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边皮切割用的破锭机及其固定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68513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8 0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边皮切割用的破锭机及其固定工装,能够满足破锭机切割的定位需求,以提高切割效率。所述固定工装包括用于与破锭机的托盘连接的底座和与所述底座相连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包括两相对设置的支撑板和连接在两所述支撑板之间的若干组支架,各组所述支架纵向间隔排布,每组所述支架包括至少两条分别用于支撑边皮两侧弧面的支撑杆和用于固定边皮底面的固定件。所述固定工装通过支撑杆将边皮的弧面支撑,并由固定件对边皮的底面定位,其定位更加可靠;同时,多个边皮相互间隔地纵向排布在各组支架内,然后通过底座连接在破锭机上,则破锭机的钢线沿纵向运动时,可以一次性完成多个边皮的同时切割,有效提高边皮切割的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边皮切割用的破锭机及其固定工装
本技术涉及晶棒边皮的切割
,特别是涉及一种对边皮进行定位的固定工装。本技术还涉及一种采用上述固定工装进行边皮切割的破锭机。
技术介绍
晶棒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将边角切除掉,形成规则的长方体结构,去除的边角料就是所谓的边皮,也就是加工籽晶所需的原料。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现有技术中单晶棒加工形成的边皮一种设置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边皮去除尖角后的结构示意图。边皮01大体上包括一个弧面和一个水平面,两个面相互交接的形成截面为弓形的边皮,如图1所示。由于边皮01的弧面结构不利于摆放在坩埚内部进行长晶,因此需要将边皮两侧的尖角切除,以便与坩埚形成平面接触,形成籽晶,如图2中所示。现有技术中采用带锯进行边皮01的切割,但现有的带锯设备切割尺寸有限,且其切割效率较低,硅损量较大。实验表明,采用破锭机可以有效提高边皮01的切割效率,但由于边皮01不易定位,在破锭机上切割存在一定难度,而现有的固定工装不能满足破锭机的切割需求。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边皮切割用的固定工装,以配合破锭机实现边皮的切割,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边皮切割用的固定工装,能够满足破锭机切割的定位需求,提高切割效率。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边皮切割用的破锭机,其切割效率较高,切割质量较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边皮切割用的固定工装,所述固定工装包括用于与破锭机的托盘连接的底座和与所述底座相连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包括两相对设置的支撑板和连接在两所述支撑板之间的若干组支架,各组所述支架纵向间隔排布,每组所述支架包括至少两条分别用于支撑边皮两侧弧面的支撑杆和用于固定边皮底面的固定件。本技术的固定工装通过支撑杆将边皮的弧面支撑,然后由固定件对边皮的底面定位,充分考虑了边皮的结构特点,其定位更加可靠;同时,多个边皮相互间隔地纵向排布在各组支架内,然后通过底座连接在破锭机上,则破锭机的钢线沿纵向运动时,可以一次性完成多个边皮的同时切割,有效提高边皮切割的效率;更为重要的是,采用本技术的固定工装时,边皮的底面首先与钢线发生接触,边皮的弧面成为其支撑面,钢线从边皮的底面切入,则这种平面接触的切割避免了钢线的侧滑,使得切割面更为平整,切割后的边皮质量较好。优选地,若干组所述支架之间间隔相等地平行设置。该种设置可以根据边皮的高度设置相邻支架之间的间距,然后充分利用固定工装的空间,在其空间一定的情况下承载更多的边皮,实现结构的优化设置。优选地,所述支撑杆为圆柱实心钢棍。优选地,所述支架中的各所述支撑杆平行设置。当支撑杆相互平行设置时,能够保证边皮支撑的平稳性,减小边皮出现倾斜的几率,进而避免因边皮倾斜导致的切偏等质量问题,以提高边皮切割的质量。优选地,两所述支撑板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个可沿所述支撑杆轴向移动的挡板,所述挡板纵向设有多个与所述支撑杆相连的卡孔。可以想到,操作者可以根据边皮的长度调整挡板的位置,当边皮长度小于支撑板的长度时,可以将边皮的一端抵接在一侧支撑板的内板面,然后调整挡板到边皮的另一端,进而借助挡板将边皮的另一端定位;上述结构的设置能够增加本技术所提供固定工装的灵活性,使得其能够适应不同长度边皮的固定需求,有效扩展了其应用范围;此外,挡板采用卡孔与支撑杆卡固,进而借助支撑杆实现定位连接,其结构简单,安装和拆卸也比较便捷。当然,采用设有挡板的固定工装时,可以适度增加支撑杆的长度,以便容纳较长的边皮;或者还可以将支撑杆采用两倍边皮的长度设置,通过挡板将一个支架分割成两个固定位,在支撑杆的轴向安装两个边皮,充分扩展本技术的容量。优选地,各所述支撑板和所述挡板相互平行设置。优选地,所述固定件为由所述支撑板的内面向内伸入设置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具有用于压合所述边皮的底面的杆部。优选地,所述定位杆为螺旋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的螺杆。可以采用螺杆作为固定件,需要时将螺杆向内旋入,则螺杆贴合在边皮的底面,然后与支撑杆对边皮弧面的支撑力相互配合,将边皮的底面压合紧固;当完成边皮切割时,向外旋出螺杆即可将切割完成的边皮释放,进而将其卸载,以便重新装入待切割边皮进行下一轮的切割。该种结构设置比较简单,且易于操作,有利于提高效率。