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式输送机用断带抓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42518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9 1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式输送机用断带抓捕装置,包括机架、抓捕机构以及触发机构,所述抓捕机构包括上输送带抓捕部和下输送带抓捕部,所述上输送带抓捕部与下输送带抓捕部均包括抓捕动分部与抓捕静分部,所述抓捕动分部可摆向并靠近抓捕静分部,并与抓捕静分部配合形成能抓捕带式输送机断带的夹持间隙;所述触发机构包括用于对抓捕动分部进行锁紧的卡接部以及带动所述卡接部旋转的连杆组件,所述卡接部位于上输送带抓捕部的左、右两端外侧且位于下输送带抓捕部的左、右两端内侧。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抓捕机构的触发方式是纯机械式的,结构简单,安装维修方便,而且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触发机构的高度可根据输送带的高度进行适应性调节,从而保证了触发的灵敏性和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带式输送机
,尤其涉及一种带式输送机用断带抓捕装置,适用于矿山、冶金、化工、轻工、煤炭、港口的物料运输的带式输送机的上、下层输送带的断带保护。
技术介绍
带式输送机广泛应用于矿山、冶金、化工、轻工、煤炭、港口等诸多领域,随着输送距离的加长、输送带传动带来的磨损以及检修的失误,带式输送机在作业过程中发会生断带事故,为克服发生断带事故造成的损失,一般在带式输送机上安装断带抓捕装置。目前,常用的断带抓捕装置按照动力源的不同,可分为两种:摩擦驱动式和电液式,前者是利用带断或逆止器失效后沿倾斜方向下滑产生的摩擦力为驱动源带动闸块摆动,对输送带沿线任何随机性的断带都能有效地把上、下空段输送带抓捕住;后者利用断带检测传感器检测断带信号,通过电液装置驱动闸块动作实施抓捕。这些常用的断带抓捕装置均存在以下一种或几种缺点,主要表现在:一是抓捕装置与带式输送机共用一个机架,其强度较低;二是传动部件较多,尘土和物料很容易阻滞活动部件的运动,无形中降低了抓捕装置的可靠性;三是抓捕点小,很容易造成输送带撕裂,对输送带造成二次损伤。中国专利CN 201713083U公开了一种带式输送机断带抓捕器,包括上胶带抓捕部和下胶带抓捕部;上胶带抓捕部包括在重力作用下能向上摆动的上抓捕动分部与固定在机架上部的上抓捕静分部,上抓捕动分部摆向并靠近位于其上方的上抓捕静分部,并与上方抓捕静分部配合形成能抓捕上层断带的上方夹持隙;下胶带抓捕部包括在重力作用下能向下摆动的下抓捕动分部与固定在机架下部的下抓捕静分部,下抓捕动分部摆向并靠近位于其下方的下抓捕静分部,并与下方抓捕静分部配合形成能抓捕下层断带的下方夹持隙。该专利中的断带抓捕器在正常情况下作托辊使用,当发生断带时,输送带张力骤降,依靠部件的重力作用触发上、下胶带抓捕部从而对断带实施抓捕。该专利中的断带抓捕器虽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安装维修方便,但其易磨损、工作可靠性不稳定,断带抓捕的灵敏性不高。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 一种带式输送机用断带抓捕装置,不仅能可靠地识别断带故障,而且可以进行输送带断带时的同步快速抓捕。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带式输送机用断带抓捕装置,包括机架、抓捕机构以及触发机构,所述抓捕机构包括上输送带抓捕部和下输送带抓捕部,所述上输送带抓捕部与下输送带抓捕部均包括抓捕动分部与抓捕静分部,所述抓捕动分部可摆向并靠近抓捕静分部,并与抓捕静分部配合形成能抓捕带式输送机断带的夹持间隙;所述触发机构包括用于对抓捕动分部进行锁紧的卡接部以及带动所述卡接部旋转的连杆组件,所述卡接部位于上输送带抓捕部的左、右两端外侧且位于下输送带抓捕部的左、右两端内侧;所述卡接部包括左侧卡接部和右侧卡接部,所述左侧、右侧卡接部均包括上方卡接部和下方卡接部,所述左侧卡接部和右侧卡接部的结构相同,并成左右对称布置;所述上方卡接部和下方卡接部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套设在第一耳板内,所述第一耳板的底端固连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与机架固连;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间固设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第二连杆的末端垂直设置有第三连杆;所述左侧卡接部对应的第三连杆与右侧卡接部对应的第三连杆之间设置有联动杆,联动杆的设置实现了左侧卡接部和右侧卡接部的同步动作;上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及联动杆构成上述的连杆组件;所述机架包括左侧机架和右侧机架,所述抓捕机构和触发机构均位于左、右侧机架之间且位于应用中的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的下方。所述上输送带抓捕部还包括配重臂,所述配重臂的末端装设有配重块;所述上输送带抓捕部的抓捕动分部为上抓捕架,所述上抓捕架通过第一转轴与机架相铰接;所述配重臂的前端与上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上输送带抓捕部的抓捕静分部为上方横梁,所述上方横梁位于上抓捕架的上方;所述上抓捕架上设置有与上述卡接部相适配的一号卡槽;所述下输送带抓捕部的抓捕动分部为下抓捕架,所述下抓捕架通过第二转轴与机架相铰接;所述下输送带抓捕部的抓捕静分部位下方横梁,所述下方横梁位于下抓捕架的下方;所述下抓捕架上设置有与上述卡接部相适配的二号卡槽;所述一号卡槽包括左侧一号卡槽和右侧一号卡槽,所述二号卡槽包括左侧二号卡槽和右侧二号卡槽。