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金属护套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8735522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6 1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金属护套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金属护套涂敷沥青后得到缆芯,在缆芯上加绕一层无纺布,再进行非金属护套的挤包。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用上述方法制成的非金属护套。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非金属护套在高压、超高压电缆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非金属护套的最小厚度,在保证最小外护套厚度的情况下,降低了材料用量,节约了制造成本;减低了电缆非金属护套的偏心度,使其优于传统方法制造的电缆的非金属护套的偏心度,提高了电缆品质;不会存在沥青团堵塞真空泵现象,不会在外护套上产生沥青团“鼓疱”现象,有利于改善生产现场的环境卫生,满足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领域,具体涉及IlOkV高压、超高压电缆非金属护套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及应用
技术介绍
根据《GB/T11017.1-2002额定电压110kV(Um=126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中10.6.3条款,非金属护套厚度的最小测量值应不小于标称厚度的85%-0.1mm,和《GB/Z18890.1-2002额定电压220kV (Um=252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中10.6.3条款,电缆外护套最小测量厚度应不低于标称厚度的85%-0.1mm,,以及《GB/Z22078.1-2008额定电压500kV (Um=50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中10.6.3条款,电缆外护套最小测量厚度应不低于标称厚度的85%-0.1mm,,和《IEC60840:2004,IDT》、《IEC62067:2006,MOD》中对外护套最小测量厚度的相关要求。目前大多数厂家,在产品制造过程中采用金属护套涂浙青后直接进入挤塑机机头进行非金属护套的挤包。该方法的缺陷是不平整不光滑的缆芯进入挤塑机机头,在真空吸力的作用下,熔融态的护套材料部份被填充在金属铝(或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金属护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金属护套涂敷沥青后得到缆芯,在缆芯上加绕一层无纺布,再进行非金属护套的挤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继斌
申请(专利权)人:圣安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