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旱两用秸秆还田耕整刀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46097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30 0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旱两用秸秆还田耕整刀辊,包括刀轴、安装在刀轴两端的外刀盘及安装在刀轴上的多个内刀盘和刀座,外刀盘的内端面和内刀盘的两侧端面上均安装有多把外弯刀,外刀盘和内刀盘相对端面上的外弯刀之间设置有螺旋横刀,每把螺旋横刀的切削刃口上均匀分布50~60个锯齿,刀座按螺旋线方式环绕布置在所述的刀轴上,刀座上装有内弯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带有锯齿的螺旋横刀和安装在刀轴上的内、外弯刀有序地将土壤切削成方块形,而且能将秸秆揉碎并均匀地埋在耕作层;掩埋在土壤下的秸秆加快了腐蚀的速度,可以为土壤提供更多有机质,减少化肥使用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旱两用秸秆还田耕整刀辊
本技术涉及农业耕整机械,具体地指一种水旱两用秸杆还田耕整刀辊。
技术介绍
农作物秸杆是农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主要副产物,是重要的可再生生物资源之一。现在,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秸杆已不在是主要的燃料,为了方便种植下茬作物,人们对秸杆进行就地焚烧,不仅污染空气,而且还使土壤板结,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和耕地恶化。秸杆还田,具有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养分,减少化肥用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质地等好处。近年来,为了解决秸杆还田技术问题,人们研制了一些使秸杆还田的机械,如技术专利ZL99248205.4“双辊秸杆还田耕整机”,其工作部分包括前旋耕粉碎刀辊和后旋耕覆盖刀辊,通过两者的共同作用,实现秸杆粉碎还田,但存在功耗大、机械负荷重等问题。技术专利ZL00226608.3“有秸杆还田功能的旋耕机”,其采用皮带带动工作部件旋耕弯刀的刀轴,然而易出现由于负载过大而产生打滑使秸杆不能正常还田的问题。技术专利 ZL200710141508.3 “水田埋茬旋耕机”,在犁刀轴后方设置一压茬滚,压茬滚随机滚动,将旋耕下的秸杆压入泥土里,但是存在功耗大,机械负荷重,易挂草,带草等问题。技术专利 ZL200820041185.0 “秸杆还田机”,主要由齿轮箱、机架、机架侧板以及分别安装在机架侧板上的秸杆切碎埋草机构以及安装在机架侧板间的压草平整机构组成,实现一机多用,提高大、中型拖拉机的利用率,但秸杆覆盖率不高。技术专利ZL200820066760.2“悬挂式多用农田耕整作业机”,设计了可以根据不同的农艺要求与松土铲刀、松土弯刀或其它土壤工作部件组合为一体进行作业的单体式组合刀盘,增加了拉伸弹簧阻尼器、分体式镇压辊等工作部件,能够同时完成农田耕整过程中的耕耙、灭茬、埋草、镇压、保墒等农艺复式作业, 但存在刀盘结构复杂、秸杆覆盖率低的问题。技术专利ZL200820214707.2 “水田秸杆掩埋旋耕机”,可完成水田秸杆掩埋、碎土、秸杆覆盖等功能,但耕作后地表平整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实用新 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水旱两用秸杆还田耕整刀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水旱两用秸杆还田耕整刀辊,包括刀轴、安装在刀轴两端的外刀盘及安装在刀轴上的多个内刀盘和刀座,所述外刀盘的内端面和内刀盘的两侧端面上均安装有多把外弯刀,所述外刀盘和内刀盘相对端面上的外弯刀之间设置有螺旋横刀,所述每把螺旋横刀的切削刃口上均匀分布5(Γ60个锯齿,所述刀座按螺旋线方式环绕布置在所述的刀轴上,所述刀座上装有内弯刀。这样,刀座按螺旋线方式环绕在每节刀轴上,这种布置与螺旋横刀协调,保证刀座上内弯刀切土的连续性,将秸杆和土壤先行顺序切削和划分开,利于后续螺旋刀辊对土壤和秸杆进行旋耕翻埋,同时可以使受力较均衡。上述方案中,所述内刀盘将两端外刀盘之间的刀轴均匀分成两节,所述每节刀轴 长31(T340mm,每节刀轴上的螺旋横刀的螺旋旋向相同,相邻两节刀轴上的螺旋横刀的螺旋 旋向不同,所述螺旋横刀的螺旋升角为20° 30°。耕作幅宽可根据需要在两节基础上按 节数增加。进一步地,所述刀座环绕在每节刀轴上并布置有5排,每排布置3或4把刀座。进一步地,所述外刀盘的内端面和内刀盘的两侧端面上均安装有5把相同外弯 刀。