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驱动元件和压电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37404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6 1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电驱动元件,其即使加强所施加的交流电场使压电驱动元件的振动速度增加,也能够抑制谐振频率的变动,并能够以谐振频率及其附近的频率稳定驱动。该压电驱动元件(10)的构成为:对于复合具有振动速度增加时弹性常数减小的软弹簧特性的第一压电体陶瓷(18)和具有振动速度增加时弹性常数增大的硬弹簧特性的第二压电体陶瓷(20)而成的复合陶瓷(12),经由正交于极化方向的外部电极(14、16),施加交流电场。即使加强所施加的交流电场使压电驱动元件(10)的振动速度增加,由于第一压电体陶瓷(18)的部分的弹性常数降低,而第二压电体陶瓷(20)的部分的弹性常数上升,所以整体的弹性常数的变化也能够受到抑制,从而能够抑制谐振频率的变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电驱动单元和压电驱动装置,更具体地,涉及在谐振频率及其附近使用的压电驱动元件和压电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谐振致动器,以往已知具有如图7 (A)所示的结构的谐振致动器。图7 (A)所示的谐振致动器200具有在以方棒形状形成的压电陶瓷素体202的两端面设置有电极204a、204b的结构。上述谐振致动器200的构成为:在箭头a方向上极化,对于电极204a、204b施加交流电场,以谐振频率或其附近频率驱动,从而获得在与极化方向a相同方向的箭头b方向的纵向振动。通常将与交流电源210连接的导线208a、208b和电极204a、204b经由弹簧端子206a、206b连接,或者,将电极204a、204b直接与导线208a、208b连接,由此,对于电极204a、204b施加交流电场。另外,国际公开第2008/090758号小册子(专利文献I)中其中考虑了上述弹簧端子206a、206b和导线208a、208b阻碍谐振致动器200的振动的问题,提出了如图7 (B)所示的结构。在图7 (B)所示的谐振致动器250中,公开了如下构成:将设置于方棒形状的压电陶瓷素体252的两端面的电极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土信田丰
申请(专利权)人:太阳诱电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