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大计算全息再现视角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734872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6 1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全息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大计算全息再现视角的方法,首先获取被记录物体的三维数据,接着根据设计的再现视角大小,并匹配再现时DMD和振镜的位置数据,对物体进行旋转、平移、镜像操作,获取各个视角的物体三维数据,再根据DMD的性能参数计算各个视角的子全息图,最后将子全息图按顺序输入DMD并由振镜二步同步扫描进行再现,实现各个视角的子全息图再现像的重合叠加,利用视觉残留效应,获得大视角的全息再现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大计算全息再现视角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全息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增大计算全息再现视角的方法。
技术介绍
早期的全息显示技术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光学全息显示方面的研究,其记录、再现的载体为各类干版、聚合物及光折变晶体等传统材料,难以满足实时动态三维显示的要求。20世纪60年代计算全息的出现为传统光学全息注入了全新的活力,计算全息只要有计算机、相应的软件及输出设备就可以制作,并且可以制作现实中不存在的场景的全息图,比较灵活。从20世纪80年代起,各种空间光调制器成了新的全息图载体,电子全息显示技术开始兴起,它是全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当前全息显示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使用较多的空间光调制器有声光调制器(AOM)、液晶空间光调制器(LCD)和数字微镜器件(DMD)。1989年MIT媒体实验室空间成像小组率先研制出了实时三维全息显示系统,该系统采用AOM调制激光束,利用视觉残留效应,使人眼获得立体视觉,但其在实现过程中,需将数字化的全息条纹转换成高频的模拟信号,另外还需18通道合成的高速帧缓冲器,导致其与计算机的接口比较麻烦;2002年,日本宇都宫大学利用反射式LCD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增大计算全息再现视角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增大计算全息再现视角的方法,首先获取被记录物体的三维数据,接着根据设计的再现视角大小,并匹配再现时DMD和振镜的位置数据,对物体进行旋转、平移、镜像操作,获取各个视角的物体三维数据,再根据DMD的性能参数计算各个视角的子全息图,最后将子全息图按顺序输入DMD并由振镜二步同步扫描进行再现,实现各个视角的子全息图再现像的重合叠加,利用视觉残留效应,获得大视角的全息再现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大计算全息再现视角的方法,首先获取被记录物体的三维数据,接着根据设计的再现视角大小,并匹配再现时DMD和二步同步振镜的位置数据,对物体进行旋转、平移、镜像操作,获取各个视角的物体三维数据,再根据DMD的性能参数计算各个视角的子全息图,将全息记录面旋转至与对应偏转角度的二步同步振镜镜面平行,其效果相当于各个视角的物体在DMD轴线方向的不同距离处被记录,并且旋转后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富洋李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