扳手钻夹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5120 阅读:2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扳手钻夹头,包括有钻体、外套、齿圈、夹爪、扳轮,三个夹爪分别安装在钻体的三个等分斜孔内,齿圈安装在钻体的丝母槽内,齿圈和夹爪的螺纹形成螺纹传动机构,外套通过压装同齿圈形成一旋转的整体,外套后部安装有扁型锁片和可相对外套转动的锁定环,钻体后部设有与锁片配合的棘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锁紧功能,使用快捷,方便,不会因振动或冲击使钻具松动,具有结构合理、装配方便、性能稳定、工作可靠、使用安全等优点,适用于各种钻具的装夹。(*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夹紧钻具装置,具体说来是一种扳手钻夹头
技术介绍
我们知道,现有的扳手钻夹头一般由钻体、外套、齿圈、夹爪、扳轮组成,三个夹爪分别安装在钻体上的三个等分的斜孔内,齿圈安装在钻体的齿圈槽内,并通过外套压配固定,其下部设有可与扳轮配合的齿,齿圈与夹爪上的螺纹形成螺纹传动机构,钻体后部有螺纹孔或锥孔。安装使用时,钻体后部的螺纹孔与动力机具的传动轴螺杆连接,传动轴转动时驱动钻体带动三爪及所夹的工具同步转动。装夹工具时,将扳手插入扳轮孔内旋转,扳手上的齿与齿圈上的齿相啮合并带动齿圈相对于钻体旋转,齿圈旋转通过内螺纹带动夹爪在钻体斜孔中向前移动而夹紧工具柄。随着扳手钻夹头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对钻夹头在承受震动冲压时夹持工具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通用的扳手钻夹头无防震、锁紧功能,难以满足其使用要求。钻夹头在工作时,由于振动或冲击,钻夹头易松动,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安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加工方便、抗冲击性好、使用安全、工作稳定,能满足高性能使用要求的扳手钻夹头。本技术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扳手钻夹头,包括有钻体、外套、齿圈、夹爪、扳轮,三个夹爪分别安装在钻体的三个等分斜孔内,齿圈安装在钻体的丝母槽内,齿圈和夹爪的螺纹形成螺纹传动机构,外套通过压装同齿圈形成一旋转的整体,其特征是外套后部安装有扁型锁片和可相对外套转动的锁定环,钻体后部设有与锁片配合的棘轮。通过锁定环相对外套的转动使扁型锁片同棘轮接触和分开,在接触状态下外套及齿圈只能够沿着夹紧工具的方向转动,达到在冲击状态下工作防松动的目的。本技术所说的外套在后部有一直型圆柱翻边,在直型圆柱翻边部位开有安装锁片的两个槽,锁片安装在槽内与外套和锁定环形成同一转动体,在锁定环相对外套转动中实现锁片沿外套半径方向的移动。本技术钻体后部压装有支撑板,保证外套自由状态的可靠定位,使锁定机构更加的可靠。本技术所说的锁紧机构在锁紧状态下旋转齿圈伴有清晰的响声,手感、声感明显。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克服了现在扳手钻夹头无锁紧装置的不足。其操作使用快捷、可靠、方便,具有结构合理,装配方便、性能稳定、工作可靠等优点,适用于各种钻具的装夹。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锁片和棘轮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标号是1.钻体、2.外套、3.齿圈、4.夹爪、5.扳轮、6.支撑板、7.锁定环、8.后盖、9.锁片、10.棘轮。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扳手钻夹头,其设有钻体1、外套2、齿圈3、夹爪4、扳轮5,其中外套2过盈连接在齿圈3上,三个夹爪分别安装在钻体1上的三个等分的斜孔内,齿圈3安装在钻体的齿圈槽内,其下部设有可与扳轮5配合的齿,扳轮5通过钻体1上的扳轮孔实现操作,齿圈3与夹爪4上的螺纹配合形成螺纹传动机构,通过转动外套2或使用扳轮5带动齿圈3转动,齿圈3经螺纹带动夹爪4在钻体1上的斜孔内前后移动,从而使三个夹爪张开或闭合。