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64648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7 2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三维显示模块、透明显示模块和液晶光阀;透明显示模块叠加于液晶光阀之上,三维显示模块叠加于透明显示模块之上;且三个模块均包括多个可独立控制的电极;当所述透明显示模块上有显示内容时,三维显示模块上与所述透明显示模块上显示内容相对应的区域为3D显示状态,其他区域为2D显示状态,液晶光阀上与所述透明显示模块上显示内容相对应的区域为不透光状态,其他区域为透光或半透光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显示装置,不仅提高了该装置上3D显示区域所显示3D画面的真实效果,而且提高了立体显示与透明显示之间的对比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已经不能满足于二维(Two Dimension,2D)的显示画面,而是需要有三维(Three Dimension,3D)的立体显示装置来提供有深度感的、更为全面的信息。3D显示技术历经了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十分丰硕的成果,先后出现了诸如手持式观测器、3D立体眼镜、头盔显示器等可以进行3D成像的装置,到现在最新的不需要带眼镜的采用棱镜、透镜、光栅、电子开关等技术方案的裸眼3D显示器。与此同时,对透明显示设备的研究也在积极地进行,该透明显示设备除了能够在其上实现图像显示外,还能够看见显示屏后面的东西,这样的透明显示设备可以应用于房屋玻璃、橱窗玻璃等方面,以提供用户期望的信息。立体显示与透明显示相结合,使得在显示屏上提供三维立体图像的同时,还能够看见显示屏后面的物体,但是,如果单纯的将立体显示设备与透明显示设备组合到一起,会造成立体显示的效果不真实,而且透明显示和立体显示之间的对比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利用该显示设备,可以使得3D的显示效果更加真实,同时提高透明显示和立体显示之间的对比度。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三维显示模块、透明显示模块和液晶光阀;所述透明显示模块叠加于所述液晶光阀之上,且所述三维显示模块叠加于所述透明显示模块之上;所述三维显示模块、所述透明显示模块和所述液晶光阀均包括多个可独立控制的电极;当所述透明显示模块上有显示内容时,三维显示模块上与所述透明显示模块上显示内容相对应的区域为3D显示状态,其他区域为2D显示状态,液晶光阀上与所述透明显示模块上显示内容相对应的区域为不透光状态,其他区域为透光或半透光状态。优选的,所述三维显示模块为可切换的液晶光栅或可切换的液晶透镜。优选的,所述三维显示模块为可切换的液晶光栅,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玻璃基板和第二玻璃基板;位于所述第一玻璃基板外侧的第一偏光片和位于所述第二玻璃基板外侧的第二偏光片;依次夹设在所述第一玻璃基板和第二玻璃基板之间的第一电极、液晶层和第二电极;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包括多个可独立控制的电极。优选的,所述透明显示模块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玻璃基板和第四玻璃基板;依次夹设在所述第三玻璃基板和第四玻璃基板之间的第三电极、有机发光组件和第四电极;其中,所述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均包括多个可独立控制的电极;且所述三维显示模块中的第二偏光片叠加于所述第三玻璃基板上。优选的,所述有机发光组件包括多个成矩阵分布的像素单元。优选的,所述液晶光阀为可切换的液晶光阀,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五玻璃基板和第六玻璃基板;位于所述第五玻璃基板外侧的第三偏光片和位于所述第六玻璃基板外侧的第四偏光片;依次夹设于所述第五玻璃基板和第六玻璃基板之间的第五电极、液晶层和第六电极;其中,所述第五电极和第六电极均包括多个可独立控制的电极;且所述透明显示模块中的第四玻璃基板叠加于所述第三偏光片上。优选的,所述多个可独立控制的电极为成网状分布的多个条状电极。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三维显示模块、透明显示模块和液晶光阀,由于所述三维显示模块、透明显示模块和液晶光阀均包括多个可独立控制的电极,因此,可通过一定的驱动控制使所述透明显示模块根据需要显示的内容,在需要显示内容的区域进行通电,使所述透明显示模块上有显示内容的区域发光,相应的,所述三维立体显示模块根据所述透明显示模块的显示,在所述透明显示模块上有显示内容区域上方的相应区域通电,使所述三维立体显示模块上相应于所述透明显示模块上有显示内容的区域切换到3D显示状态,同时所述液晶光阀根据所述透明显示模块的显示,在所述透明显示模块上有显示内容区域下方的相应区域通电,使所述液晶光阀上相应于所述透明显示模块有显示内容的区域切换到不透光状态,从而使得当所述透明显示模块上部分区域显示内容时,观察者可通过所述三维立体显示模块观看到所述透明显示模块上显示内容的3D图像,而且由于相应于所述透明显示模块上有显示内容区域下方的所述液晶光阀区域已切换到不透光状态,挡住了位于该显示内容区域后面的物体,进而提高了观察者观看3D显示时的真实效果。而所述透明显示模块上不需要显示内容的区域不通电,呈透明状态,即没有显示内容,相应的,所述透明显示模块上方所述三维立体显示模块相应的区域也不通电,使所述三维立体显示模块上相应的区域切换到2D显示状态,且所述透明显示模块下方所述液晶光阀相应的区域切换到透光或半透光状态,从而观察者可透过所述三维显示模块、透明显示模块和液晶光阀,在没有显示内容的区域看到显示装置后面的物体,进而提高了透明显示和立体显示之间的对比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三维显示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透明显示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液晶光阀的结构示意图。图1~图4中:1——第一偏光片,2——第一玻璃基板,3——第一电极,4——液晶层,5——封框胶,6——第二电极,7——第二玻璃基板,8——第二偏光片,9——第三玻璃基板,10——第三电极,11——有机发光组件,12——封框胶,13——第四电极,14——第四玻璃基板,15——第三偏光片,16——第五玻璃基板,17——第五电极,18——液晶层,19——封框胶,20——第六电极,21——第六玻璃基板,22——第四偏光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维显示模块、透明显示模块和液晶光阀;所述透明显示模块叠加于所述液晶光阀之上,且所述三维显示模块叠加于所述透明显示模块之上;所述三维显示模块、所述透明显示模块和所述液晶光阀均包括多个可独立控制的电极;当所述透明显示模块上有显示内容时,三维显示模块上与所述透明显示模块上显示内容相对应的区域为3D显示状态,其他区域为2D显示状态,液晶光阀上与所述透明显示模块上显示内容相对应的区域为不透光状态,其他区域为透光或半透光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维显示模块、透明显示模块和
液晶光阀;所述透明显示模块叠加于所述液晶光阀之上,且所述三维显示模
块叠加于所述透明显示模块之上;所述三维显示模块、所述透明显示模块和
所述液晶光阀均包括多个可独立控制的电极;
当所述透明显示模块上有显示内容时,三维显示模块上与所述透明显示
模块上显示内容相对应的区域为3D显示状态,其他区域为2D显示状态,液
晶光阀上与所述透明显示模块上显示内容相对应的区域为不透光状态,其他
区域为透光或半透光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显示模块为
可切换的液晶光栅或可切换的液晶透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显示模块为
可切换的液晶光栅,包括:
相对设置的第一玻璃基板和第二玻璃基板;
位于所述第一玻璃基板外侧的第一偏光片和位于所述第二玻璃基板外侧
的第二偏光片;
依次夹设在所述第一玻璃基板和第二玻璃基板之间的第一电极、液晶层
和第二电极;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包括多个可独立控制的电极。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顺徐伟周灿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