所述上方卡接部设置在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上侧并与上述一号卡槽相卡接,所述下方卡接部设置在第一连杆的另一端的下侧并与上述二号卡槽相卡接;所述上、下方卡接部均包括卡柱和联动板,所述联动板的底端与上述第一连杆固连,联动杆的顶端两侧分别固设有第二耳板,所述第二耳板上开设有卡柱安装孔,所述卡柱的两端设置有定位螺杆。所述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之间套设有抽动杆,所述抽动杆的截面呈L形;所述抽动杆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定位通孔,所述第二、第三连杆靠近抽动杆的一端均开设有多个定位通孔;所述第二、第三连杆通过穿设在其自身的定位通孔和对应抽动杆端的定位通孔内的销轴实现定位。所述上抓捕架位于所述左侧机架和右侧机架之间,上抓捕架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上述第一转轴与所述左、右侧机架的对应部位相铰接。所述配重臂包括左侧配重臂和右侧配重臂,所述左、右侧配重臂的前端分别从对应侧的机架的外侧与上述第一转轴的突出段相固连;所述左侧配重臂和右侧配重臂的末端均装设有上述配重块,所述左、右侧配重臂的结构相同,并成左右对称布置。所述下抓捕架位于上述左侧机架和右侧机架之间,下抓捕架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上述第二转轴与所述左、右侧机架的对应部位相铰接。所述上抓捕架、上方横梁、下抓捕架及下方横梁的抓捕边缘端的截面均呈圆弧形,从而减小了抓捕时对输送带两侧边缘的剪切应力。所述上抓捕架的长度大于所述下抓捕架的长度,所述上抓捕架的长度与应用中的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的带宽相当。所述左侧机架与右侧机架之间的宽度大于应用中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的带宽。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中的抓捕机构在正常情况下作承运板用,当发生断带时,输送带瞬间落至触发机构的联动杆上,在重力的作用下,本专利技术中的连杆组件带动卡接部反转从而松开对抓捕架的锁紧,上抓捕架在配重块的重力作用下向上翻转,卸掉输送带上的物料,这个动作不仅能使上抓捕架快速的沿整个带宽方向对断带实施抓捕,而且能确保抓捕带面无物料,提高抓捕的可靠性;下抓捕架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翻转,对断带实施快速抓捕;连杆组件的应用,保证了抓捕动作的同步性。2、本专利技术中抓捕机构的触发方式是纯机械式的,结构简单,安装维修方便,而且本专利技术中触发机构的高度可根据输送带的高度进行适应性调节,从而保证了触发的灵敏性和准确性;本专利技术中抓捕机构依靠重力作用触发,所以输送机正常停车制动时如出现短暂逆转也不会发生误动作。3、本专利技术中的机架独立于带式输送机的机架设置,从而避免了在制动时对输送机机架造成损害。4、本专利技术中抓捕机构的抓捕边缘端的截面均呈圆弧形,从而保证了抓捕时抓捕机构与断带之间的面接触,减小了抓捕时对输送带两侧边缘的剪切应力,对输送带的损伤较小。5、本专利技术中的配重臂及其配重块均置于输送机机架的外侧,不会对输送带上物料的运行造成任何影响,不会堵料和溢流。6、本专利技术中的抓捕机构和触发机构结构简单,活动部件少,无需液压或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带式输送机用断带抓捕装置,包括机架、抓捕机构以及触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捕机构包括上输送带抓捕部和下输送带抓捕部,所述上输送带抓捕部与下输送带抓捕部均包括抓捕动分部与抓捕静分部,所述抓捕动分部可摆向并靠近抓捕静分部,并与抓捕静分部配合形成能抓捕带式输送机断带的夹持间隙;所述触发机构包括用于对抓捕动分部进行锁紧的卡接部以及带动所述卡接部旋转的连杆组件,所述卡接部位于上输送带抓捕部的左、右两端外侧且位于下输送带抓捕部的左、右两端内侧;所述卡接部包括左侧卡接部和右侧卡接部,所述左侧、右侧卡接部均包括上方卡接部和下方卡接部,所述左侧卡接部和右侧卡接部的结构相同,并成左右对称布置;所述上方卡接部和下方卡接部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套设在第一耳板内,所述第一耳板的底端固连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与机架固连;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间固设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第二连杆的末端垂直设置有第三连杆;所述左侧卡接部对应的第三连杆与右侧卡接部对应的第三连杆之间设置有联动杆,联动杆的设置实现了左侧卡接部和右侧卡接部的同步动作;上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及联动杆构成上述的连杆组件;所述机架包括左侧机架和右侧机架,所述抓捕机构和触发机构均位于左、右侧机架之间且位于应用中的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岩包继华姜雪李金良谷明霞王德堂邹元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