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两型系选育的方法,该方法选择优良隐性核不育两系不育系B株套袋自交,获得自交无育性分离油菜植株;以获得的自交无育性分离油菜植株为轮回亲本,与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两型系回交,在回交后代群体进行自交、测交选育获得新的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纯合两型系;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纯合两型系与临保系测交,获得不育株100%的全不育系。本发明专利技术选育程序简单、速度快、可操作性强,获得的纯合两型系遗传稳定、配合力高,可方便地应用于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杂交油菜新品种的选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油菜育种
,具体涉及一种新的。
技术介绍
油菜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优良的杂交组合一般可增产20% 30%。自1985年第一个审定并广泛种植的杂交油菜秦油2号育成以来,杂交油菜生产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目前油菜杂交利用途1径主要是油菜雄性不育,油菜雄性不育利用的关键是在杂交种生产时获得100%不育群体,隐性细胞核不育两系在杂交种生产时只能获得50%的不育群体,杂交种生产费时费工,而且种子的纯度难以保证,制种产量也很低。质核互作不育可望获得100%的不育群体,但是育性不稳定,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制种风险。隐性核不育上位基因的发现不但使100%不育群体的培育成为可能,同时育性稳定、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然而,尽管该不育系统具有明显的优点,但是选育的难度很大,限制了其在生产实践的广泛应用。隐性核不育两系在众多油菜育种单位均有较长的研究历史,积累了大批高含油量、高蛋白、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基础材料。广大油菜育种科技工作者以此为基础材料,对隐性核不育三系材料进行遗传改良,但是各油菜育种单位选育的周期长,难得大,自陈凤祥研究员1991年发现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材料9012AB并提出该不育系育性控制的三基因互作模式以来,历经30年的育种实践,全国审定推广的核不育三系品种一共才十几个。因此,深入研究该不育系统的遗传规律,改进技术手段,选育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材料是我们面临既具理论价值又具应用前景的科学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两型系选育的难度,加速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两型系选育的进程,把该优良的授粉控制系统尽快方便的应用于生产,同时,获得的纯合两型系配合力强、遗传稳定,选育的程序简单、可操作性强,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这样的技术方案: 本专利技术的是以无育性分离核不育两系材料为轮回亲本,在回交后代选育新的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两型系,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I)选择优良隐性核不育两系不育系B株套袋自交,获得自交无育性分离油菜植株;优良隐性核不育两系不育系B株是指高含油量、高蛋白、品质双低及综合农艺性状良好的隐性核不育两系不育系B株,其基因型为iBnMsflisflis^is2或Bnmsfls抑fls2、。(2)以(I)中获得的自交无育性分离油菜植株为轮回亲本,与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两型系回交,在回交后代群体进行杂交、自交、测交选育获得新的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纯合两型系,其基因型为 iBnRfRftnsflisflisjns4VsBnRfRf MsflisAsfiis4)0(3)将(2)中获得的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纯合两型系与临保系测交,获得不育株100%的全不育系,从而用于隐性核不育三系油菜新品种的选育。更进一步的做法是,将所述自交无育性分离油菜植株种植成小区,从中选单株作为母本,待改良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纯合两型系为父本进行杂交,杂交后代与所述无育性分离核不育两系油菜回交获得BC1FnBC1F1自交获得BC1F2 ;如果自交后代育性分离比为3:1则在该小区进行成对测交,如果育性分离比为13:3、15:1或61:3则对可育株套袋自交,在自交后代育性分离比为3:1的小区进行成对测交,在上面两种情况下测交后代育性分离比为1:1的小区进行兄妹交,兄妹交不育单株另一分枝与临保系测交,如果兄妹交育性分离比为1:1,与临保系测交全不育,即为已经改良的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纯合两型系。