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铺设人行道、广场路面等的生态地面砖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时间里,进行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城市建筑密度过高,城市路面多为非生态材料,不能吸水、蓄放水,严重破坏了城市区域的大气生态循环,地表水生态循环,造成城市热岛效应。由于路面不能吸水,在下雨天气,雨水不但不能及时渗入地表以完成水循环,而且容易聚积过快造成水浸街、水积道路等现象,容易造成交通事故。2012年6月23日首都北京大雨造成全市交通瘫痪,就是典型例证。因此,地面材料必须有生态性,在雨天能吸水、蓄水、透水,这样既能保持生态水循环,又能保证路面积水量小,有利于保证交通的安全和通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孔隙率大于50%,吸水率大于30%的生态地面砖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所述底层的制备材料包括下列组分和质量份数的原料: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后的炉渣颗粒:40"50% ;碎石颗粒:10"20% ;磨细砂:5% 15% ;石灰:5 15%和水:5 10% ;所述面层的制备材料包括下列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态地面砖,由底层和面层构成,所述面层通过分次布料和震动挤压成型粘结在所述底层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的制备材料包括下列组分和质量份数的原料: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后的炉渣颗粒:40~50%;碎石颗粒:10~20%;磨细砂:5%~15%;石灰:5~15%和水:5~10%;所述面层的制备材料包括下列组分和质量份数的原料: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后的底灰:30~50%;碎石:30~40%;磨细砂:5~15%;石灰:5~15%;与水:5~2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祖鸿,范根育,鲁敏,郭华芳,陈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