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输液瓶的改进型轧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50165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30 06: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轧盖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兽用大输液瓶的轧盖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输液瓶的改进型轧盖装置,包括输送带(1)、轧盖轨道(2)、拨瓶板(4)、护栏(6)、输液瓶(7)和导向口(8),所述的拨瓶板(4)固定在护栏(6)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轧盖轨道(2)下方垫有一块厚度为15mm的尼龙垫板(3),所述的尼龙垫板(3)通过沉头螺栓(5)固定在轧盖轨道(2)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180mm新规格输液瓶时不需更换新的轧盖机,也无需使用操作烦琐的瓶托,有效的提升了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轧盖机
,尤其涉及用于兽用大输液瓶的轧盖装置。
技术介绍
兽用大输液瓶(大容量注射剂)的轧盖,是注射剂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其工作过程是将已灌注药液并加胶塞的输液瓶,经输送带和导向口输送至轧盖轨道中,由拨瓶板将输液瓶拨入固定位置自动挂上铝盖,此时轧盖机轧头同步落下进行轧盖,轧完盖后由拨瓶板将输液瓶拨出轧盖轨道,完成整个轧盖工序。现有的轧盖机适用于原国标输液瓶规格的轧盖,原国标输液瓶的瓶身高度为180mm,目前新国标规定输液瓶的瓶身高度为165mm。为适应新规格输液瓶的轧盖,避免更换新型轧盖机,轧盖机生产厂家配套制作了一种可以增高输液瓶瓶身的瓶托,将输液瓶放入瓶托后,输液瓶高度可达到180mm,即可进行正常轧盖,从而为生产企业减少了资金投入。但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用瓶托将输液瓶托高来完成轧盖的方法其效率较低,轧盖前需人工将输液瓶逐个放入瓶托中,轧好盖后需逐一将输液瓶从瓶托中取出,整个生产过程费时费工费力,既增加了生产成本又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适应新规格输液瓶和提高生产效率的轧盖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大输液瓶的改进型轧盖装置,包括输送带、轧盖轨道、拨瓶板、护栏、输液瓶和导向口,所述的拨瓶板固定在护栏上,在所述的轧盖轨道下方垫有一块厚度为15_的尼龙垫板,所述的尼龙垫板通过沉头螺栓固定在轧盖轨道上。本技术所述的尼龙垫板的两端向中间加工成斜面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现有轧盖机的轧盖轨道中加装一块尼龙垫板后,可使165 mm高的输液瓶到达轧盖机轧头下方时,高度垫高15mm,达到原用输液瓶的高度180 mm。加装此尼龙垫板后,使用新国标输液瓶不需更换新的轧盖机,也无需使用操作烦琐的瓶托,有效的提升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轧盖轨道和尼龙垫板在A-A线的剖视图。1-输送带2-轧盖轨道3-尼龙垫板4-拔瓶板5-沉头螺栓 6-护栏 7-输液瓶 8-导向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限于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大输液瓶的改进型轧盖装置包括输送带1、轧盖轨道2、拨瓶板4、护栏6、输液瓶7和和导向口 8,所述的拨瓶板4固定在护栏6上,在所述的轧盖轨道2下方垫有一块厚度为15_的尼龙垫板3,所述的尼龙垫板3通过沉头螺栓5固定在轧盖轨道2上。在本实施例中,取一块长400mm、宽90mm、厚15mm的尼龙垫板3,按其长向方向,从两端向中间每边量100mm,在砂轮上将IOOml的这段打磨成水平倾斜角度为15度的斜面,使两端至中间形成一个相对平缓的斜面。在距尼龙板垫3两端150_的中心位置打两个8_沉头螺栓孔,在轧盖轨道2上相应的位置也打两个沉头螺栓孔,将尼龙垫板3用8_的不锈钢沉头螺栓5固定在轧盖轨道2上。轧盖时,将已灌注药液并加胶塞的输液瓶7经输送带I输送到导向口 8后,通过输送带I的推力和导向口 8的转向作用,将输液瓶7送入轧盖轨道2中,由拨瓶板4将输液瓶7拨入固定位置自动挂上铝盖,此时轧盖机轧头同步落下进行轧盖,轧盖结束后通过拨瓶板4的推力将输液瓶7拨出轧盖轨道。权利要求1.一种大输液瓶的改进型轧盖装置,包括输送带(I)、轧盖轨道(2)、拨瓶板(4)、护栏(6)、输液瓶(7)和导向口(8),所述的拨瓶板(4)固定在护栏(6)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轧盖轨道(2)下方垫有一块厚度为15mm的尼龙垫板(3),所述的尼龙垫板(3)通过沉头螺栓(5)固定在轧盖轨道(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输液瓶的改进型轧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垫板(3)的两端向中间加工成斜面状。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轧盖机
,尤其涉及用于兽用大输液瓶的轧盖装置。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输液瓶的改进型轧盖装置,包括输送带(1)、轧盖轨道(2)、拨瓶板(4)、护栏(6)、输液瓶(7)和导向口(8),所述的拨瓶板(4)固定在护栏(6)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轧盖轨道(2)下方垫有一块厚度为15mm的尼龙垫板(3),所述的尼龙垫板(3)通过沉头螺栓(5)固定在轧盖轨道(2)上。本技术在使用180mm新规格输液瓶时不需更换新的轧盖机,也无需使用操作烦琐的瓶托,有效的提升了生产效率。文档编号B67B3/00GK202953797SQ201220626728公开日2013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4日专利技术者王为明, 李纪前 申请人:大理金明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输液瓶的改进型轧盖装置,包括输送带(1)、轧盖轨道(2)、拨瓶板(4)、护栏(6)、输液瓶(7)和导向口(8),所述的拨瓶板(4)固定在护栏(6)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轧盖轨道(2)下方垫有一块厚度为15mm的尼龙垫板(3),所述的尼龙垫板(3)通过沉头螺栓(5)固定在轧盖轨道(2)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为明李纪前
申请(专利权)人:大理金明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