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厌氧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42687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9 20:04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有机物降解效率低、沼气产率低、运行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的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低速厌氧处理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高温厌氧和中温厌氧二级处理工艺,在高温厌氧处理阶段,高浓度有机废水有机物去除效率高,在中温厌氧处理阶段,继续生物降解高温厌氧处理不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使高浓度有机废水的降解更彻底,同时增加沼气的产生量,提高厌氧生物处理的效率和有机物的去除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厌氧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厌氧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是目前水体和土壤主要污染源,具有有机物和悬浮物浓度高、可生化性能差、运行费用高等特点。目前传统的好氧工艺很难对高浓度有机废水中污染物进行有效的去除,而且运行费用极高。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的关键是有效降解有机物、去除悬浮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能、降低运行成本和获得具有经济效益的副产物。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厌氧处理技术是指在无分子氧参与的情况下,通过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把大分子难降解有机物最终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提高可生化性能,并有效去除悬浮物,获得清洁能源甲烷(CH4)的工艺。现行的厌氧处理技术主要是中温发酵工艺。高浓度有机废水经降温达到35~38℃后直接进入中温厌氧发酵罐,出水经过三相分离,沼气经过回收装置汇集至沼气净化系统,污泥存在反应罐内,维持较高的污泥负荷。为了提高有机物去除率和沼气产率,人们不断对设备和工艺流程进行改进,不断摸索厌氧技术的控制条件,对厌氧反应器的温度、pH和碱度、氧化还原电位、有毒及抑制性物质、有机负荷、营养负荷、营养比例及微量元素等进行了研究,先后开发了厌氧生物接触工艺(ACP)、厌氧生物滤池工艺、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等,通过提高污泥浓度、控制污泥停留时间(SRT)和水利停留时间(HRT)等提高容积负荷,增加污泥停留时间,缩短水力停留时间。但是传统的高速厌氧反应器有机物去除效率和沼气产率较低,对后续处理工艺要求较高;由于高温厌氧菌群和中温厌氧菌群喜好的温度范围不同,传统的单一温度厌氧反应器不能最大效率的利用高温或中温厌氧菌群。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有机物降解效率低、沼气产率低、运行成本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的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低速厌氧处理工艺。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厌氧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将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预处理,去除大块悬浮物;2)经预处理后的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输送至进水高温冷却塔,进行冷却处理,降温至52-58℃;3)经冷却处理后的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送至水调节池,进行搅拌处理;4)经搅拌处理后的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采用提升泵提升至高温厌氧发酵罐,进行高温厌氧处理;5)高温厌氧处理后的有机废水输送至中温冷却塔,进行冷却处理,降温至32-38℃;形成固液混合态废水;6)将冷却处理后的固液混合态有机废水用格栅过滤,送至沉淀池,进行沉降处理;7)经沉降处理后的有机废水送至中间调节池,进行搅拌处理;8)经搅拌处理后的有机废水采用中间提升泵提升至中温发酵罐,进行中温厌氧处理;9)经中温厌氧处理后的有机废水排出。其中,高温发酵罐中混合液回流比50%~60%。其中,所述高温发酵罐的COD容积负荷分别为4.5-7kgCOD/m3.d。其中,所述沉淀池中的污泥进入污泥泵房,污泥回流比为50%-100%,剩余污泥输送至污泥处理单元。其中,所述中温发酵罐的COD容积负荷分别为4-6kgCOD/m3.d。其中,高温厌氧发酵罐和中温厌氧发酵罐分离得到的沼气汇集通过抽风机抽至沼气净化单元,本工艺沼气产量为20~25m3气/m3水。其中,所述中温冷却塔为玻璃钢逆流式中空冷却塔。本专利技术采用高温厌氧和中温厌氧二级处理工艺,在高温厌氧处理阶段,高浓度有机废水有机物去除效率高,在中温厌氧处理阶段,继续生物降解高温厌氧处理不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使高浓度有机废水的降解更彻底,同时增加沼气的产生量,提高厌氧生物处理的效率和有机物的去除率。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厌氧处理工艺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厌氧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将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预处理,去除大块悬浮物。