进一步地,所述外刀盘的外端面分别距所述刀轴外端面9(Tl30mm。进一步地,所述刀轴设置有外刀盘、内刀盘或刀座处直径为4(T50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水旱两用秸杆还田耕整刀辊采用带有锯齿的螺旋横刀和安装在刀 轴上的内、外弯刀有序地将土壤切削成方块形,而且能将秸杆揉碎并均匀地埋在耕作层;掩 埋在土壤下的秸杆加快了腐蚀的速度,可以为土壤提供更多有机质,减少化肥使用量。2、本技术水旱两用秸杆还田耕整刀辊其平均耕深为120mm,通过加设罩壳、悬 挂架和托板装置后,与拖拉机配套使用,能够一次完成压杆、旋耕、起浆、埋杆、碎土、平地等 多道联合作业工序,全面达到下茬作物播栽的农艺要求,其耕作质量明显优于传统旋耕机, 实现一机多用。3、本技术水旱两用秸杆还田耕整刀辊的基本耕幅为700mm,可设计成不同幅 宽的系列机具,广泛适合于南北方水田、旱地的高茬秸杆直接埋覆还田耕整作业,作业效果 完全能满足下茬水旱作物的播栽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水旱两用秸杆还田耕整刀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螺旋横刀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水旱两用秸杆还田耕整刀辊,包括刀轴1、安装在刀轴I两端的外刀盘 2及安装在刀轴I上的一个内刀盘4和刀座3。内刀盘4将两端外刀盘2之间的刀轴I均 勻分成两节,每节刀轴I长331mm。外刀盘2的内端面和内刀盘4的两侧端面上均安装有5 把相同外弯刀5。外刀盘2和内刀盘4相对端面上的外弯刀5之间设置有螺旋横刀6,螺旋横刀6的 螺旋升角为25°。如图2所示,每把螺旋横刀6的切削刃口上均匀分布55个锯齿6.1。每 节刀轴I上的螺旋横刀6的螺旋旋向相同,相邻两节刀轴I上的螺旋横刀6的螺旋旋向不 同,一侧刀轴I上的螺旋横刀6为左螺旋横刀,另一侧刀轴I上的螺旋横刀6右螺旋横刀。刀座3按螺旋线方式环绕在每节刀轴I上并布置有5排,每排布置3或4把刀座 3,刀座3上装有内弯刀7。外刀盘2的外端面分别距刀轴I外端面9(Tl30mm。刀轴I设置有外刀盘2、内刀 盘4或刀座3处直径为4(T50mm。刀轴I左端有带键槽的轴段,其与侧边齿轮箱相接,刀轴I右端安装在机架侧板上。本技术工作原理如下:使用时,通过在本技术的水旱两用秸杆还田耕整刀辊上加设罩壳、悬挂架和 托板装置,采用三点悬挂方式与船式拖拉机连接,由船式拖拉机提供动力。船式拖拉机输 出轴将动力通过中央链传动减速后传递给侧边齿轮箱,经过侧边齿轮箱减速后,传递给刀 轴1,刀轴I要求转速为280r/min。在前进时,刀轴I上带有锯齿6.1的螺旋横刀6先横向 切削土壤,紧接着,外弯刀5、内弯刀7竖向切削土壤,将覆有秸杆的田块有序地切割成方块 形,同时揉碎秸杆并将其埋覆,完成旋耕、埋杆、碎土等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旱两用秸秆还田耕整刀辊,包括刀轴(1)、安装在刀轴(1)两端的外刀盘(2)及安装在刀轴(1)上的多个内刀盘(4)和刀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刀盘(2)的内端面和内刀盘(4)的两侧端面上均安装有多把外弯刀(5),所述外刀盘(2)和内刀盘(4)相对端面上的外弯刀(5)之间设置有螺旋横刀(6),所述每把螺旋横刀(6)的切削刃口上均匀分布50~60个锯齿(6.1),所述刀座(3)按螺旋线方式环绕布置在所述的刀轴(1)上,所述刀座(3)上装有内弯刀(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旱两用秸杆还田耕整刀辊,包括刀轴(I)、安装在刀轴(I)两端的外刀盘(2) 及安装在刀轴(I)上的多个内刀盘(4)和刀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刀盘(2)的内端面和内刀盘(4 )的两侧端面上均安装有多把外弯刀(5 ),所述外刀盘(2 )和内刀盘(4 )相对端面上的外弯刀(5)之间设置有螺旋横刀(6),所述每把螺旋横刀(6)的切削刃口上均匀分布 50^60个锯齿(6.1),所述刀座(3)按螺旋线方式环绕布置在所述的刀轴(I)上,所述刀座(3)上装有内弯刀(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旱两用秸杆还田耕整刀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刀盘(4)将两端外刀盘(2)之间的刀轴(I)均匀分成两节,所述每节刀轴(I)长31(T340mm,每节刀轴(I)上的螺旋横刀(6)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俊芳张居敏周勇张国忠许绮川贺小伟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农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