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晨钟专利>正文

气压回转缸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6180 阅读:3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系一种气压回转缸结构,其使夹持工件旋转的回转缸得更更佳实用功效;主要系:设成由具有驱动盘的主轴管、前壳体、后壳体、固定座、内环座、旋转座、锁合环所组成,固定座设有第一、二入气孔,内环座、旋转座设有可通气的数个通气孔,并设有通气道、通气缝分别连通于前、后壳体所形成的前、后气室,藉由上述,得以构成气压作动主轴管的驱动盘,达到夹持、放松夹头工件的效果,并且,因设成数个通气孔供给气压,而获得泄漏量极小,能够使用较小空压泵及可获得气压力大夹持力的功效。(*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持工件旋转的气压回转缸。
技术介绍
公知的夹持工件回转缸,都设成「油压式」,换言之,都是采用输入油压,达到控制夹紧、放松工件的目的。然而,公知之所以采用油压,系因无法突破使回转缸压旋转状态时「泄气量大」的问题,致使需采用「稠密度较大」的油,方可使得泄漏量小,然,「油压式」存在有下列缺点回转缸系必然会有泄漏的问题,其泄漏油将造成污染周遭环境,亦即,有不清洁的困扰。又,必然有体积庞大的油箱、抽油泵,占空间、费用较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压回转缸结构,系由具有驱动盘的主轴管、前壳体、后壳体、固定座、内环座、旋转座、锁合环所组成;其特征在于,该前、后壳体呈锁密合一体,主轴管的驱动盘处于前、后壳体中,而形成有前气室、后气室,前壳体设有连通孔、通气孔而连通于前气室,后壳体则设有通气道连通于前壳体的连通孔;该旋转座,套组于主轴管外周,其设有通气道连通于后壳体的通气道,其内壁与主轴管间留有通气缝连通于前、后壳体所形成的后气室,其并设有数孔间隔排列、贯穿内外的通气孔连通于通气缝;该内环座,套组于旋转座外周,其设有数孔间隔排列、贯穿内外、双层的通气孔,其中一层通气孔连通于旋转座的通气道、另一层通气孔连通于旋转座的通气孔;该固定座,配合轴承而套组于内环座的外周,而使得呈固定座不可旋转,其设有第一、二入气孔输入气压,对应第一入气孔的内壁设有通气环道连通于内环座的通气孔,对应第二入气孔的内壁亦设有通气环道连通于内环座的另一通气孔;该锁合环,系套组于主轴管外周、并锁合于旋转座,形成使轴承、内环座、固定座不可脱离;该主轴管,系可供组合于具有旋转动力的机台,其并供组装主轴拉管夹头;藉由上述结构,于第一入气孔输入气压、第二入气孔不输入气压时,得以使驱动盘后退而使其拉管夹头夹紧工件,于第二入气孔输入气压、第一入气孔不输入气压,得以使驱动盘前进而使拉管夹头放松工件。本技术系使夹持工件旋转的回转缸,能够呈气压驱动及更佳实用功效。主要技术、目的为其一,设成组合一体的固定座、内环座、旋转座、锁合环、前壳体、后壳体,其内组设具有驱动盘的主轴管,主轴管连结主轴拉管夹头,固定座则设有第一、二入气孔而可通于前、后壳体中的前、后气室,形成可气压推动驱动盘主轴管前进、后退的作用,而得以使拉管夹头夹紧、放松工件。其二,旋转座、内环座设有数孔贯穿的通气孔、及通气环道,而得以在旋转状态呈单一孔连通气压,达到空气泄漏量极小的效果,因此可保持极佳的气压力大而夹持力大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构造剖视及A-A处断面图。图2为本技术应用于前端组装主轴主轴夹头夹持工件状态图。图3为系图2放松工件状态图。图4为本技术应用于后端组装主轴夹头夹持工件状态图。图5为系图4放松工件状态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主轴管17前气室26轴承11驱动盘18后气室30旋转座 12前壳体 20固定座33通气缝13连通孔 21第一入气孔34锁合环14、24、25、32通气孔 22第二入气孔40主轴15后壳体 211、212通气环道41拉管16、31、330通气道 23内环座42夹头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1的A-A断面图、图2、图3,系由具有驱动盘11的主轴管10、前壳体12、后壳体15、固定座20、内环座23、旋转座30、锁合环34所组成;其中,该前、后壳体12、1呈锁密合一体,主轴管10的驱动盘11处于前、后壳体12、15中,而形成有前气室17、后气室18,前壳体12设有连通孔13、通气孔14而连通于前气室17,后壳体15则设有通气道16连通于前壳体12的连通孔13;该旋转座30,套组于主轴管10外周,其设有通气道31连通于后壳体15的通气道16,其内壁与主轴管10间留有通气缝33连通于前、后壳体12、15所形成的后气室18,其并