冲击智能控制型雨水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1)由屋面雨水收集及利用部分和地面雨水收集及利用部分构成;2)屋面雨水收集及利用部分包括屋面雨水斗(1)、雨落管(2)、弃流井(3)、储水池(5)、过滤加压泵(6)、过滤装置(8)、清水池(10)、供水泵(11)、降雨监测装置(14)和PLC控制器(15);雨水斗(1)位于屋面、通过雨落管(2)连通弃流井(3),弃流井(3)通过出水阀(20)连通储水池(5),储水池(5)通过过滤加压泵(6)、过滤装置(8)连通清水池(10),清水池(10)的出水口连通供水泵(11)的进水口,供水泵(11)的出水口连通地面的取水点(13);在 ...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场馆抗冲击智能控制型雨水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1)由屋面雨水收集及利用部分和地面雨水收集及利用部分构成;2)屋面雨水收集及利用部分包括屋面雨水斗(I)、雨落管(2)、弃流井(3)、储水池(5)、过滤加压泵(6)、过滤装置⑶、清水池(10)、供水泵(11)、降雨监测装置(14)和PLC控制器(15);雨水斗⑴位于屋面、通过雨落管(2)连通弃流井(3),弃流井(3)通过出水阀(20)连通储水池(5),储水池(5)通过过滤加压泵¢)、过滤装置(8)连通清水池(10),清水池(10)的出水口连通供水泵(11)的进水口,供水泵(11)的出水口连通地面的取水点(13);在储水池(5)中设有储水液位计(21),在清水池(10)中设有清水液位计(25); 3)地面雨水收集及利用部分包括若干块下凹式绿地(26)、若干座渗透排水井(27)、若干条渗透排水管(28)和若干座雨水井(29),每块下凹式绿地(26)至少配置一座渗透排水井(27),在下凹式绿地(26)之外的空地设有若干座渗透排水井(27),各渗透排水井(27)通过渗透排水管(28)相互连通及与雨水井(29)连通;雨水井(29)通过溢流管(17)及通过初雨排水管(16)、排水阀(18)连通屋面雨水收集及利用部分的弃流井(3);雨水井(29)的底部连通市政雨水管(30); 4)通过降雨监测装置(14)、储水液位计(21)和清水液位计(25)的信号输出端各连接PLC控制器(15)的一个输入端,PLC控制器(15)的输出端连接过滤加压泵¢)、供水泵(11)、排水阀(18)和出水阀(20)的控制输入端,构成智能型自动控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场馆抗冲击智能控制型雨水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清水池(10)内设有紫外线消毒器(24),该紫外线消毒器(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