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保健设备,具体是一种自动砂浴装置。
技术介绍
砂浴疗法,又称“热砂疗法”,主要是以河滩、海滩洁净砂砾为为中介体,将全身或部分身躯及患处埋入砂中,通过传热与机械作用,以达到美容保健及养生治病效果的一种疗法。但是目前现有的砂浴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无法满足人们对智能化和自动化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智能化、自动化、实用性强、操作灵活简便的自动砂浴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自动砂浴装置,包括呈长方体结构且顶部开口的砂浴池,还包括支撑于砂浴池底部且与砂浴池内壁相贴合的震动按摩垫,膨胀伸展开呈弓形柱体且带有进气嘴和出气嘴的气囊,分别位于砂浴池左右(参考附图1的左右方向)两侧且顶部开口的左储砂室和右储砂室,位于震动按摩垫上方的砂浴池的四壁内均匀埋设有发热管,气囊的弓形柱体是由弦平面、连接于弦平面上的弧形面、位于弦平面和弧形面端部且连接弦平面和弧形面的头侧面以及尾侧面构成的,气囊的进气嘴引出砂浴池且外接于气泵上,位于震动按摩垫上方的砂浴池左、右壁上沿头尾方向(参考附图1的前后方向)分别开有连通左储砂室和右储砂室的左下长孔、右下长孔,气 ...
【技术保护点】
自动砂浴装置,包括呈长方体结构且顶部开口的砂浴池(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于砂浴池(1)底部且与砂浴池(1)内壁相贴合的震动按摩垫(4),膨胀伸展开呈弓形柱体且带有进气嘴和出气嘴的气囊(5),分别位于砂浴池(1)左右两侧且顶部开口的左储砂室(2)和右储砂室(3),位于震动按摩垫(4)上方的砂浴池(1)的四壁内均匀埋设有发热管(30),气囊(5)的弓形柱体是由弦平面、连接于弦平面上的弧形面、位于弦平面和弧形面端部且连接弦平面和弧形面的头侧面以及尾侧面构成的,气囊(5)的进气嘴引出砂浴池(1)且外接于气泵上,位于震动按摩垫(4)上方的砂浴池(1)左、右壁上沿头尾方向分别开有 ...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砂浴装置,包括呈长方体结构且顶部开口的砂浴池(I),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于砂浴池(I)底部且与砂浴池(I)内壁相贴合的震动按摩垫(4),膨胀伸展开呈弓形柱体且带有进气嘴和出气嘴的气囊(5),分别位于砂浴池(I)左右两侧且顶部开口的左储砂室(2)和右储砂室(3),位于震动按摩垫(4)上方的砂浴池(I)的四壁内均匀埋设有发热管(30),气囊(5)的弓形柱体是由弦平面、连接于弦平面上的弧形面、位于弦平面和弧形面端部且连接弦平面和弧形面的头侧面以及尾侧面构成的,气囊(5)的进气嘴引出砂浴池(I)且外接于气泵上,位于震动按摩垫(4)上方的砂浴池(I)左、右壁上沿头尾方向分别开有连通左储砂室(2)和右储砂室(3)的左下长孔(6)、右下长孔(7),气囊(5)设于震动按摩垫(4)上端面,且气囊(5)的弓形柱体的弦平面铺设于震动按摩垫(4)上端面,气囊(5)的弓形柱体的弦平面与弧形面的左、右连接处沿头尾方向分别连接于左下长孔(6)和右下长孔(7)的孔壁下端,膨胀伸展开的气囊(5)的弓形柱体的头侧面和尾侧面分别与砂浴池(I)的头尾内壁相贴合,左下长孔(6)和右下长孔(7)内分别设有可开闭的挡板(8、9),靠近砂浴池(I)顶部的左、右壁上沿头尾方向分别开有连通左储砂室(2)和右储砂室(3)的左上长孔(10)、右上长孔(11),左上长孔(10)上设有第一流速控制装置,右上长孔(11)上设有第二流速控制装置,所述的第一流速控制装置包括分别位于左上长孔(10)的上部和下部且沿头尾方向支撑于砂浴池(I)左壁内且被驱动结构驱动的上长辊(12)和下长辊(13),上长辊(12)和下长辊(13)之间留有空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鹏举,张文博,白晓红,郝海艳,孙艳国,刘剑平,时海城,高伟淇,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