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取分离海州香薷中迷迭香酸、芹菜素和木犀草素的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乙醇浸提:将盛花期收获的海州香薷花枝和叶片风干后粉碎,经浸提和萃取,得棕黑色浸膏;(2)将棕黑色浸膏进行大孔树脂粗分离,浓缩后,得到黄棕色浸膏;(3)将所得的黄棕色浸膏进行聚酰胺柱分离,分别得到浸膏A、浸膏B、浸膏C;(4)浸膏A、浸膏B和浸膏C分别进行硅胶柱层析纯化精制,从而对应的得到芹菜素、芹菜素和迷迭香酸。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能获取高纯度的迷迭香酸、芹菜素和木犀草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提取分离海州香薷中迷迭香酸、芹菜素和木犀草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乙醇浸提:将盛花期收获的海州香薷花枝和叶片风干后粉碎,用体积浓度≥95%的乙醇溶液浸提,所得的提取液经真空浓缩后得粗浸膏;将粗浸膏用水溶解,得溶解液;在溶解液中加入石油醚萃取,所述石油醚与溶解液的体积比为1:0.9~1.1,弃石油醚层;在所得的水层中加入乙酸乙酯反复萃取,直至乙酸乙酯萃取层无颜色;所述每次萃取时乙酸乙酯的用量是溶解液体积的0.9~1.1倍;将所有的乙酸乙酯萃取层合并后浓缩,得棕黑色浸膏;(2)、大孔树脂粗分离:将所得的棕黑色浸膏制成水溶液,上样于D101大孔树脂并充分吸附,依次用水以及体积浓度为10%、20%、30%、40%的乙醇溶液以1.4~1.6BV/h梯度进行洗脱分离;收集体积浓度为30%和40%乙醇溶液对应的洗脱液,浓缩得到黄棕色浸膏;所述棕黑色浸膏与D101大孔树脂的用量比为:1g棕黑色浸膏/10~15mlD101大孔树脂;所述每100ml水溶液中含有15~25g的棕黑色浸膏;所述水、体积浓度分别为10%、20%、30%、40%的乙醇溶液的用量分别为:0.8~1.2BV、1.8~2.2BV、4.8~5.2BV、5.8~6.2BV、3.8~4.2BV;(3)、聚酰胺柱分离:将所得的黄棕色浸膏用甲醇溶解,得溶液,所述黄棕色浸膏与甲醇的用量比为1g/2~5ml;按黄棕色浸膏与聚酰胺粉为1:1~2的质量比,在所述溶液中加入聚酰胺粉,得到的悬浊液在20~30℃下减压浓缩至干,得粉状上样物;按黄棕色浸膏与聚酰胺的质量比1:30~50的比例,取依次经乙醇和水处理后的聚酰胺溶液倒入层析柱中,并用二氯甲烷置换聚酰胺溶液中的水;将粉状上样物均匀上样于聚酰胺柱顶端,以CH2Cl2:CH3OH:HCOOH=(60:1:3),(50:1:2.5),(40:1:2),(30:1:1.5),(20:1:1)的体积比浓度梯度进行加压梯度洗脱,用TLC分析,以CH2Cl2:CH3OH:HCOOH=20:2:1为展开剂,通过质量浓度3%的FeCl3乙醇溶液显色指示,根据显色斑点分布情况,收集成份相似的洗脱液;分别减压浓缩,25~50℃逐渐升温旋蒸至干,从而分别得到浸膏A、浸膏B、浸膏C;其中,浸膏A对应浓度梯度为CH2Cl2:CH3OH:HCOOH=60:1:3;浸膏B对应浓度梯度为CH2Cl2:CH3OH:HCOOH=?50:1:2.5以及CH2Cl2:CH3OH:HCOOH=40:1:2;浸膏C对应浓度梯度为CH2Cl2:CH3OH:HCOOH=?30:1:1.5?CH2Cl2:CH3OH:HCOOH=?20:1:1;(4)、硅胶柱层析纯化精制:①、将硅胶用乙酸乙酯或石油醚溶解后加压装柱,硅胶与乙酸乙酯或石油醚的质量体积比为1g/4~8ml;所述配套浸膏A的硅胶用乙酸乙酯溶解,配套浸膏B和配套浸膏C的硅胶均用石油醚溶解;②、将上述所得的浸膏A、浸膏B和浸膏C,分别进行以下操作:用甲醇溶解后加入硅胶进行拌样,硅胶与浸膏A、浸膏B和浸膏C的重量比均为2:1~4:1;旋干后将所得的3种拌样分别装在柱顶端,上样后分别进行硅胶柱层析纯化精制;从而分别对应的得到芹菜素、木犀草素和迷迭香酸;所述步骤①所用的硅胶的总重量与步骤②拌样用硅胶的重量比为20~30:1。...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红云,邢严,张良,章国林,申有青,王会平,曾卫卫,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