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把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62195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6 2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防止手柄的松动并能提高组装作业性的门把手装置。门把手装置(1)包括:底座构件(3),该底座构件具有设于相对向的一对支承基板(3b)之间的把手支承部(3c);手柄(2),在该手柄的一端侧设有突出设置的臂部(2A)和轴支承部(2a),并在另一端侧设有操作部(2B),其中所述轴支承部设于所述臂部(2A)的前端并被所述底座构件(3)的把手支承部(3c)支承成能转动,所述操作部(2B)用于对设于所述底座构件(3)的柄(11)进行操作;以及双扭簧(弹性构件)(9),该双扭簧具有架设于所述底座构件(3)的一对支承基板(3b)间的限制部(9a),并利用其自身的作用力而与所述底座构件(3)的支承基板(3b)卡接,在所述手柄(2)的臂部(2A)形成有与所述弹性构件(9)的限制部(9a)卡合的凹部(2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门把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操作手柄来解除车用门的锁定的门把手装置。
技术介绍
用于解除车用门的锁定的门把手装置包括:固定于车门面板的底座构件;以及一端以能转动的方式轴支承于该底座构件的手柄。在上述门把手装置中,当乘客操作手柄打开时,设于底座构件的柄动作而解除门锁定装置对车用门的锁定,因此,乘客能打开车用门。然而,关于门把手装置,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利用螺母和螺栓将固定零件紧固于框架的结构,其中,上述固定零件形成有收容手柄的转动轴的凹槽状的支承部。根据该结构,通过手柄的转动轴与固定零件的支承部卡合,来防止手柄的长边方向上的松动。另外,通过拧转螺栓使固定零件移动,能解除该固定零件的支承部与手柄的转动轴的卡合,从而能容易地装拆手柄,因此,能提高该门把手装置的组装作业性。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7-002621号公报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提出的结构中,需要利用螺母和螺栓将固定零件固定于框架,因此,存在其组装很花费工夫和时间这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防止手柄的松动并能提高组装作业性的门把手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记载的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门把手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门把手装置,包括:底座构件,该底座构件固定于车辆的车门面板,并具有设于相对向的一对支承基板之间的把手支承部;手柄,在该手柄的一端侧设有突出设置的臂部和轴支承部,并在另一端侧设有操作部,其中,所述轴支承部设于所述臂部的前端并被所述底座构件的把手支承部支承成能转动,所述操作部用于对设于所述底座构件的柄进行操作;以及弹性构件,该弹性构件具有架设于所述底座构件的一对支承基板间的限制部,并利用其自身的作用力而与所述底座构件的支承基板卡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手柄的臂部形成有与所述弹性构件的限制部卡合的凹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1.29 JP 2011-2596771.一种门把手装置,包括:底座构件,该底座构件固定于车辆的车门面板,并具有设于相对向的一对支承基板之间的把手支承部;手柄,在该手柄的一端侧设有突出设置的臂部和轴支承部,并在另一端侧设有操作部,其中,所述轴支承部设于所述臂部的前端并被所述底座构件的把手支承部支承成能转动,所述操作部用于对设于所述底座构件的柄进行操作;以及弹性构件,该弹性构件具有架设于所述底座构件的一对支承基板间的限制部,并利用其自身的作用力而与所述底座构件的支承基板卡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手柄的臂部形成有供所述弹性构件的限制部贯通的槽状的凹部,在所述手柄的臂部设有倾斜面,该倾斜面用于克服作用力而将所述弹性构件的限制部朝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田毅横山繁治高桥知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有信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