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无间隙齿轮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5857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行程较长(超过6米)的无间隙齿轮传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依次连接有电机、同步带减速箱、齿轮减速箱、齿轮减速箱上的双齿轮、齿条,所述的齿轮减速箱上安装有可以轴向运动的传动轴V,传动轴V上安装有旋向相反、模数和齿数相同、过盈配合的双联齿轮,使齿轮箱输出的两个齿轮与齿条相啮合;传动轴V的一侧依次安装有推力轴承、小轴、碟簧、法兰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消除反向运动间隙,结构简单紧凑,合理利用空间,运行平稳可靠,传动噪音低。(*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床传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行程较长(超过6米)的无间隙齿轮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龙门镗铣床主传动方式通常有滚珠丝杠螺母副传动形式,蜗杆蜗母副传动、齿轮传动等几种形式,但滚珠丝杠螺母副传动存在着滚珠丝杠受加工设备长度的限制、滚珠丝杠长径比过大时刚性下降、高精度滚珠丝杠生产周期长等问题,因此仅适用于行程小于6米的小型机床;普通蜗杆蜗母副传动存在着加工和装配要求高、精度保持性差、修复困难等问题,现在越来越多地被静压蜗杆蜗母副传动替代,而静压蜗杆蜗母副传动同时存在着加工和装配要求高、需要一套专门的液压系统,成本高,维修复杂等难题,因此在大型龙门镗铣床主传动上齿轮传动成为发展趋势,但是齿轮传动的间隙成为制约其应用的瓶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了一种利用齿轮传动的、具有无间隙传动的机床传动机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床无间隙传动齿轮机构,依次连接有电机、同步带减速箱、齿轮减速箱、齿轮减速箱上的双齿轮、齿条,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的齿轮减速箱上安装有可以轴向运动的传动轴V,传动轴V上安装有旋向相反、模数和齿数相同、过盈配合的双联齿轮,双联齿轮分别与传动轴VI上的齿轮、传动轴VII上的齿轮相啮合,传动轴VI另一侧的齿轮、传动轴VII另一侧的的齿轮分别与齿条相啮合;传动轴V的一侧依次安装有推力轴承、小轴、碟簧、法兰盘。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交流伺服电机→同步带减速箱→齿轮减速箱→双齿轮→齿条。本技术通过碟簧预加载荷,使齿轮箱输出的两个齿轮产生向外的旋转力,分别与齿条的前、后齿面接触,实现正反向无间隙传动。由于齿轮传动结构简单,加工和装配要求相对较低,而且维修方便,是大型龙门镗铣床主传动的理想方式。本技术使机床工作台往复直线运动通过预加载荷利用双齿轮分别与齿条的前后齿面啮合,以消除反向运动间隙。整个机构,设计巧妙,结构简单紧凑,合理利用空间,运行平稳可靠,传动噪音低,是大型数控机床的必不可少的理想附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拆去上盖板后的齿轮啮合位置示意图图4为图1齿轮减速箱的左视图图5为图1齿轮减速箱的右视图图6为图1同步齿形带减速箱的右视图图7为图1传动机构的展开图图8为图1的齿轮、齿条啮合示意图图中,1电机,2带轮,3齿形同步带,4小带轮,5法兰,6胀套,7支架,8连接板,9胀套,10、11、12、13、14、15、16、17、18、19、20齿轮,21法兰盘,22碟簧,23小轴,24轴承,25联接体,26箱体,27减速箱,28联接板,29拉紧块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8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两组交流伺服电机1分别通过法兰5和胀套带动安装于电机轴上的小带轮4旋转,并通过齿形同步带3将运动传递到轴I上的带轮2。齿形同步带的胀紧通过安装于同步带减速箱27上的拉紧块29拉动安装着伺服电机的联接板28来实现。同步带减速箱27固定在支架7上,并通过连接板8固定于床身侧面。安装于减速箱27上的轴I与安装于支架上的轴II通过胀套6来进行胀紧连接无间隙传动。轴II通过胀套9与轴III连接,带动小螺旋伞齿轮10与轴IV上的大螺旋伞齿轮11啮合,并通过轴IV上的齿轮12与V轴上的齿轮13啮合,将运动传递到第轴V。轴V上安装有旋向相反、模数和齿数相同的双联齿轮14和齿轮15,他们通过过盈连接装配在一起。齿轮14与安装在轴VI上的齿轮16啮合,将运动扭矩输出到齿轮19,齿轮15与安装在轴VII上的齿轮门啮合,将运动扭矩输出到齿轮20,齿轮19和齿轮20则与齿条18同侧啮合,实现齿条的往复运动。轴III和轴IV安装在联接体25上,轴V、轴VI、轴VIII安装在箱体26上。箱体26固定于床身中间,联接体25和箱体26通过螺钉连接在一起。齿轮19、齿轮20与齿条18的正反向预紧通过碟簧22的变形来实现。法兰盘21向下运动使碟簧22压缩,通过小轴23及推力轴承24将轴向力传递到轴V,轴V向下运动,由于轴V上的齿轮14、齿轮15旋向相反,带动轴VI上的齿轮16和轴VII上的齿轮17作反向旋转,使输出齿轮均产生向外旋转的张力,从而与齿条18的前后齿面接触,如图8所示。碟簧的压缩量经过计算后,通过严格控制调整垫的厚度来实现。权利要求1.一种机床无间隙传动齿轮机构,依次连接有电机、同步带减速箱、齿轮减速箱、齿轮减速箱上的齿轮(19、20)、齿条(1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减速箱上安装有可以轴向运动的传动轴V,传动轴V上安装有旋向相反、模数和齿数相同、过盈配合的双联齿轮(14、15),双联齿轮(14、15)分别与传动轴VI上的齿轮(16)、传动轴VII上的齿轮(17)相啮合,传动轴VI另一侧的齿轮(18)、传动轴VII另一侧的齿轮(19)分别与齿条(20)相啮合;传动轴V的一侧依次安装有推力轴承(24)、小轴(23)、碟簧(22)、法兰盘(21)。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行程较长(超过6米)的无间隙齿轮传动装置。本技术依次连接有电机、同步带减速箱、齿轮减速箱、齿轮减速箱上的双齿轮、齿条,所述的齿轮减速箱上安装有可以轴向运动的传动轴V,传动轴V上安装有旋向相反、模数和齿数相同、过盈配合的双联齿轮,使齿轮箱输出的两个齿轮与齿条相啮合;传动轴V的一侧依次安装有推力轴承、小轴、碟簧、法兰盘。本技术可以消除反向运动间隙,结构简单紧凑,合理利用空间,运行平稳可靠,传动噪音低。文档编号B23Q5/56GK2709094SQ20042003974公开日2005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8日专利技术者孙永年, 刘卫红, 史振文, 赵贞奎 申请人: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床无间隙传动齿轮机构,依次连接有电机、同步带减速箱、齿轮减速箱、齿轮减速箱上的齿轮(19、20)、齿条(1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减速箱上安装有可以轴向运动的传动轴Ⅴ,传动轴Ⅴ上安装有旋向相反、模数和齿数相同、过盈配合的双联齿轮(14、15),双联齿轮(14、15)分别与传动轴Ⅵ上的齿轮(16)、传动轴Ⅶ上的齿轮(17)相啮合,传动轴Ⅵ另一侧的齿轮(18)、传动轴Ⅶ另一侧的齿轮(19)分别与齿条(20)相啮合;传动轴Ⅴ的一侧依次安装有推力轴承(24)、小轴(23)、碟簧(22)、法兰盘(2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永年刘卫红史振文赵贞奎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