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53609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30 0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源结构,包括导热基板、发光二极管元件、控制元件、内部导线、第一对外导线、第二对外导线及封胶材。导热基板包括具有转接垫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发光二极管元件及具接收全电压范围输入能力的控制元件皆配置在第一表面上。内部导线连接控制元件与发光二极管元件。第一及第二对外导线分别将转接垫连接至发光二极管元件或控制元件。包含配光设计的封胶材配置在第一表面上,用以将发光二极管元件、具接收全电压范围输入能力的控制元件、导线及转接垫整合在一体,达成全系统一体化,对于各种应用场合还可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与适应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源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光源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LED)通过其体积小、省电且耐用的优点,已逐渐成为照明市场的主流。此外,发光二极管的工作电压低(仅1.5-3V)、能主动发光且具有一定亮度,亮度可用电压或电流调节,同时具备耐冲击、抗振动、寿命长(10万小时)的特点,所以在各种终端设备中被广泛使用,从汽车前照灯、交通信号灯、文字显示器、看板及大屏幕显示器,到建筑照明和液晶显示器背光等领域,都可见到发光二极管光源结构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以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的光源结构,例如是一发光二极管灯泡,常以多个发光二极管设置在一基板上,并外接一控制元件以及一驱动电路。然而,此类已知的光源结构中,发光二极管与控制元件、驱动电路等皆分开设置,组装与制作成本高,且不利于光源结构的结构精简与微型化发展。另一方面,光源模块经过长时间运作后的温度较高,需额外配置散热器,以避免过热的问题。然而,此散热器的设置同样对光源模块的组装、制作成本、结构精简与微型化等造成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鉴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光源结构,整合发光二极管与控制元件在同一个封装模组内,有助于提高元件集成度,节省组装与制作成本,并有利于光源结构的结构精简与微型化发展。本技术提供一种光源结构,不需外加散热器便可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光源结构,包括一导热基板、多个发光二极管元件、一控制元件、多条内部导线、至少一第一对外导线、至少一第二对外导线以及一封胶材。导热基板包括一第一表面以及相对于第一表面的一第二表面,且导热基板具有一第一转接垫以及一第二转接垫,第一转接垫以及第二转接垫位于第一表面上。此外,导热基板还具有一第一对外接点以及一第二对外接点,其中第一对外接点电连接第一转接垫,而第二接点电连接第二转接垫。多个发光二极管元件配置在第一表面上。具有接收全电压范围输入能力的控制元件配置在第一表面上。多条内部导线分别连接在控制元件与发光二极管元件之间。至少一第一对外导线将第一转接垫连接至发光二极管元件中的一个或者控制元件。至少一第二对外导线将第二转接垫连接至发光二极管元件中的一个或者控制元件。包含配光设计的封胶材配置在第一表面上,用以覆盖发光二极管元件、控制元件、内部导线、第一转接垫、第二转接垫、至少一第一对外导线以及至少一第二对外导线。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控制元件适于接收12至48伏特的直流电压,或是90至260伏特的交流电压。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对外接点以及第二对外接点位于导热基板的第一表面上,且位于封胶材之外。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对外接点位于导热基板的第二表面上,且导热基板还具有一第一导电孔道贯穿导热基板,并且电连接在第一转接垫与第一对外接点之间。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对外接点位于导热基板的第二表面上,且导热基板还具有一第二导电孔道贯穿导热基板,并且电连接在第二转接垫与第二对外接点之间。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导热基板为金属基板、陶瓷基板或硅基板。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光源结构还包括一粘着层,配置在控制元件与第一表面之间以及发光二极管元件与第一表面之间。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粘着层包括金属焊料。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发光二极管元件包括相互串联的多个发光二极管芯片。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光源结构还包括一光转变层,配置在封胶材与发光二极管芯片之间。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光源结构,还包括多个光转变颗粒,位于封胶材内。