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巧晶专利>正文

改良型包皮环切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67166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8 0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良型包皮环切吻合器。它包括一个外环和一个内环,外环和内环均为管状体。外环由两个半圆形的开口环组成;两个开口环一端由枢轴连在一起,另一端为开口端。两个开口环在轴向上的中间部位,均带有片状的半圆形刀口。内环外侧的中部形成凹槽,凹槽直径与外环的刀口内径相匹配。内环一端对称设置两个把手,内环另一端设有一V形缺口。由于内环上对称设置的把手及设置的V形缺口,使操作变得非常容易,能很好掌握包皮翻起的精确长度和系带位置,极大地缩短了手术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适合在医院中推广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清除男性阴茎过长包皮的器械,是一种改良型包皮环切吻合器
技术介绍
男性包皮过长极易引起男性泌尿系统疾病,包皮过长易感发龟头炎症,造成尿道感染,并对性生活造成影响。在医学上统计,男性包皮过长者患慢性前列腺炎、阳痿早泄等病症的比例超过一般人群,因此,清除过长的包皮是一种十分必要的医疗措施。清除过长包皮最有效的方法是手术(包括激光手术)。近些年来有人提出了一些“包皮环切吻合器”的专利申请,如申请号200920106511.6,201010110298.3、201110219810.2等等,它们都是此类专利申请或专利。在这些申请或专利中,公开了一些包皮环切吻合器的技术方案,它们由内环和内环外侧的外环组成。包皮环切吻合器的技术方案对于包皮过长的切割手术具有操作简捷方便、不出血、不缝合线的特点。但上述的技术方案还有其不足之处,缺点是:一、由于每人的阴茎系带长短不一,对系带较长者,内环易压在系带上,对系带造成损伤或坏死。二、当把内环套在龟头上,将包皮外翻到环外时,由于操作者的手与内环之间隔有包皮,人手隔着包皮捏住内环操作,易滑动,很不好掌握包皮翻起的长度。需要耗时调整包皮翻起的准确度,增加了工作的难度,使手术时间加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在现有的环切吻合器的基础上所作的结构上的改进,其目的在于弥补以上所述的环切吻合器的缺陷,提供一种改良后的包皮环切吻合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种改良型包皮环切吻合器,包括一个外环和一个内环。外环和内环均为管状 体。其中,所述外环由两个半圆形的开口环组成。两个开口环一端由枢轴连在一起 ’另一端为开口端。所述两个开口环在轴向上的中间部位,均带有片状的半圆形刀口。所述内环外侧的中部形成凹槽。凹槽直径与外环的刀口内径相匹配。本技术的改进点在于:内环一端对称设置两个把手,内环另一端设有一 V形缺口。本技术除具有原环切吻合器的优点,如:治疗过程中不疼痛、不出血、不缝合线,切口处皮肤光洁等,在此之外,本技术的突出优点是:由于内环上设置了 V形缺口,保护了系带较长者在治疗中系带不受损伤。由于内环上对称设置的把手及设置的V形缺口,使操作变得非常容易,能很好掌握包皮翻起的精确长度和系带位置,极大地缩短了手术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适合在医院中推广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外环结构示意图(开口端处于打开状态);图2是外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外环闭合);图3是图2中的A向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内环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硅橡胶环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内、外环整体组装示意图。图中标记:1.外环,2.内环,3.枢轴,4.螺杆,5.螺孔,6.刀口,7.凸起,8.L形板,9.凹槽,10.把手,11.缺口,12.硅橡胶环。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3,本技术一种改良型包皮环切吻合器,包括一个外环I和一个内环2。外环I和内环2均为管状体。外环I和内环2制成材料为医用高分子材料。其中,所述外环I由两个半圆形的开口环组成。两个开口环一端由枢轴3连在一起;另一端为开口端。在开口端处,一个开口环的顶部设有螺杆4,另一个开口环的顶部设有螺孔5,通过旋紧螺杆4,可将开口端锁固,使两个半圆形的开口环组合成一整圆。图1中所示的是开口端打开状态的示意图,图2中所示的是开口端闭合状态的示意图。所述两个开口环在轴向上的中间部位,各带有片状的半圆形刀口 6,刀口 6边缘上均布有凸起7,凸起7为锯齿状或点状。见图2、图3所示,位于所述开口端处,两个刀口 6的顶部对称设置为上下相互错开的L形板8。当把螺杆4锁紧、外环I固定为整圆时,两个L形板8紧紧叠合在一起,所述两个刀口 6组合成一圆盘。参见图4、图5,所述内环2外侧的中部形成有凹槽9,凹槽9直径与外环I的刀口6内径相匹配。凹槽9上套装硅橡胶环12。装配时,硅橡胶环12位于外环I的刀口 6与内环2之间。参见图6,是内、外环整体组装在一起后的示意图。当所述螺杆4在螺孔5中旋紧后,外环I可将内环2以及其中的包皮紧紧卡住,所述刀口 6与凹槽9中的硅橡胶环12相配合挤压及切割包皮。本技术的改进点在于,1、内环2 —端对称设置两个把手10,2、内环2另一端设有一V形缺口 11。采用了这两种技术方案,可克服在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现有设计中的缺陷。本技术的优点突出表现为:当将包皮外翻在内环2上时,由于在内环2的一端增加了一对把手10,操作者很容易掌握需切除的包皮的准确长度和系带位置,而不会因为打滑增加操作的时间和操作的难度。当把外环I卡紧在内环2和包皮上后,可再将把手10掰除掉。缺口 11的作用是保护系带。对于系带较长的人,缺口 11的设计使内环2不会挤压在系带上,这样则可避免系带受到损伤的严重后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良型包皮环切吻合器,包括一个外环和一个内环,外环和内环均为管状体;其中,所述外环由两个半圆形的开口环组成;两个开口环一端由枢轴连在一起,另一端为开口端;所述两个开口环在轴向上的中间部位,均带有片状的半圆形刀口;所述内环外侧的中部形成凹槽,凹槽直径与外环的刀口内径相匹配;其特征在于:内环一端对称设置两个把手,内环另一端设有一V形缺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型包皮环切吻合器,包括一个外环和一个内环,外环和内环均为管状体; 其中,所述外环由两个半圆形的开口环组成;两个开口环一端由枢轴连在一起,另一端为开口端;所述两个开口环在轴向上的中间部位,均带有片状的半圆形刀口 ; 所述内环外侧的中部形成凹槽,凹槽直径与外环的刀口内径相匹配; 其特征在于:内环一端对称设置两个把手,内环另一端设有一 V形缺口。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巧晶
申请(专利权)人:郑巧晶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