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晨钟专利>正文

气压回转缸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6180 阅读:3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系一种气压回转缸结构,其使夹持工件旋转的回转缸得更更佳实用功效;主要系:设成由具有驱动盘的主轴管、前壳体、后壳体、固定座、内环座、旋转座、锁合环所组成,固定座设有第一、二入气孔,内环座、旋转座设有可通气的数个通气孔,并设有通气道、通气缝分别连通于前、后壳体所形成的前、后气室,藉由上述,得以构成气压作动主轴管的驱动盘,达到夹持、放松夹头工件的效果,并且,因设成数个通气孔供给气压,而获得泄漏量极小,能够使用较小空压泵及可获得气压力大夹持力的功效。(*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持工件旋转的气压回转缸。
技术介绍
公知的夹持工件回转缸,都设成「油压式」,换言之,都是采用输入油压,达到控制夹紧、放松工件的目的。然而,公知之所以采用油压,系因无法突破使回转缸压旋转状态时「泄气量大」的问题,致使需采用「稠密度较大」的油,方可使得泄漏量小,然,「油压式」存在有下列缺点回转缸系必然会有泄漏的问题,其泄漏油将造成污染周遭环境,亦即,有不清洁的困扰。又,必然有体积庞大的油箱、抽油泵,占空间、费用较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压回转缸结构,系由具有驱动盘的主轴管、前壳体、后壳体、固定座、内环座、旋转座、锁合环所组成;其特征在于,该前、后壳体呈锁密合一体,主轴管的驱动盘处于前、后壳体中,而形成有前气室、后气室,前壳体设有连通孔、通气孔而连通于前气室,后壳体则设有通气道连通于前壳体的连通孔;该旋转座,套组于主轴管外周,其设有通气道连通于后壳体的通气道,其内壁与主轴管间留有通气缝连通于前、后壳体所形成的后气室,其并设有数孔间隔排列、贯穿内外的通气孔连通于通气缝;该内环座,套组于旋转座外周,其设有数孔间隔排列、贯穿内外、双层的通气孔,其中一层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压回转缸结构,系由具有驱动盘的主轴管、前壳体、后壳体、固定座、内环座、旋转座、锁合环所组成;其特征在于,该前、后壳体呈锁密合一体,主轴管的驱动盘处于前、后壳体中,而形成有前气室、后气室,前壳体设有连通孔、通气孔而连通于前气室, 后壳体则设有通气道连通于前壳体的连通孔;该旋转座,套组于主轴管外周,其设有通气道连通于后壳体的通气道,其内壁与主轴管间留有通气缝连通于前、后壳体所形成的后气室,其并设有数孔间隔排列、贯穿内外的通气孔连通于通气缝;该内环座,套 组于旋转座外周,其设有数孔间隔排列、贯穿内外、双层的通气孔,其中一层通气孔连通于旋转座的通气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晨钟
申请(专利权)人:蔡晨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