2)经预处理后的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输送至进水高温冷却塔,进行冷却处理,降至52-58℃。其中,进水高温冷却塔为玻璃钢中空逆流冷却塔,将高浓度有机废水温度降至55℃左右,其温度误差小于3℃,即52-58℃。高温厌氧菌群生殖的适宜温度为55℃左右,有利于高温厌氧菌群的繁殖,可以高效去除有机物,提高可生化性能。3)经冷却处理后的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送至水调节池,进行搅拌处理;其中,有机废水在进水调节池的停留时间大于4小时,所述进水调节池搅拌机为玻璃钢立式搅拌器。4)经搅拌处理后的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采用提升泵提升至高温厌氧发酵罐,进行高温厌氧处理。其中,所述进水提升泵为化工流程泵,配防爆电机,变频控制,与进水调节池液位联锁,低位报警,高位启动。其中,高温厌氧发酵罐设计COD容积负荷为4.5~7kgCOD/m3.d,混合液回流比为50~60%,高温厌氧发酵罐为圆柱形拱顶结构,其直径与高的比值为1:1~1:2。高温厌氧发酵罐接种装置为高效接种器,直径为DN200~DN300。5)高温厌氧处理后的有机废水输送至中温冷却塔,进行冷却处理,降温至32-38℃;形成固液混合态废水。其中,中温冷却塔为中空逆流冷却塔,可以将废水降温至35℃左右,其温度误差小于3℃,即32-38℃。有机废水在中间调节池停留时间大于2小时,中间调节池搅拌机为玻璃钢立式搅拌器。高温厌氧发酵罐分离得到的沼气汇集通过抽风机抽至沼气净化单元。6)将冷却处理后的固液混合态有机废水用格栅过滤,送至沉淀池,进行沉降处理。其中,格栅为网板阶梯式,其孔径为5~20mm,沉淀池为辐流式沉淀池,设计表面负荷为0.8~1.2m3/m2.h,污泥回流比为50%~100%,吸泥机为周边传动吸泥机。其中,所述沉淀池中的污泥进入污泥泵房,部分污泥回流,采用污泥回流泵提升至高温厌氧发酵罐,进行高温厌氧处理,污泥回流比为50%~100%。剩余污泥采用剩余污泥泵送至污泥处理单元输送至污泥处理单元。污泥回流泵和剩余污泥泵皆为耐腐蚀螺杆泵,配防爆电机,与污泥泵房液位联锁,低位报警,高位启动。7)经沉降处理后的有机废水送至中间调节池,进行搅拌处理。8)经搅拌处理后的有机废水采用中间提升泵提升至中温发酵罐,进行中温厌氧处理。其中,中间提升泵为化工流程泵,配防爆电机,与中间调节池液位联锁,低位报警,高位启动。中温厌氧发酵罐设计COD容积负荷为4.0~6kgCOD/m3d。中温厌氧发酵罐为圆柱形拱顶结构,其直径与高的比值为1:1~1:2。9)经中温厌氧处理后的有机废水排出。中温厌氧发酵罐分离得到的沼气与高温厌氧发酵罐分离得到的沼气汇集在一起通过抽风机抽至沼气净化单元,整个工艺流程中,沼气产量为20~25m3气/m3水。本工艺采用高温厌氧和中温厌氧二级处理工艺能够充分发挥不同微生物菌群的特点,提高厌氧生物处理的效率和有机物的去除率。高浓度有机废水在高温厌氧阶段,有机物去除效率高,接下来的中温厌氧处理能够继续生物降解高温厌氧处理不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使高浓度有机废水的降解更彻底,同时增加沼气的产生量。使用时本专利技术考虑了高温厌氧菌群和中温厌氧菌群喜好的温度范围不同,利用高效的高温厌氧菌群和中温厌氧菌群分开处理有机废水,充分利用高浓度有机废水的余热,使厌氧菌群的活性达到最高,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厌氧处理工艺

【技术保护点】
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厌氧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预处理,去除大块悬浮物;经预处理后的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输送至进水高温冷却塔,进行冷却处理,降温至52?58℃;经冷却处理后的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送至水调节池,进行搅拌处理;经搅拌处理后的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采用提升泵提升至高温厌氧发酵罐,进行高温厌氧处理;高温厌氧处理后的有机废水输送至中温冷却塔,进行冷却处理,降温至32?38℃;形成固液混合态废水;将冷却处理后的固液混合态有机废水用格栅过滤,送至沉淀池,进行沉降处理;经沉降处理后的有机废水送至中间调节池,进行搅拌处理;经搅拌处理后的有机废水采用中间提升泵提升至中温发酵罐,进行中温厌氧处理;经中温厌氧处理后的有机废水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1.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厌氧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预处理,去除大块悬浮物;2)经预处理后的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输送至进水高温冷却塔,进行冷却处理,降温至52-58℃;3)经冷却处理后的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送至进水调节池,进行搅拌处理;4)经搅拌处理后的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采用提升泵提升至高温厌氧发酵罐,进行高温厌氧处理,所述高温发酵罐中混合液回流至进水调节池,回流比50%~60%;5)高温厌氧处理后的有机废水输送至中温冷却塔,进行冷却处理,降温至32-38℃;形成固液混合态废水;6)将冷却处理后的固液混合态有机废水用格栅过滤,送至沉淀池,进行沉降处理,所述沉淀池中的污泥进入污泥泵房,部分污泥回流,采用污泥回流泵提升至高温厌氧发酵罐,污泥回流比为50%~100%,剩余污泥输送至污泥处理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霖仝芳轩周正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巴安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