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生产方法、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8754630 阅读:3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5 1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生产方法、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在具有包含通过聚合具有链聚合性官能团的化合物而获得的聚合物的表面层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中,所述具有链聚合性官能团的化合物包含由式(1)表示的化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生产方法、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技术介绍
近年来,为了延长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寿命和改善其图像品质并且增加电子照相设备的处理速度的目的,期望改善包含有机光导电性物质的有机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下文中称为\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机械耐久性(耐磨耗性)。为了改善机械耐久性,根据一种技术,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表面层包含通过聚合具有聚合官能团的化合物而生产的聚合物。 日本专利特开2000-066425公开了通过将借助于聚合具有两个以上的链聚合性官能团的电荷输送性化合物而获得的聚合物添加至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表面层来改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耐磨耗性和电位稳定性的技术。日本专利特开2010-156835公开了通过将借助于聚合具有两个以上的甲基丙烯酰氧基的电子输送化合物而获得的聚合物添加至表面层来改善具有链聚合性官能团(甲基丙烯酰氧基)的电荷输送性化合物的聚合性的技术。 然而,如果使用具有两个以上的链聚合性官能团的电荷输送性化合物,电荷输送性结构在链聚合中容易变形。结果,有时得不到高电位稳定性。因此,日本专利特开2007-241140公开了将通过将包含具有单一链聚合性官能团的电荷输送性化合物以及具有三个以上的链聚合性官能团但不具有电荷输送性结构 的化合物的组合物聚合而获得的聚合物添加至表面层的技术。日本专利特开2009-015306公开了通过使用具有单一链聚合性官能团和其中亚烷基插入链聚合性官能团和电荷输送性结构之间的电荷输送性化合物而得到高电位稳定性的技术。 然而,从通过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进行的研究发现以下。即,在日本专利特开2007-241140和2009-015306中公开的具有单一链聚合性官能团的电荷输送性化合物中,有助于链聚合反应的链聚合性官能团在一个分子中的比例低,在具有单一链聚合性官能团的电荷输送性化合物中不进行聚合反应的可能性比在具有两个以上的链聚合性官能团的电荷输送性化合物中的可能性高。因此,残余电位趋于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具有表面层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所述表面层包含通过聚合具有链聚合性官能团的化合物而获得的聚合物。在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中,残余电位显著降低。本专利技术还提供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生产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各自包括该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这些可通过下述本专利技术来实现。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中,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包括支承体和形成于支承体上的感光层,其中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表面层包括可通过聚合由下式(1)表示的化合物而获得的聚合物。 在式(1)中,Ar1和Ar2各自独立地表示取代的苯基。Ar3表示未取代或取代的亚苯基。M为上述由式(M)表示的基团,在式(M)中,n表3或4。取代的苯基的取代基和取代的亚苯基的取代基各自独立地为甲基、乙基、正丙基、甲氧基、乙氧基或丙氧基。 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中,生产上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使用包含由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表面层涂布液而形成表面层用涂层,并通过聚合在涂层中的由式(1)表示的化合物而形成表面层。 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中,可拆卸地安装于电子照相设备的主体的处理盒一体化支承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和选自由充电装置、显影装置、转印装置和清洁装置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装置。 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中,电子照相设备包括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充电装置、曝光装置、显影装置和转印装置。 本专利技术可提供具有表面层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所述表面层包含通过聚合具有链聚合性官能团的化合物而获得的聚合物。在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中,残余电位显著降低。本专利技术还可以提供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生产方法。本专利技术还可以提供各自包括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特征将参考附图从以下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中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图1A和1B为各自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层结构的实例的示意图。 图2为示出包括处理盒的电子照相设备的实例的示意图,所述处理盒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中,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表面层包括通过聚合由式(1)表示的化合物而获得的聚合物。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认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在减少残余电位方面是优良的原因如下。 由式(1)表示的化合物是一种具有单一链聚合性官能团的电荷输送性化合物。具有单一链聚合性官能团的电荷输送性化合物具有相对高的电荷输送性结构与链聚合性官能团的比例,并且由于与单一链聚合性官能团的聚合而趋于提供稳定的分子取向。因此,能够期望该化合物的聚合物展示高的电位稳定性。 然而,在具有单一链聚合性官能团的电荷输送性化合物中不进行聚合反应的可能性比在具有两个以上的链聚合性官能团的电荷输送性化合物中的可能性大。因此,认为沿膜深度方向容易出现不均匀聚合,由此残余电位趋于增加。另外,如果电荷输送性结构的自由度过大,容易引起电荷输送性结构之间的微聚集(microaggregation)。还认为在其中电荷输送性结构的密度在聚合之后低的部分残余电位增加。 作为通过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进行研究的结果,从日本专利特开2010-156835中发现了:当使用具有单一甲基丙烯酰氧基的电荷输送性化合物时,与使用具有丙烯酰氧基的电荷输送性化合物的情况相比,聚合反应迅速进行,并且聚合效率相对增加。然而,发现了:由于通过甲基丙烯酰氧基的聚合反应速率的增加,电荷输送性结构引起依赖于电荷输送性结构的尺寸和官能团的空间位阻,因而阻止聚合效率充分增加或容易引起电荷输送性结构之间的微聚集。还发现使用日本专利特开2009-015306中公开的技术仅通过将亚烷基插入电荷输送性结构和甲基丙烯 酰氧基之间,残余电位不会充分减少。 作为通过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进行的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了:为了减少残余电位,电荷输送性结构和甲基丙烯酰氧基之间的亚烷基需要具有按照电荷输送性结构的骨架和尺寸的适当长度。还发现需要设置适当的取代基以抑制电荷输送性结构之间的微聚集和聚合效率的降低。 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表面层包括通过聚合由下式(1)表示的化合物而获得的聚合物。 在式(1)中,Ar1和Ar2各自独立地表示取代的苯基。取代的苯基的取代基实例包括甲基、乙基、正丙基、甲氧基、乙氧基和丙氧基。如果取代的苯基的取代基为除了上述取代基以外的取代基,则该取代基在聚合反应期间引起空间位阻,并且聚合反应不充分进行。当Ar1和Ar2各自独立地表示未取代的苯基时,聚合效率不降低,但是引起三苯胺结构之间的微聚集,因而残余电位容易增加。Ar3表示未取代或取代的亚苯基。取代的亚苯基的取代基的实例包括甲基、乙基、正丙基、甲氧基、乙氧基和丙氧基。如果取代的亚苯基的取代基为除了上述取代基以外的取代基,则该取代基在聚合反应期间引起空间位阻,并且聚合效率降低。 在式(1)中,M为由上式(M)表示的基团,在式(M)中,n表示 3或4。当n为0以上且2以下时,亚烷基的长度相对于三苯胺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其包括:支承体;和形成于所述支承体上的感光层,其中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表面层包含可通过聚合由下式(1)表示的化合物而获得的聚合物;和其中,在所述式(1)中,Ar1和Ar2各自独立地表示取代的苯基,Ar3表示未取代或取代的亚苯基,M为由上式(M)表示的基团,在所述式(M)中,n表示3或4,和所述取代的苯基的取代基和所述取代的亚苯基的取代基各自独立地为甲基、乙基、正丙基、甲氧基、乙氧基或丙氧基。FDA00002492609700011.jpg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1.30 JP 2011-262125;2012.11.06 JP 2012-244521.一种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其包括:
支承体;和
形成于所述支承体上的感光层,
其中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表面层包含可通过聚合由下
式(1)表示的化合物而获得的聚合物;和
其中,在所述式(1)中,
Ar1和Ar2各自独立地表示取代的苯基,
Ar3表示未取代或取代的亚苯基,
M为由上式(M)表示的基团,在所述式(M)中,n表示3或4,

