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用电磁加热的陶瓷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66286 阅读:3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8 0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以用电磁炉加热的陶瓷碗,其技术特征在于在陶瓷碗制胚时,在其底部嵌入铁片或不锈钢片,形成一内部嵌入层,使陶瓷碗底部共有三层,里外两层为普通的陶瓷材料,中间层为嵌入的铁片或不锈钢片。烧制陶瓷碗后,陶瓷碗成为固化结构,其底部嵌入的铁片或不锈钢片被碗的里层和外层陶瓷材料包裹,与外部空气隔绝,具有抗氧化作用。陶瓷碗底部的内部嵌入层的作用在于感应电磁炉的高频电磁信号产生涡流而发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陶瓷碗能够直接放在电磁炉上加热保温,解决普通的陶瓷碗不能在电磁炉上加热或者保温的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可以用电磁加热的陶瓷碗
本技术涉及一种陶瓷碗,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用电磁炉加热保温的陶瓷碗,属于日常生活用品

技术介绍
中国是世界上几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在陶瓷技术与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尤其具有特殊重要意义。而陶瓷碗作为我们的日常用品,是历史工艺和文化的传承,可谓是每家必备,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但是随着电磁炉的推广及广泛应用,普通的家用陶瓷碗也有它的局限性,它不能直接放在电磁炉上加热或者保温,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电磁炉是利用电磁感应加热原理制成的电器烹饪器具。由高频感应加热线圈(即励磁线圈)、高频电力转换装置、控制器及铁磁材料锅底炊具等部分组成。使用时,加热线圈中通入交变电流,线圈周围便产生一交变磁场,交变磁场的磁力线大部分通过金属锅体,在锅底中产生大量涡流,从而产生烹饪所需的热。家用的普通陶瓷碗不满足产生涡流的条件,所以不能放在电磁炉上进行加热和保温,但陶瓷碗的易于清洗和保洁的优点是显著的,将其改造为可以用电磁炉加热是本技术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用电磁加热的陶瓷碗,解决普通的陶瓷碗不能在电磁炉上加热的问题,。实现以上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以用电磁加热的圆形陶瓷碗,在陶瓷碗制胚时,在陶瓷碗底部包埋式嵌入圆形铁片或不锈钢片,形成一内部嵌入层,使陶瓷碗底部形成上层、中层、下层共三层的夹芯板式结构,陶瓷碗底部的上层、下层为普通的陶瓷材料,中层为嵌入的铁片或不锈钢片。所述的圆形铁片或不锈钢片,其直径大于10厘米,小于或等于陶瓷碗底部直径的85%。陶瓷碗经高温烧制后,陶瓷碗底部的上下两层与铁片或不锈钢片成为紧密结合体,其底部包埋式嵌入的铁片或不锈钢片被碗的上层和下层陶瓷材料包裹,与外部空气隔绝,具有抗氧化作用。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可以用电磁加热的陶瓷碗的工作原理是:陶瓷碗底部的内部嵌入层用于感应电磁炉的高频电磁信号产生涡流。陶瓷碗置于电磁炉上,电磁炉通电工作后消耗电能,并产生高频电磁波,高频电磁波在碗底中层嵌入的铁片或不锈钢片上产生涡流(环绕圆形流通的电流),涡流流过铁片或不锈钢片将消耗电能,并产生热量。总的能量转换过程为:电能一磁场能一电能一热能。本技术的一种可以用电磁加热的陶瓷碗与现有普通陶瓷碗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可直接放在电磁炉上加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陶瓷碗纵向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I是陶瓷碗的碗体;2是陶瓷碗底部的上层;3是陶瓷碗底部的中层,由圆形铁片或不锈钢片制成;4是陶瓷碗底部的下层。在陶瓷碗制胚时,在碗的底部预先包埋入铁片或不锈钢片(3),形成一内部嵌入层,陶瓷碗底部的上层(2)和陶瓷碗底部的下层(4)为普通的陶瓷材料,使陶瓷碗底部共有三层。碗胚经高温烧结后,在陶瓷碗的底部上层(2)、中层(3)和下层(4),形成一紧密结合的碗底。将陶瓷碗置于电磁炉上,1500W的功率,500ml的清水,8分钟即烧沸腾,经重复加热实验,达到500次碗体完好不开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以用电磁加热的陶瓷碗,其特征在于:,在陶瓷碗制胚时,在陶瓷碗底部包埋式嵌入圆形铁片或不锈钢片,形成一内部嵌入层,使陶瓷碗底部形成上层、中层、下层共三层的夹芯板式结构,陶瓷碗底部的上层、下层为普通的陶瓷材料,中层为嵌入的铁片或不锈钢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以用电磁加热的陶瓷碗,其特征在于:,在陶瓷碗制胚时,在陶瓷碗底部包埋式嵌入圆形铁片或不锈钢片,形成一内部嵌入层,使陶瓷碗底部形成上层、中层、下层共三层的夹芯板式结构,陶瓷碗底部的上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娟廖晓东蔡坚勇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师范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