与已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I)传统育种以常规品种或品系为杂交父本,选育获得的不育系后期需要大量进行组合测配,获得强优势杂交组合的工作量很大,而本专利技术选隐性核不育两系不育系B株后代为轮回亲本,是利用不育系改良不育系,有利于不育系与恢复系种群的划分,从而易测配强优势杂交组合。(2)传统育种直接以隐性核不育两系不育系B株为杂交父本,杂交后代同时受到核不育两系与核不育三系两套不育相关基因调控,育性容易发生分离,很难选育出遗传稳定的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纯合两型系,而本专利技术对隐性核不育两系不育系B株套袋自交,选无育性分离的后代为杂交亲本,在低世代即可获得遗传稳定的核不育纯合两型系。(3)本专利技术在第一 次杂交即以隐性核不育两系不育系B株后代为母本,从而有利于将受细胞质基因调控的优良性状传递到杂交后代。(4)该方法可操作性强、选育的程序简单,任何科研育种单位均可采用,提高了隐性上位核不育纯合两型系的选育效率。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I)高含油量、高蛋白、品质双低综合农艺性状良好的隐性核不育两系不育系B株jinspis^ns2或Bnms/nsJMsjns Jlr 3株套袋自交,种植成3个小区,每个小区种植200株左右,其中第一个小区可育株:不育株=152:60,第二个小区可育株:不育株=167:65,第三个小区可育株:不育株=158:44,其中第二个小区表现相对优良,从中选10株可育株套袋自交。(2)把步骤(I)所得10个单株种子种植成10个不同的小区,每个小区种植100株左右,其中有4个小区没有育性分离,6个小区育性分离比接近3: 1,从无育性分离的4个小区中选表现优良的I个小区,从该小区收获5个自交单株种子09105B (.BnMs1Ms1Insjns2或Bnmsflis ^lsjis2 )。(3)选待改良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纯合两型系08121AB(.BnRfRfmsfiis^isfiis4XBnRfRf MspspsAs4) 3个兄妹交后代种植成3个小区,每个小区种植100株左右,从3个小区中选I个表现较好的小区,并从该小区中选5个单株作为父本,步骤(2)无育性分离小区选5个优良单株09105B (,BnMs1Msflisflis2氛Bnmsfis!Ms办2)为母本进行杂交获得5个Fl代杂交单株。(4)步骤(3)杂交获得的5个Fl代杂交单株种植成5个小区,每个小区种植200株左右,从其中I个小区选5个表现优良的单株,以步骤(2)无育性分离核不育两系B株09105B iBnMs!Msflis;pis2或Bnmsflis!Ms御0自交后代5个单株为轮回亲本分别与上述入选的5个单株回交获得5个BC1Fiq(5)步骤(4)的回交后代BC1F1种子成5个小区,每个小区种植200株左右,从其中I个小区选50个表现优良的单株套袋自交获得BC1F2q(6)步骤(5)的BC1F2种植成50个不同的小区,每个小区种植200株左右,结果发现有4个小区分离出不育株,其中第一个小区分离出10个不育株,第二个小区分离出7个不育株,第三个小区分离出8个不育株,第四个小区分离出7个不育株,从有育性分离的一个小区套袋自交50个单株。(7 )步骤(6 )自交后代种植成50个不同的小区,每个小区种植200株左右,结果发现有4个小区育性分离比为3:1,在其中一个小区内进行可育株与不育株成对测交10对。(8)步骤(7)测交后代种植成10个小区,每个小区种植200株左右,结果发现3个小区无育性分离,7个小区可育株与不育株育性分离比为接近1: 1,选其中一个有育性分离且表现优良的小区,小区内进行兄妹交5对,同时兄妹交的不育株另一分枝与临保系测交。(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两型系选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无育性分离核不育两系材料为轮回亲本,在回交后代选育新的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两型系,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优良隐性核不育两系不育系B株套袋自交,获得自交无育性分离油菜植株;(2)以(1)中获得的自交无育性分离油菜植株为轮回亲本,与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两型系回交,在回交后代群体进行杂交、自交、测交选育获得新的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纯合两型系;(3)将(2)中获得的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纯合两型系与临保系测交,获得不育株100%的全不育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林涛,杜才富,韩宏仕,奉斌,张敏琴,曾章丽,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油菜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