所述取代的苯基的取代基和所述取代的亚苯基的取代基各
自独立地为甲基、乙基、正丙基、甲氧基、乙氧基或丙氧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
其中所述聚合物可通过聚合包含以下物质的组合物而获
得:
所述由式(1)表示的化合物,和
包含两个以上的甲基丙烯酰氧基并且不包含电荷输送性结
构的化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
其中所述包含两个以上的甲基丙烯酰氧基并且不包含电荷

\t输送性结构的化合物为由下式(A)表示的化合物;和
其中,在所述式(A)中,
R11至R16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甲基、乙基、正丙基、
三氟甲基、羟基、甲氧基、乙氧基、氨基、二甲氨基、三甲基
甲硅烷基、氟原子、氯原子或溴原子,
X11至X20各自独立地表示单键或亚烷基,
P1至P10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甲基、乙基、正丙基、三
氟甲基、羟基、甲氧基、乙氧基、氨基、二甲氨基、三甲基甲
硅烷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甲基丙烯酰氧基,
P1至P10中的至少之一为甲基丙烯酰氧基,
然而,当X11为单键时,P1和R11可以合并以形成氧基(=O),
当X12为单键时,P2和R12可以合并以形成氧基(=O),当X13为单
键时,P3和R13可以合并以形成氧基(=O),当X14为单键时,P4和R14可以合并以形成氧基(=O),当X15为单键时,P5和R15可以
合并以形成氧基(=O),以及当X16为单键时,P6和R16可以合并
以形成氧基(=O),和
当P1为甲基丙烯酰氧基时,R11为氢原子,当P2为甲基丙烯
酰氧基时,R12为氢原子,当P3为甲基丙烯酰氧基时,R13为氢
原子,当P4为甲基丙烯酰氧基时,R14为氢原子,当P5为甲基丙

\t烯酰氧基时,R15为氢原子,和当P6为甲基丙烯酰氧基时,R16为氢原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
其中,在所述式(A)中,P1至P10中的至少两个为甲基丙烯
酰氧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
其中所述包含两个以上的甲基丙烯酰氧基并且不包含电荷
输送性结构的化合物为选自由以下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
种化合物:由下式(B)表示的化合物和由下式(C)表示的化合物;

其中,在所述式(B)和(C)中,
R1至R5各自独立地表示甲基、乙基、正丙基、甲氧基甲基、
三氟甲基、三氯甲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甲氧基甲氧
基、三氟甲氧基、三氯甲氧基、二甲氨基或氟原子,
X21至X24和X41至X46各自独立地表示亚烷基,
P11至P14和P31至P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中正树长坂秀昭田中正人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