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封胶材的外表面为一个或多个曲面。基于上述,本技术的光源结构将发光二极体二极管元件以及具有全电压范围输入能力的控制元件设置在同一导热基板上,以通过导热基板来对发光二极体二极管元件以及控制元件提供良好的散热效果。此外,在发光二极体二极管元件以及控制元件外部,覆盖具有配光设计的封胶材(例如是单一曲面或多个曲面的结合体),还可达到好的配光效果,使得光源结构可单体直接应用。本技术的光源结构,其发光二极体二极管元件以及控制元件之间通过内部导线达到电性连接,并且封装在同一模组内,有助于提高元件集成度。本技术的光源结构不须再外接其他控制元件即可运作,达到全系统一体化的精简系统的目的,此外,当应用技术的光源结构在配合其他投光或配光设计的灯具时,因本体的封胶材已具有配光效果,后续的配光较为容易,还可达到简化系统的功能。因此对于各种应用场合皆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与适应性。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示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A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光源结构的立体图;图1B为图1A沿着A-A’线段的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光源结构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光源结构的立体图;图4A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光源结构的立体图;图4B为图4A沿着I-I’线段的剖面图;图5A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光源结构的立体图;图5B为图5A沿着II-II’线段的剖面图;图6为图5B的虚线区域的放大图;图7示出本技术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元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光源结构;110:导热基板;112:第一表面;113:第一转接垫;114:第二表面;115:第二转接垫;116:第一对外接点;118:第二对外接点;119a:连接线路;119b:连接线路;120:发光二极管元件;130:控制元件;140:内部导线;150:第一对外导线;155:第二对外导线;160:封胶材;162:光转变层;170:粘着层;200:光源结构;220a:发光二极管元件;250:第一对外导线;255:第二对外导线;300:光源结构;320a:发光二极管元件;350:第一对外导线;355:第二对外导线;400:光源结构;410:导热基板;412:第一表面;414:第二表面;416:第一对外接点;416a:第一导电孔道;418:第二对外接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光源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导热基板,包括一第一表面以及相对于该第一表面的一第二表面,该导热基板具有一第一转接垫、一第二转接垫,该第一转接垫以及该第二转接垫位于该第一表面上,该导热基板还具有一第一对外接点以及一第二对外接点,其中该第一对外接点电连接该第一转接垫,而该第二对外接点电连接该第二转接垫;多个发光二极管元件,配置在该第一表面上;一控制元件,配置在该第一表面上,并具有接收全电压范围输入能力;多条内部导线,分别连接在该控制元件与该些发光二极管元件之间;至少一第一对外导线,将该第一转接垫连接至该些发光二极管元件中的一个或者该控制元件;至少一第二对外导线,将该第二转接垫连接至该些发光二极管元件中的一个或者该控制元件;以及一封胶材,配置在该第一表面上,用以覆盖该些发光二极管元件、该控制元件、该些内部导线、该第一转接垫、该第二转接垫、该至少一第一对外导线以及该至少一第二对外导线。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6.07 TW 1012110191.一种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导热基板,包括一第一表面以及相对于该第一表面的一第二表面,该
导热基板具有一第一转接垫、一第二转接垫,该第一转接垫以及该第二转接
垫位于该第一表面上,该导热基板还具有一第一对外接点以及一第二对外接
点,其中该第一对外接点电连接该第一转接垫,而该第二对外接点电连接该
第二转接垫;
多个发光二极管元件,配置在该第一表面上;
一控制元件,配置在该第一表面上,并具有接收全电压范围输入能力;
多条内部导线,分别连接在该控制元件与该些发光二极管元件之间;
至少一第一对外导线,将该第一转接垫连接至该些发光二极管元件中的
一个或者该控制元件;
至少一第二对外导线,将该第二转接垫连接至该些发光二极管元件中的
一个或者该控制元件;以及
一封胶材,配置在该第一表面上,用以覆盖该些发光二极管元件、该控
制元件、该些内部导线、该第一转接垫、该第二转接垫、该至少一第一对外
导线以及该至少一第二对外导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元件适于接收
12至48伏特的一直流电压,或是90至260伏特的一交流电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祚
申请(专利权)人:光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