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外科骨折护理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其结构包括板体,板体上设置有固定带,还包括支撑杆和底座,支撑杆下端与底座垂直设置;前述板体中设置有副板,副板一端从板体一侧穿入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板体下表面中部设置有摆动杆并与其一端铰接,摆动杆另一端设置有滑动套筒并与其铰接,滑动套筒穿在前述支撑杆上并与其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减小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等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外科骨折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外科病人在换药护理时,特别是上肢骨折的病人在护理换药时,往往需要多个医护人员人工辅助操作进行换药,采用此种方式进行工作,操作过程繁琐,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而且手工换药容易发生危险,对病人来说增加了不必要的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的外科骨折护理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外科骨折护理装置,包括板体,板体上设置有固定带,还包括支撑杆和底座,支撑杆下端与底座垂直设置;前述板体中设置有副板,副板一端从板体一侧穿入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板体下表面中部设置有摆动杆并与其一端铰接,摆动杆另一端设置有滑动套筒并与其铰接,滑动套筒穿在前述支撑杆上并与其滑动连接。外科骨折护理装置,其支撑杆设置在底座上表面的左侧,底座下方设置有脚轮。外科骨折护理装置,其板体上表面上设置有护垫。本技术的外科骨折护理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性能优良、实用等特点,操作较为简单,可随意移动到患者身边,能根据患者情况调整上肢的支撑位置,不仅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让病人也感到舒适。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带,2、护垫,3、板体,4、副板,5、摆动杆,6、滑动套筒,7、支撑杆,8、底座,9、脚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以下详细说明。如附图所示,本技术的外科骨折护理装置,其结构包括板体3,板体3上设置有固定带I,还包括支撑杆7和底座8,支撑杆7下端与底座8垂直设置;前述板体3中设置有副板4,副板4 一端从板体3 —侧穿入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板体3下表面中部设置有摆动杆5并与其一端铰接,摆动杆5另一端设置有滑动套筒6并与其铰接,滑动套筒6穿在前述支撑杆I上并与其滑动连接;支撑杆I设置在底座8上表面的左侧,底座8下方设置有脚轮9 ;板体3上表面上设置有护垫2。使用时,根据病人的情况调整板体的高度和角度,到达当合适的方位时,通过锁紧钮将各部件固定,抽出副板,将药剂等物品放置在副板上。病人将断臂放置在板体上,护垫可增大肢体与板体之间的缓冲,避免患者疼痛。该装置可随意移动,使用极为方便。本技术的外科骨折护理装置其加工制作简单方便,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加工制作即可。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人员的已知技术。权利要求1.外科骨折护理装置,包括板体,板体上设置有固定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杆和底座,支撑杆下端与底座垂直设置;前述板体中设置有副板,副板一端从板体一侧穿入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板体下表面中部设置有摆动杆并与其一端铰接,摆动杆另一端设置有滑动套筒并与其铰接,滑动套筒穿在前述支撑杆上并与其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科骨折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杆设置在底座上表面的左侧,底座下方设置有脚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科骨折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板体上表面上设置有护垫。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外科骨折护理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其结构包括板体,板体上设置有固定带,还包括支撑杆和底座,支撑杆下端与底座垂直设置;前述板体中设置有副板,副板一端从板体一侧穿入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板体下表面中部设置有摆动杆并与其一端铰接,摆动杆另一端设置有滑动套筒并与其铰接,滑动套筒穿在前述支撑杆上并与其滑动连接。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减小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等特点。文档编号A61F5/00GK202942260SQ20122043770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1日专利技术者张峰 申请人:张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外科骨折护理装置,包括板体,板体上设置有固定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杆和底座,支撑杆下端与底座垂直设置;前述板体中设置有副板,副板一端从板体一侧穿入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板体下表面中部设置有摆动杆并与其一端铰接,摆动杆另一端设置有滑动套筒并与其铰接,滑动套筒穿在前述支撑杆上并与其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峰,
申请(专利权)人:张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