设有数孔间隔排列、贯穿内外的通气孔32连通于通气缝33;该内环座23,套组于旋转座30外周,其设有数孔间隔排列、贯穿内外、双层的通气孔24、25,其中一层通气孔24连通于旋转座30的通气道31、另一层通气孔25连通于旋转座30的通气孔32;该固定座20,配合轴承26而套组于内环座23的外周,而得以呈固定座20不可旋转,其设有第一、二入气孔21、22输入气压,对应第一入气孔21的内壁设有通气环道211连通于内环座23的通气孔24,对应第二入气孔22的内壁亦设有通气环道212连通于内环座23的另一通气孔25;该锁合环34,系套组于主轴管10外周、并锁合于旋转座30,形成使轴承26、内环座23、固定座20不可脱离;该主轴管10,系可供组合于具有旋转动力的机台,其并供组装主轴40拉管41夹头42。本技术图2、图3,系应用于前端组装长形主轴40,主轴40中供组装拉管41,拉管41具有夹头42,配合主轴40前端口呈斜锥面,拉管41夹头42前进、后退时,即可夹紧、放松工件。而使拉管41夹头42作动的动力,系见图2,其由第一入气孔21输入气压第二入气孔22不输入气压,气压经由固定座20的通气环道211而进入内环座23通气孔24,再经由通气道31再进入后壳体15通气道16,又进入前壳体12连通孔12、通气孔14,最后进入前气室17即可推动驱动盘11主轴管10后退,而得以连带使拉管41夹头42后退,配合主轴40端口的斜壁即可使夹头42产生收缩孔径夹紧工件的效果。反之,放松工件时,如图3所示,第二入气孔22输入气压、第一入气孔21不输入气压,气压经由固定座20另一通气环道211而进入内环座23另一组通气孔25,再经由通气缝33而进入后气室18,得以推动驱动盘11主轴管10前进,连带使拉管41夹头42前进,即得以放松工件;由上述说明可知,本技术具有极快速、精确控制作动夹头42夹紧、放松工件的功效。又,再特别说明如图1的A-A断面图所示,本技术因固定座20设有通气环道212(211)、内环座23及旋转座30设有数孔通气孔25(24)、32,因此,在旋转状态时皆会至少有一孔相连通,而得以保持正常的供应气压,且因本技术系呈「孔」的通气,而非全周式通气,故其可获得空气的泄漏量极小的效果,而使得较小的气压泵即可得供应充足的气压,并因泄气量小而得以保持强大的气压力,即可获得强大的夹持力功效,又,所泄出的空气,并不会有油压式的油污染问题,获得周遭环境清洁的功效。另外,依上述的技术手段,本技术亦可实施呈图4、图5所示,系将主轴管10设成较厚,而在主轴管10设通气道330连通于前气室17,如此即可后壳体15不必设通气道16、前壳体12不必设连通孔13及通气孔14,亦能获得输入气压控制驱动盘11前进、后退的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气压回转缸结构,系由具有驱动盘的主轴管、前壳体、后壳体、固定座、内环座、旋转座、锁合环所组成;其特征在于,该前、后壳体呈锁密合一体,主轴管的驱动盘处于前、后壳体中,而形成有前气室、后气室,前壳体设有连通孔、通气孔而连通于前气室,后壳体则设有通气道连通于前壳体的连通孔;该旋转座,套组于主轴管外周,其设有通气道连通于后壳体的通气道,其内壁与主轴管间留有通气缝连通于前、后壳体所形成的后气室,其并设有数孔间隔排列、贯穿内外的通气孔连通于通气缝;该内环座,套组于旋转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压回转缸结构,系由具有驱动盘的主轴管、前壳体、后壳体、固定座、内环座、旋转座、锁合环所组成;其特征在于,该前、后壳体呈锁密合一体,主轴管的驱动盘处于前、后壳体中,而形成有前气室、后气室,前壳体设有连通孔、通气孔而连通于前气室, 后壳体则设有通气道连通于前壳体的连通孔;该旋转座,套组于主轴管外周,其设有通气道连通于后壳体的通气道,其内壁与主轴管间留有通气缝连通于前、后壳体所形成的后气室,其并设有数孔间隔排列、贯穿内外的通气孔连通于通气缝;该内环座,套 组于旋转座外周,其设有数孔间隔排列、贯穿内外、双层的通气孔,其中一层通气孔连通于旋转座的通气道、另一层通气孔连通于旋转座的通气孔;该固定座,配合轴承而套组于内环座的外周,而使得呈固定座不可旋转,其设有第一、二入气孔输入气压,对应第一 入气孔的内壁设有通气环道连通于内环座的通气孔,对应第二入气孔的内壁亦设有通气环道连通于内环座的另一通气孔;该锁合环,系套组于主轴管外周、并锁合于旋转座,形成使轴承、内环座、固定座不可脱离;该主轴管,系可供组合于具有旋转动力的 机台,其并供组装主轴拉管夹头;藉由上述结构,于第一入气孔输入气压、第二入气孔不输入气压时,得以使驱动盘后退而使其拉管夹头夹紧工件,于第二入气孔输入气压、第一入气孔不输入气压,得以使驱动盘前进而使拉管夹头放松工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晨钟
申请(专利权)人:蔡晨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