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磁炉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超薄电磁炉的散热机构,其结构包括底壳和云母片板,底壳内装设有线盘、散热风机、显示电路板和主控电路板,底壳靠近散热风机的位置上设置有喇叭口形状的风道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超薄电磁炉空间狭小的情况下,根据发热元件的散热需求进行合理布局和结构优化,通过喇叭口形状的风道挡板形成喇叭口风道,使散热风机吸上来的风不会流失,能够集中风力通过喇叭口风道吹向线盘以及主控电路板上发热量大的发热元件,从而使线圈盘及主控电路板上的发热元件快速地进行散热,将温升很好地控制在要求范围内,进而提高电磁炉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磁炉
,具体的涉及一种超薄电磁炉的散热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为了达到美观的效果而出现了超薄型电磁炉,由于超薄型电磁炉的壳体空间狭小,对于电磁炉内部配件及电子元器件温升散热的限制已成为电磁炉薄型化发展的障碍,因此,这对超薄型电磁炉的散热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技术中,超薄型电磁炉大多采用的散热结构为线路板与线盘平铺设置于底壳,对线路板及线盘同时散热,然而其缺陷在于,线路板与线盘的散热需求不同,线路板上的发热元件较多,尤其是线路板上设置有发热量大的IGBT散热片和桥堆散热片,由于各个发热元件的发热量不同,而没有对大发热量与小发热量的元件进行区分设置,使得发热量大的发热元件无法满足散热需求,由此,现有散热结构的布局造成对线路板及线盘的散热效果较差,从而影响电磁炉的使用寿命。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亟需提供一种布局合理、风力集中、散热效率高的超薄电磁炉的散热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布局合理、风力集中、散热效率高的超薄电磁炉的散热机构。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提供一种超薄电磁炉的散热机构,包括底壳和设置于底壳上方的云母片板,所述底壳内装设有线盘、散热风机、显示电路板和主控电路板,所述主控电路板上设置有IGBT散热片和桥堆散热片,所述显示电路板与所述主控电路板分布于所述线盘相对的两侧区域,所述显示电路板与所述线盘之间设置有显示电路板档风板,所述散热风机设置于靠近所述显示电路板挡风板和所述线盘的区域,所述底壳靠近所述散热风机的位置上设置有喇叭口形状的风道挡板,所述风道挡板的喇叭口朝向所述主控电路板的IGBT散热片所在的区域。其中,所述底壳靠近所述IGBT散热片的位置设置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四周设置有环绕所述鼓风机的带有开口的鼓风机挡风板,所述开口呈喇叭口形状且朝向所述IGBT散热片。其中,所述散热风机的四周设置有环绕所述散热风机的散热风机挡风板,所述散热风机挡风板呈喇叭口形状,且喇叭口朝向所述线盘,所述散热风机挡风板的一端延伸靠近所述显示电路板挡风板,所述散热风机挡风板的另一端延伸靠近所述主控电路板。其中,所述散热风机的上方设置有散热风机罩,所述散热风机罩通过支架固定于所述底壳。其中,所述线盘朝向所述散热风机的一侧开设有用于散热的送风口。其中,所述送风口呈三角形设置。其中,所述底壳设置有多个安装柱,所述云母片板固定于所述安装柱。其中,所述云母片板的底部与所述风道挡板的顶部抵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超薄电磁炉的散热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在超薄电磁炉空间狭小的情况下,根据发热元件的散热需求进行合理布局和结构优化,通过喇叭口形状的风道挡板形成喇叭口风道,使散热风机吸上来的风不会流失,能够集中风力通过喇叭口风道吹向线盘以及主控电路板上发热量大的发热元件,从而使线圈盘及主控电路板上的发热元件快速地进行散热,将温升很好地控制在要求范围内,进而提高电磁炉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超薄电磁炉的散热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超薄电磁炉的散热机构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超薄电磁炉的散热机构的底壳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超薄电磁炉的散热机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1至4中包括有:底壳1、安装柱11;云母片板2 ;线盘3、送风口 31;散热风机4、散热风机挡风板41 ;显示电路板5、显示电路板挡风板51 ;主控电路板6、IGBT散热片61、桥堆散热片62 ;风道挡板7 ;鼓风机8、鼓风机挡风板81 ;散热风机罩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本技术的一种超薄电磁炉的散热机构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底壳I和设置于底壳上方的云母片板2,底壳I内装设有线盘3、散热风机4、显不电路板5和主控电路板6,主控电路板6上设置有IGBT散热片61和桥堆散热片62,显示电路板5与主控电路板6分布于线盘3相对的两侧区域,显示电路板5与线盘3之间设置有显示电路板档风板51,以使主控电路板6上散发的热量不会流向显示电路板5区域。散热风机4设置于靠近显示电路板挡风板51和线盘3的区域,底壳I靠近散热风机4的位置上设置有喇叭口形状的风道挡板7,风道挡板7的喇叭口朝向主控电路板6的IGBT散热片61所在的区域,从而形成喇叭口形风道,使风能通过喇叭口形风道最大化地吹向需散热的元件。具体的,底壳I靠近IGBT散热片61的位置设置有鼓风机8,鼓风机8的四周设置有环绕鼓风机8并带有开口的鼓风机挡风板81,开口呈喇叭口形状且朝向IGBT散热片61。鼓风机8为直流无刷鼓风机,专门针对发热量大的IGBT散热片61,通过鼓风机挡风板81,直流无刷鼓风机能够集中风力对着IGBT散热片61吹,从出风口把热量送走。具体的,散热风机4的四周设置有环绕散热风机4的散热风机挡风板41,散热风机挡风板41呈喇叭口形状,且喇叭口朝向线盘3所在的区域,散热风机挡风板41的一端延伸靠近显示电路板挡风板51,散热风机挡风板41的另一端延伸靠近主控电路板6,使从进风口吸进来的风不会从散热风机4的后面跑出,而会通过喇叭口形风道最大化地吹向需散热的发热元件。具体的,散热风机4采用微型直流无刷风机,转速为3200转,散热风机4的上方设置有散热风机罩9,散热风机罩9通过支架固定于底壳1,散热风机罩9使从进风口吸进来的风不会从散热风机4的上方跑掉,直接往前送到发热量较大的线盘3及主控电路板6的发热元件。具体的,线盘3朝向散热风机4的一侧开设有用于散热的送风口 31,该送风口 31呈三角形设置,以使散热风机4吹过去的风能同时吹向线盘3的底部与顶部,使线盘3散热更快。本实施例中,底壳I设置有多个安装柱11,云母片板2固定于安装柱11。具体的,云母片板2的底部与风道挡板7的顶部抵接,以使散热风机4送出来的风能很好地通过喇叭口形风道吹向需散热的发热元件。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超薄电磁炉的散热机构,包括底壳和设置于底壳上方的云母片板,所述底壳内装设有线盘、散热风机、显示电路板和主控电路板,所述主控电路板上设置有IGBT散热片和桥堆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电路板与所述主控电路板分布于所述线盘相对的两侧区域,所述显示电路板与所述线盘之间设置有显示电路板档风板,所述散热风机设置于靠近所述显示电路板挡风板和所述线盘的区域,所述底壳靠近所述散热风机的位置上设置有喇叭口形状的风道挡板,所述风道挡板的喇叭口朝向所述主控电路板的IGBT散热片所在的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电磁炉的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靠近所述IGBT散热片的位置设置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四周设置有环绕所述鼓风机的带有开口的鼓风机挡风板,所述开口呈喇叭口形状且朝向所述IGBT散热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薄电磁炉的散热机构,其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薄电磁炉的散热机构,包括底壳和设置于底壳上方的云母片板,所述底壳内装设有线盘、散热风机、显示电路板和主控电路板,所述主控电路板上设置有IGBT散热片和桥堆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电路板与所述主控电路板分布于所述线盘相对的两侧区域,所述显示电路板与所述线盘之间设置有显示电路板档风板,所述散热风机设置于靠近所述显示电路板挡风板和所述线盘的区域,所述底壳靠近所述散热风机的位置上设置有喇叭口形状的风道挡板,所述风道挡板的喇叭口朝向所述主控电路板的IGBT散热片所在的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益新,王长生,李中林,龚盛鹏,齐云秋,朱彩莲,杨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洛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