上述结构以及各部件的关系属已有技术,此不详述。本技术的特点是外套2后部安装有扁型锁片9和可相对外套转动的锁定环7,钻体1后部设有与锁片9配合的棘轮10。本技术外套2在后部有一直型圆柱翻边,在直型圆柱翻边部位开有安装锁片9的两个开口槽,锁片安装在槽内与外套2形成同一转动体。如图2所示。锁紧环7通过外套2的台阶面和翻边圆柱面定位安装在外套2上,并能和外套发生相对的转动,通过锁紧环7的转动驱使锁片9在外套上发生径向位移,使锁片压紧棘轮10实现锁紧,达到自锁、防松、抗震动目的。松开时将锁定环7朝着打开的方向同外套发生转动,锁片9靠自身的弹性张开回到原始的状态,脱离锁紧。本技术的棘轮10可以是由薄板冲击而成,通过压配的方式同钻体安装成为一体。也可以在钻体1上直接的加工出来,在钻体的后部直接冲压设有棘轮。当锁片9紧靠棘轮10,并与外套一起相对钻体沿着夹紧的方向旋转时,就会发出锁紧的响声,棘轮10齿型的角度决定了在锁紧状态下外套只能够沿夹紧方向旋转。本技术钻体丝母槽后部压装有支撑板6,其可以保证外套自由状态的可靠定位,使锁定机构工作更加可靠。钻体的后部还设有后盖8,防止掉入,影响工作。本技术使用时不会因振动或冲击使钻具松动,具有结构合理、装配方便、性能稳定、工作可靠、手感明显、使用方便、安全等优点,适用于各种钻具的装夹。权利要求1.一种扳手钻夹头,包括有钻体、外套、齿圈、夹爪、扳轮,三个夹爪分别安装在钻体的三个等分斜孔内,齿圈安装在钻体的丝母槽内,齿圈和夹爪的螺纹形成螺纹传动机构,外套通过压装同齿圈形成一旋转的整体,其特征是外套后部安装有扁型锁片和可相对外套转动的锁定环,钻体后部设有与锁片配合的棘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钻夹头,其特征是所说的外套在后部有一直型圆柱翻边,在直型圆柱翻边部位开有安装锁片的两个开口槽,锁片安装在槽内与外套和锁定环形成同一转动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钻夹头,其特征是钻体的后部直接冲压设有棘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钻夹头,其特征是钻体丝母槽后部压装有支撑板。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钻夹头,其特征是钻体的后部还设有后盖。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扳手钻夹头,包括有钻体、外套、齿圈、夹爪、扳轮,三个夹爪分别安装在钻体的三个等分斜孔内,齿圈安装在钻体的丝母槽内,齿圈和夹爪的螺纹形成螺纹传动机构,外套通过压装同齿圈形成一旋转的整体,外套后部安装有扁型锁片和可相对外套转动的锁定环,钻体后部设有与锁片配合的棘轮。本技术具有锁紧功能,使用快捷,方便,不会因振动或冲击使钻具松动,具有结构合理、装配方便、性能稳定、工作可靠、使用安全等优点,适用于各种钻具的装夹。文档编号B23Q3/00GK2710804SQ20042004056公开日2005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11日专利技术者杨桂模, 高平, 吴登龙 申请人:山东威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扳手钻夹头,包括有钻体、外套、齿圈、夹爪、扳轮,三个夹爪分别安装在钻体的三个等分斜孔内,齿圈安装在钻体的丝母槽内,齿圈和夹爪的螺纹形成螺纹传动机构,外套通过压装同齿圈形成一旋转的整体,其特征是:外套后部安装有扁型锁片和可相对外套转动的锁定环,钻体后部设有与锁片配合的棘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桂模高平吴登龙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威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