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边皮切割用的破锭机,包括用于承载待切割物件的托盘,所述托盘上安装有固定工装,所述固定工装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固定工装。由于本技术的破锭机具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固定工装,故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固定工装苏产生的技术效果均适用于本技术的破锭机,此处不再赘述。优选地,所述固定工装的底座上设有多个用于安装所述定位件的安装位。也就是说,底座可以采用整体式设置,然后在底座上安装多个定位件,以便承载更多的边皮,采用多组钢线同时完成多组边皮的切割。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单晶棒加工形成的边皮一种设置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边皮去除尖角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定位件一种设置方式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定位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提供底座一种设置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底座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边皮的固定工装,能够满足破锭机切割的定位需求,提高切割效率。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3和图4,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定位件一种设置方式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定位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技术的固定工装包括底座2 (请参考图5和图6)和定位件1,底座2用于与破锭机的托盘相连,定位件I连接在底座2上;定位件I包括两相对设置的支撑板11和连接在两支撑板11之间的支架12,支架12用于支撑固定边皮,两支撑杆11之间可以设置若干组支架12,若干组支架12纵向间隔排布,以便所述固定工装能够承载并固定多个边皮;每组支架12可以包括支撑杆121和固定件122,支撑杆121至少设置两个,以便对边皮的两侧弧面进行支撑,进而将整个边皮支撑承载,而固定件122用于固定边皮的底面,则边皮在支撑杆121的支撑和固定件122的定位作用下得以固定。所述边皮的两侧以其纵向中轴线为参照,该纵向中轴线的两边分别构成边皮的两侦牝在边皮的两侧弧面被支撑的情况下,边皮才能维持稳定,故边皮的一侧至少要有一个支撑杆121。若干组支架12之间可以相互平行设置,且两相邻的支架12之间的间隔相等,则在固定工装的体积一定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边皮的高度适当调整两相邻支架12之间的间距,以便容纳较多的边皮。在一种较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支架12的各支撑杆121之间可以相互平行设置,平行设置的支撑杆121分别支撑在边皮的两侧,使得边皮的支撑更为稳固,避免边皮出现倾斜,也就不会因边皮固定位置的偏差导致切偏等质量问题。可以想到,支架12中的各个支撑杆121可以设置为双数个,且双数个的支撑杆121能够对称地支撑在边皮的两侧弧面,以进一步保证边皮定位的平稳度。通常,支撑杆121可以与边皮的弧面相切。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的固定工装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边皮切割用的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工装包括用于与破锭机托盘连接的底座和与所述底座相连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包括两相对设置的支撑板和连接在两所述支撑板之间的若干组支架,各组所述支架纵向间隔排布,每组所述支架包括至少两条分别用于支撑边皮两侧弧面的支撑杆和用于固定边皮底面的固定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边皮切割用的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工装包括用于与破锭机托盘连接的底座和与所述底座相连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包括两相对设置的支撑板和连接在两所述支撑板之间的若干组支架,各组所述支架纵向间隔排布,每组所述支架包括至少两条分别用于支撑边皮两侧弧面的支撑杆和用于固定边皮底面的固定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若干组所述支架之间间隔相等地平行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为圆柱实心钢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中的各所述支撑杆平行设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支撑板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个可沿所述支撑杆轴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杰龙峰杨银博陈熙
申请(专利权)人: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